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3391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 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 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 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 新月异,不断增长,这 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 中的道德定律。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 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 凭着自己的高贵品质, 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 己的正确道路。现在, 许多人都为冰箱、汽车 、房子而奔波、追逐、 竞争。但是,也有不少 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 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 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 和安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 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 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 不要。我赚每

2、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 说,不赚不明不白的钱。(李嘉诚)圣经:“用诡诈 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 取死;所得之财,乃是 吹来吹去的浮云。”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义与富贵(利)-1.3.4则义与君子(人格)-2.5.6.7.9则义与勇气-8.10则1【原文】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 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 好。” 一、仁义和富贵孔子认为富贵应否追求? 应该可否求的关键是什么? 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从吾“所好”的所好是什么?道义许霆,山西翼城县人,高中毕业。2006 年在广州利用ATM机故障取走17.5万元人民 币,案发后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引起了社 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辩论,

3、成为近年来司法 界的著名案例。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 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 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n3【原文】 子曰:“饭疏食(1)饮水, 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乐亦在其中”,乐的是什么?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 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 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 ,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 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 识分子,

4、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2012年11月15日晚上,发帖者 经过河北省邢台市一道路交叉 口,闻到烤红薯的香味,停下 挑了一个,拿出10元钱给卖红 薯的大哥。 “红薯大哥”又把 钱递回来。发帖者仔细一看, 原来是一张50元的,他当成了 10元了。“该多少钱就收多少 钱,咱不能多要。谁挣钱也不 容易。”(朴实的语言,正确的 取财之道)红薯大哥的故事n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人们想要的有时不接受,厌恶的有时不摆脱 ,为什么?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

5、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 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 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 富贵。【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 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 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 ,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 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 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 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 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 (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 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评析】人们想要的东西自己有时候不 接受、不据有,人们厌恶的东西自己 有时候不摆脱、不撇弃,关键要看是 否符合道。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 地,都

6、要坚持仁德,践履仁德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孔子并不主张 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 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 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 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中华儒商第一人:子贡1生财有道。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 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 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2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 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 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 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3跨国经营。史记

7、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 (“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 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 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 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 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 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 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 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 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的格言 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 治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卫灵公) ,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2.诚信为本。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 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 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 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 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 抚恤贫者。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 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 商最高境界。请举出现实中“不义而富且贵”的例子并谈谈你的看法。不法商家为赢利而制造不安全食品电话、网络诈骗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贪污受贿“

9、黑心商贩”摆弄各种有毒有害食品危害消费者,“ 黑心商贩”又被其他的“黑心商贩”伤害。养鸡的说: 我不吃鸡,鸡是我养的,我知道鸡吃了多少激素,我卖 给别人吃。商贩说:我不吃我卖的东西,东西是我搞的 ,加了害人的玩意,反正是卖给别人的。 种菜的说:我 不吃我种的菜,我知道施了什么玩意,反正是别人吃。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瘦肉精,不时发生的食品安全事 件危及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这一起起食品安全 事件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一些不法商家为追逐利益而丧失了做 人的起码良知。商家要赢利,无可厚非,但赢利的前提是要给公 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而不是为了逐利置社会责任和公德于 不顾,弃良知与道义于脑后。

10、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引来公众 一片讨伐之声,而双汇董事长面对媒体时只说公司因此损失了 多少多少钱,而对公众造成的伤害只字未提。如此唯利是图,只 会寒了公众的心,损毁了企业形象,失去了公众的信任。食品不比其他的商品,它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为牟利而损害公众的利益不是商家长久生存的法则。商家 在大把大把赚取财富的同时,要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放在首位,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 能赢得口碑,才是商家的经商之道!身边事身边事 n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诸如蒙骗应聘者的报名费;在电话 里假扮银行、公安、电信公务员,欺骗你的银行账号密码 ,然后套取现金;在街上谎称拾到

11、外币以假乱真要求分成 ;甚至明抢暗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不义之财。 因代言10个虚假广告,侯耀华被戏称为“侯药华”。 郭德纲的以“迅速抹平大肚子”广告语的“藏秘排油茶”的 违法广告 。成龙与“北方汽车专修学校”。 陈鲁豫与“诺 亚舟学习机”广告语 “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 当然好”不科学的保证 。张铁林、范伟、王刚代言的 u88等三家招商网站涉嫌加盟骗局 。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2006年6月 22日B13版报道,邹云翔 2004年被评为“中华食雕 九大赚钱名刀”,并先后 被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 师”、“中华厨神”,可现 在一个大厨师彻底被各大 酒店拒之门外,原因是他 拒

12、烹野味。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 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 ,认为他太傻。他也认识到:只有溶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作为:n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n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n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n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拒烹野味”签名活动 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见一斑。孔子的两个弟 子同样做了好事,而接受感谢的被褒奖、自掏腰包的 却挨了批

13、评。孔子认为:施善举者理应得到回报。其 实以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并不是将钱财看作身 外之物,他们依然看中钱财。只是有一个前提君 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这里的 “道”不仅指的是道理,而更多的是在指道德。试想, 一个因为钱财而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的社会,将会 变成什么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小到商家店铺, 大到企业公司,这个法则的遵守显得是尤为重要。我 们看到一组组的“真善美”:当对方因疏忽而少收我方 订金而我们主动送回

14、时;当我们发现银行多给我们钱 而我们主动联系时;这时我们不仅诠释这“取之有道” ,更多的我们在强调在“道德”与“利益”中,我们一定 是站在前者那一方。而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幕幕“假恶 丑”:当厨师在老汤与新汤间为了经济利益而选择老汤 代替新汤时;当工人在鸡皮与猪肉间为了提高工资而 选择鸡皮代替猪肉时;当骗子在骗与不骗间为了自己 生存而选择骗代替不骗时,这时的“道”早已变质。成 了别人赚钱的途径、享福的高速。这样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将这句话往更深一层去剖析。其实从根本上讲,当 你足够的热心、善良。那么“财”就在你身边。而这个“财”除 了物质上的钱财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无形之财”。这种财 与道的关系

15、我认为是并驾齐驱的。当人的思想升华到了这种 程度,人类自然会将钱当作身外之物。自然也就不存在争抢 物质上的钱财这种情况了。 当雷锋同志乐于助人时,心里总是一个信念,那就是将 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党的忠诚卫士。直到他死后,受到了 三代人的敬仰。我们暂且抛开他是如何的有名气,他若是没 有那种信念,可能也不会成就今天的雷锋。可想,当“道”从 方法升格为道德,当“财”从钱财升格到精神财富。那是心的 升华。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要让我们不仅能做到 取得钱财时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我们还要努力做到通过 积极、敏锐和向善的心来硬的无形的精神财富。最后引一句 改编的“名言”:“取与不取,财就在那边,非薄即厚。”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n你见,或者不见 我n我就在那里n不悲不喜n你念,或者不念 我n情就在那里n不来不去n你爱或者不爱我n爱就在那里n不增不减n你跟,或者不跟我n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n不舍不弃n来我怀里n或者n让我住进你的心里n默然相爱n寂静欢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