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3270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课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情况汇报(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研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情况汇报目录 一二三四退 出(一)关于培养目标(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三)关于课程结构(四)关于课程实施(五)关于评价与考试一、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比较英美文化圈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欧洲大陆文化圈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瑞士、瑞典等东方文化圈日本、韩国等印度文化圈印度等(一)关于培养目标法国使每个青年人实现其个人定向,培养学生独立工作 ,推理和判断、交往与集体合作等能力和责任感。日本培养对国家及社会有作为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使学生适应个性和未来的发展,提高一般的文化素 养,掌握专门的技能,培养对社会具有广泛深入的 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

2、。俄罗斯进行完整的普通教育,强调个性的成熟和自主意识的 确立,使学生获得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 同时,接受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分化教育。芬兰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健康全面发展、有创造力和合 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热爱和平的社会成员。韩国扩大初中教育的成果,培养作为中坚国民所必备 的品行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对国家、社会的理解和健全批判力 ;培养学生具有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国外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重视与人交流、合作(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共同趋势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使不同社会经济

3、处境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 会;使每一个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多样化课程使学 生享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法国“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 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 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 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实现知识学习与个性发 展的融合”具体目标韩国“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 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 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 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 选修中心课程体系”2将学生的学术性课程与日常经验、社会生活有机 结合起来美国

4、:“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 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立的生活 做准备”;英国:“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职业课程学习有 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 注重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使学生能够参与数量 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德国“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展倾向及对自己未来发 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与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 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韩国:“培养学生可以主导社会变化和潮流的基本能 力”;日本:“在轻松宽裕中培养生存能力”作为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把“培养能灵活应对 社会

5、变化的人”视为基本目标之一;印度:“将教育与生活技能连接起来”,“将教育与 工作相联系”。3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融合起来德国:“把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 色地综合的基础知识与培养其多方面能力结合 起来”。韩国:“陈述能力中心的目标,并将具体内 容的提示最小化。”美国“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批判性思考的习 惯,和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莫衷一是的情形时乐 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诸方 面为中学后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学生 培养成为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掘而全面发民 的人”。印度:“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建构者”;“加强 认知、情感和行动之间的联系”;“发展审美能

6、力”。(三)课程结构1各国增设的课程门类英国 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 法国 个体化帮助 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 信息科综合学习时间基本趋势: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技术;适应国际化、多元化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教育;适应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如综合学习时间、有指 导的个人实践活动等等)。2各国课程结构的案例介绍各国在设计课程结构时,都在谋求课程的基 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其中多样化和选 择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同一学校内选择不同的专业,如挪威、瑞典 。选择不同的课程,如美国、芬兰、加拿大、新 西兰等。案例一:选择不同的专业挪威 全国设置13个专业,学

7、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 力选择其中一个化学与加工音乐、舞蹈与戏剧农业、渔业与林业工程与机械普通商业研究 艺术、工艺与设计饭店与食品加工 建筑电子 木工 技术 体育健康与护理 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共同必修课 专业相关课程选择性课程 案例二:选择不同的课程案例三:国际高中文凭组织学校个案学习要求(四)课程实施1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最新研究(PISA项 目)表明:学校自主权的大小与学校教育质量呈正相 关。瑞士尽管是联邦制国家,但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 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 自主权。日本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 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

8、间,认为这是知识经济时 代学校教育自由化的一种体现。2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英国高中生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的步骤:学校提供信 息、咨询学生自我决定初步定型的个人学习计划( 由所选择的课程组成)改动学习计划最后定型的学 习计划。德国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三)划 分为4个半年的课程段落。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决定选择什 么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每学期开头,学生根 据他们学校开设的课程,给自己订出个人课程表。学生自定学习计划的核心是“学生自我决策”。制定学 习计划的过程本身是学生学会自我决策,学习规划人生 的过程。3建立学生选课程指导制度课程说明选课指导手 册专职咨询员辅导员制

9、度同学合作计 划4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 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规定各类课程的学分和 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必然要求学分制这种弹性 化管理制度。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德国、日本等国家都 实行类似学分制的管理。(五)评价与考试1完善校内评价学科成绩考试学生修完一门学科或一个学程,要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生成长记录全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把握学生的发展特点 。如韩国,“综合性生活记录簿”中不仅要记载学生在期间各 科的成绩水平、名次、学习能力、兴趣等情况,还包括出勤 情况、课外活动情况、集体活动、服务活

10、动、有关资格证书 的取得情况、参加有关学科竞赛大会的成绩与获奖情况、思 想品德等学生在校生活的总体情况。2正确处理高中校内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校内评价、高中毕业生学业成就认定考试是大学招生的重 要依据,同时赋予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韩国:从1994年起选拔学生的根据有3项:高中生“综合生活 记录簿”、大学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大学单独考试成绩。日本:高考制度包括: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和各大 学自行主持进行的“第二次考试”。根据两次考试的成绩,参 考其他一些鉴定书、记录事项等,择优录取。芬兰:除国家统一组织的高中生毕业水平考试之外,各大学 还有附加考试。二、荷兰、瑞士、芬兰考察汇报(一)课

11、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三)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二)突出学生选择的多种可能(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独立 工作的能力、学会选择的能力、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以及自我就 业的能力等。瑞士高中为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 毕业论文,自己选择主题,独立完成。荷兰高中在学校设备模拟公司、企业,要求学生参与公司每 一部门的工作,了解公司运作的全部流程。芬兰高中为培养选择能力,对自己负责的能力,芬兰不但要 求学生进行全面的课程选择,实行无年级教学,而且在初中就 开始让学生对一部分课程进行选择(如艺术类、体育类课程) 。(二)突出学生选择的多种可

12、能三个国家课程的构建的重要特点:在保证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适应 不同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荷兰很早就实行“套餐式”选课模式(人文艺术 法律类,经济类,科学技术类普通型,科学技术类医 学生物化学),现在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为几十种 套餐式的课程组合,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了。芬兰课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多样化、等学时的课程学校无固定年级 学习无固定班级 实行短学期 制22改革要点无班级授课弹性学制(24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计划一学年分为56个学段每个学段包括67周一门课程平均每周68个学时必修课占2/3,选修课占1/3大部分高中生最低修完75门课程高中课程框架母语与文学外语

13、数学 环境与自然 科学宗教 伦理 哲学心理学 历史与社会学美学 体育与健康短学期制的优点:减少并行科目避免同一门课程周学 时太少,造成遗忘学习同一门课程的时 间相对集中为课程多样化提供空 间无年级教学的含义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制定自己的 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学段课程和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不同学年入学的学生可能因选择同一教师的同一课程而坐在 同一个教室。具体操作说明 每学年伊始,学校即发给学生每人一本课程设置 手册,内含本学年开设课程明细表,包括对课程的总体介绍,课 程设置、各科详情、任课教师、选修必备前提条件等,同时将手 册全部内容公布在校园网上,以使学生随时查询。学校对

14、大部分课程的选修不作任何限制,只是根据课程难易 程度加以编号并注名选修该课必备的知识前提。选修同一门课程 的学生可以是刚进校的新生,也可以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无年级教学的优越性(1)学生有机会考虑和决定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有 助于发展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责任感。(2)基于无年级原则,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和有效的学 生咨询指导制度的课程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机会。(3)多样化的课程与学生的自由选择,不但有利于一 般学生的发展,也特别有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4)多样化的课程与学生的自由选择,有助于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5)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6)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

15、校在课程建设上的积极作用 。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专业化的支持机构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大学招生制度与高中课程相协调(三)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三、普通高中课程现状调查调查样本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 、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 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学生的选择表明“考大学”成为他们主要关注的目标。学生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校长认为高中生应具有的素质学校实际关注的目标校长和教师认为责任感、价值判断是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但学校实际关注的、最突出的目标却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

16、培养。分析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感受只有9.6%的 学生明确表 示喜欢高中 阶段的学习 生活。校长对高中生学业负担的看法90.1%的校长 认为高中生 学业负担太 重或比较重 。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约58.3%的学生 每天能够自由支配 的时间不到0.5小时22.1%的学生表示 几乎没有时间做自 己的事情只有15.5%的学生 每天能够自由支配 的时间多于1小时A=几乎没有时间b=约0.5小时c=0.5-1小时D=1小时以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64.7%的学生 没有时间、机会 或愿望参加社区 服务只有2.5%的学 生能够经常关注 并参加约1/3的学生 在学校安排下才 参加学生参加者社团活动的机会只有4.2%的 学生表示有 机会经常参 加社会团活 动,表明学 生在学校里 的生活完全 被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