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43656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复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课标 要求考纲纲展示考纲纲解读读了解新中国建立初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动 ,理解和平共处处五 项项原则则在处处理国 际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义 。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重大外交活动动与和 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1.建国初期我国的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 括哪些外交方针针? 2.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是 怎样样提出的?内容是什 么?有何国际际意义义? 3.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议 和万隆会议议的意义义是 什么?复习向导专题概要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l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l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2、l 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各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建国初期: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等外交方针改善同日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知识梳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 策方 针成 就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一边倒”1949.同苏联等10多个国家建交 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 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 瓦会议1955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 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

3、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 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知识梳理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问题: 1.新中国如何处理近代中国遗留下来的屈辱外交关系? 2.新中国如何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不 是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关系? 3.新中国提出的“一边倒”方针是倒向哪一边?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毫无原则的倒向一边呢?为什么?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这个问题?(提示:国际环境、中国国家性质、中国与美苏的关系) 知

4、识梳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问题:1.新中国如何处理近代中国遗留下来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2.新中国如何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不 是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关系? 3.新中国提出的“一边倒”方针是倒向哪一边?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毫无原则的倒向一边?为什么?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提示:国际环境、中国国家性质、中国与美苏的关系) 另起炉灶:不承认屈辱的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 (作用: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取消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知识梳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环境: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与美、苏关系:美对新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苏曾是中

5、国革命的盟友中国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边倒”的原因:采取“一边倒”的作用: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 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 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 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 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 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二说 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

6、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知识梳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1953中印谈判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包容性和开放性)意义: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 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 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 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请指出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判断依据?知识梳理日内瓦会议(1954年)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

7、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在会上发挥了 积极作用。“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 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 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 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 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 结。” -周恩来在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问题:1.请指出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判断依据?知识梳理万隆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2.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

8、些内容。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愿望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 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一个方针”就是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一种精神”是指会议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 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万隆精神”。知识梳理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 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过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 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 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

9、亚非国家中是存在 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 -周恩来在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问题:3.史学界有人认为万隆会议有两个闪光点,可概括为“一个 方针”和“一种精神”。你知道这分别指的是什么吗?这种说法有 道理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万隆精神”鼓舞了亚非各国人民团结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 日内瓦会议:1954年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万隆会议:1955年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求同存异”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 非各国的联系。知识梳理在

10、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 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你知道这是哪一次会议吗?( ) A.德黑兰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 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 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试题巩固3.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 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11、)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 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007广东单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 共12集,每一集的标

12、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 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扬眉吐气”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跨洋握手”指中美关系改善; “冰释雪融”指中日邦交正常化。 外交关系的突破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复习向导课标课标 要求考纲纲展示考纲纲解读读1.简简述中国恢 复在联联合国合法 席位的基本史实实 ,概括我国在外 交方面所取得的 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 系正常化和中日 建交的主要史实实 ,探讨讨其对对国

13、际际 关系产产生的重要 影响。 中国恢复在联联合国 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 中日邦交正常化1.中国恢复在联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 义义?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 原因有哪些?过过程怎 样样?对对中美和国际际有 何影响? 3.中日建交的过过程和 意义义?左图所示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 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 示意图,请描述其趋势?哪些因素 促使这种趋势的出现?这种趋势的 结果是什么?知识梳理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因:20世纪70年代,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 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壮大);美国对

14、华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内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重返联合国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 原因是 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中国是联合 国宪章的签字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 期被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 B C D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右图提供的材料 最适合用来说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A是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结果 B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冲破了美国遏止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 D符合非洲

15、国家人民的利益 试题巩固图6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 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 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试题巩固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 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材料中所提的“公告 ”是指( ) A1971年宣布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 B1972年签订的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公报 D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公告(07天津综)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 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知识梳理中美关系的缓和进程:“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发表公告。“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 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 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