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3629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共场所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共场所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共场所卫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共场所卫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卫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卫生(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 第一节 公共场所的概念和分类一、公共场所的概念 、卫生学特 点和研究内容n(一)公共场所的概念n 公共场所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 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公众是指不同年龄、性 别、职业、民族或国籍、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人际从 属关系的个体组成的流动人群。公共场所是在自然环 境或人工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生活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需要,由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封闭式 (如宾馆、展览馆、电影院等)和开放式(如公园、 体育场等)的公共建筑设施,供公众进行学习、工作 、旅游、度假、娱乐、交流、交际、购物、美容等活 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2、 从卫生学角度看,公共场所的主要特点 是: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 染源。设备及物品供人群重复使用,易造 成沾污。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造成疾 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 (三)公共场所卫生研究的内容 公共场所卫生涉及环境卫生学的许多领域 ,包括空气卫生、饮水卫生、室内卫生以及噪 声、采暖、公共用品等卫生问题。公共场所卫 生就是应用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自 然的或人为的各种公共场所存在的环境卫生问 题,阐明其对公众健康所产生影响,提出加以 利用和改善的科学依据,制订公共场所的卫生 标准和卫生要求,拟定改善公共场所环境应采 取的卫生措施与管理监督措施,预防和控制疾 病,保障公众健康。

3、二 、公共场所的分类 我国公共场所的种类很多,根据国 务院1987年4 月1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 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 规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 场所共有7类28种: 二 、公共场所的分类1住宿与交际场所(8种): 2洗浴与美容场所(3种): 3文化娱乐场所(5种): 4体育与游乐场所(3种): 5文化交流场所(4 种): 6购物场所(2种): 7就诊与交通场所(3 种):第二节 主要公共场所对健康的影 响及卫生要求一、住宿与交际场所1对健康的影响 宾馆、旅店、招待所是为人 们提供食宿的商业性建筑设施。其特点是接待 客人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大,顾客中年龄、性 别、职业、民族各异,

4、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不 同。因此,宾馆、旅店、招待所的服务质量、 卫生水平也必须适应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宾 馆、旅店、招待所在各类公共场所中是顾客停 留时间最长、对广大顾客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 一类公共场所。 一、住宿与交际场所2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旅店业卫生 标准(BG96631996),将旅店按旅馆 业建筑设计规范的等级分为3类:12星 级宾馆、饭店;35星级宾馆、饭店;普 通旅店、招待所。对不同的等级分别制订了温 度、相对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照度、噪声、新风 量、床位面积等不同档次的卫生标准。 二、洗浴与美容场所1对健康的影响 沐浴是保持身体清洁所

5、必须的人类活 动,它同时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和消除疲 劳等保健功能。公共浴池由于多人共用同一浴池,易 造成污染,引起皮肤癣、阴道滴虫病、肠道传染病、 寄生虫病和性病的传播和流行。理发除修剪和整理头发外还包括修剪胡须,达到 仪容端庄、美观、清洁卫生。当今理发、美容业档次 很多,从大型豪华的理发、美容厅到街头的理发摊点 ,分特级、甲、乙、丙、丁级。理发、美容业对健康 可引起的不良影响既有化学性,也有生物性感染,前 者常见的有化妆品使用不当所致的皮肤过敏和色素沉 着,后者常见的有传播头癣、化脓性球菌感染、急性 出血性眼结膜炎、呼吸道疾病,以及经创面传播乙型 肝炎等。 二、洗浴与美容场所2卫生

6、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公共浴池卫生标准( GB96651996)对公共浴池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 ,池水温度与浑浊度等都提出了卫生要求,并规定公 共浴室应以淋浴为主,池浴室中应有淋浴喷头。禁止 患有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化脓性皮肤 病、广泛性皮肤霉菌病等)的顾客就浴。浴池业卫生 应将工具用品?的消毒放在首位,在消毒方法或药剂 选择上应以消灭真菌为主。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 准(GB96661996)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 巾不得捡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巾细菌总 数不得超过200cfu/25cm2。 三、文化娱乐场所1对健康的影响 文化娱乐场所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已日趋多

7、样化,主要包括电影院、 剧院(俱乐部)、录像厅(室)、音乐厅、歌 舞厅、网吧(游戏机室)、音乐茶座、咖啡厅 、酒吧及其他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用具不洁 ,光线过强或过弱,噪声刺耳,视距视角不合 理,使观众感到疲乏、头晕嗜睡,甚至恶心等 不适,而且容易引起呼吸系统和肠道传染病的 传播。 三、文化娱乐场所2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文化娱乐场 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规定了文化 娱乐场所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照度、噪声 、通风等卫生标准,并提出了有关建筑设计的 卫生要求。标准要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不超过 0.15,甲醛含量不超过0.12mg/m3,细 菌总数不应超过4 000 cfum2

8、,动态噪声不应 超过 85dB(A),静态噪声不应超过 55 dB( A)。 四、体育与游乐场所1对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场所聚集的人 数多,人员流动性大,加之运动员、教 练员、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大,观众的 心理情绪变化大。因此,体育场(馆) 的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促使人们对体育场(馆)的环境 因素有了更高的卫生要求。 四、体育与游乐场所2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体育馆卫生 标准(GB96681996)规定了有关微小气 候、空气质量、通风等卫生要求。游泳场所 卫生标准(GB96671996)对人工游泳池 水质作了具体规定,pH值应在6.58.5,浑浊 度不应大于5度,尿素不

9、得超过 3.5 mg/L,游 离性余氯应在 0.30.5 mgL,细菌总数不应 超过1000个ml,总大肠菌群不应超过18个 L等。标准要求海水游泳场的水质为: pH6.09.0,透明度不低于30cm,水面不得出 现油膜,无明显飘浮物,水底应平坦无淤泥, 不应有礁石、树枝树桩等障碍物,附近无污染 源等。游泳场所应有急救人员及急救设备。 五、文化交流场所1. 对健康的影响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 馆、展览馆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 ,需要适宜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及台 面照度。如果条件不合适,不仅影响人 们的观看效果,而且对健康有害。 五、文化交流场所2. 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图书馆 、博物馆

10、、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9669-1996)规定了这些场所的微 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照度等标准 值及卫生要求。要求馆内禁止吸烟,应 采用湿式清扫,厅内自然采光系数不小 于1/6,人工照明应达到光线均匀,不眩 目等。 六、购物场所1对健康的影响 购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物质生活更新需要商场 ;精神生活更新需要书店。人们进出商 场、书店,流览、购物会带来许多卫生 问题。 六、购物场所2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商场 (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 )规定了城市营业面积3002以上和 县、乡、镇营业面积200m2以上的室内 商场(店)、书店适用的卫生标准。 标准对

11、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 照度等都规定了具体要求。 七、就诊与交通场所1医院候诊室 对健康的影响 候诊室是医院门诊部的 一个组成部分,是就诊患者等候诊治的 场所。候诊室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集中候诊室(厅) 廊式候诊室 分 科候诊室 庭园式候诊 七、就诊与交通场所1医院候诊室 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96711996)规定了医院候诊室微小气候、空气 质量、照度等卫生标准。标准适用于区、县级及 其以上的医院的候诊室(包括挂号、取药等候室), 要求室内空气新鲜,在采暖地区冬季室内温度不低于 16,风速不应超过 0.5 m/s,一氧化碳不应超过 5 mg/m3,二氧化碳

12、不应超过 0.10,可吸入颗粒物不 应超过0.15mg/m3,细菌总数不超过4 000 cfu/m3,噪 声不超过55dB(A),照度不低于501x。 七、就诊与交通场所2公共交通场所 对健康的影响 铁路、长途汽车、客轮、飞机 是目前长途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旅客在乘坐 这些交通工具前后,都要在相应的厅内办理购 票、检票、验票手续,并等候上车(船、机) 或换乘。候车(船、机)室内人群密集、往来 人员频繁,健康人与患病者混杂,因此等候室 具有一般公共场所存在的各种卫生问题。 七、就诊与交通场所2公共交通场所 卫生要求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公共交通等候 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规定了公共 交通

13、等候室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照 度等卫生标准。标准适用于一、二等站的 火车候车室和二等以上的航运港口、民航机场 和长途公共汽车的等候室。公共交通工具卫 生标准(GB96731996)规定了旅客列车 车厢、轮船和飞机客舱内的微小气候、空气质 量、噪声、照度的卫生标准。 第三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 督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是指生产经营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内部和卫生机构依照国家有关卫生法规的规定对企业所进行的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主管部门的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主管部门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加 强所

14、属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企业自身的卫生管理 1配备卫生管理人员和建立制度 2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卫生知识和技 能 3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4开展对顾客的卫生宣传教育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卫生机构的卫生管理 1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定期体检 2发放“卫生许可证” 3向公众进行健康教育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督机 构依照国家有关卫生法规的规定对生产 经营企业所进行的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一)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6方面 ) 1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 2研究和提出本地区卫生问题 3进行技术指导 4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及培训 5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6检查和处理出现的卫生问题 (二)卫生监督的方式 1预防性卫生监督 2经常性卫生监督 (l)对“卫生许可证”有效性的监督 (2)对各项卫生要求的监督 (3)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4)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