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辩证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3206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93 大小:48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辩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14辩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14辩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14辩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14辩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辩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辩证法(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部分考试分析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考点最多,题眼最集 中,在各种类型题中都出现过;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历年命题 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几年来,10分以上的大题的考查集中矛盾 学说的内容上。 第二单元 唯物辩证法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单选 1分 1分 1分多选 2分 2分 分析 10分 7分 5分 5分 5分 辩证法部分5年内考试分值两大特征:联系、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五对范畴四对方法三大

2、规律唯物辩证法基本架构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两大特征)知识点讲解1.事物的普遍联系(2005、2006、2007年考过)(1)联系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a.不能主观臆想联系。 b.不能无视和消灭客观联系。普遍性 a.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相互联 系。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3)联系与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 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系统具整体性、结

3、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4)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 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 物的普遍联系。 2. 事物的永恒发展(2006、2007、2012年考过)(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 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 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 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 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 生事物必然

4、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2012年多选题17题)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 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 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例题分析(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 历史,都有其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 程的集合体。 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 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 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 它们的未来。 (3)事物的永恒发展的方法论

5、意义 三大规律三大规律从动态考察事物如何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包括六方面内容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二、矛盾的含义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关系四、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 关系六、矛盾不平衡性知识点讲解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992年考 过)(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 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 及唯物辩证法基

6、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 质。 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二、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1991、1993、1997、1999、2001、 2007、2008年考过)(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二者相互连接、相互制约。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 盾的同 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 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同一性

7、 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方法论意义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 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 中的作用A.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利用对方的发展发展自己。 b.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发展自己。 c.通过向对方转化发展自己,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 向。 B.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推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b.促使双方地位或性质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四、内因

8、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991、1993、1994、1999、2000、2003、2006、 2007、2009、2011、2012年考过)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 B.矛盾的普遍性的方法论 (2)矛盾的特殊性A.原理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 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 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

9、它既是科学地认识 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B.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 系 六、矛盾不平衡性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 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总结)(2005、2007、2008、

10、2009、2010、2011、 2012年考过)分析矛盾特殊性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抓关键、看主流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1992、1993、1997、1998、1999、2001、2005、2010年考过)量变质变规律一、量变质变的含义二、度和关节点三、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四、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五、量变质变规律地位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 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 化是 否超出度。一、量变质变的含义度是保持事物质

11、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二、度和关节点三、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 包含着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 有量变 新质取代旧质 要经历一定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 依据。b.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 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 指导意义。c.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12、的方法论意义 四、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 统一五、量变质变规律地位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 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 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 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 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 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2011年单选第1题)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例题分析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 溪水,不是因为力量,

13、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 利”的哲理在于( )(2010年第2题)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C例题分析否定之否定规律 (1998、2008年考过)一、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地位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方法论意义分歧之一分歧之二分歧之三 辩证否定观自我否定事物联系和发 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形而上学 否定观外在的否 定不承认否定是 事物联系和发 展的环节肯定一切或 否定一切一、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 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形

14、成一个周期。 (1)前进性体现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2)曲折性体现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 ,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地位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方法论意义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充 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 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五对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1992、1996、2003

15、、2007、2009年考过)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1992、2009年考过)(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a.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b.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 因,互为因果。 c.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d.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辩证地分析 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 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

16、偶然性 (1)二者含义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3)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的方法论意义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1994、1995年考过)(1)二者含义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对立统一)必 然 性 与 偶 然 性 的 对 立形成原 因不同地位作 用不同必然: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偶然: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必然: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向 偶然:从属地位,影响事物发展进程表现形 式不同必然:稳定、确定、普遍 偶然:不稳定、暂时、不确定、个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 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