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3097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之第6章建筑构造概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建筑构造概论建筑物的构造 组成及其作用一幢建筑,一 般是由基础、 墙或柱、楼地 层、楼梯、屋 顶和门窗等六 大部分所组成 (如下图)。1、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 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2、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作为承重构件的外墙,其作用是抵 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内墙主要起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的作用。框架或排 架结构的建筑物中,柱起承重作用,墙仅起围护作用。因此,要求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 稳定性,保温、隔热、防水、防火、耐久及经济等性能。 3、楼板层和地

2、坪: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 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 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因此要求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刚度和隔 声、防潮、防水的性能。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 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故要求楼梯 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雨、雪霜、冰雹等的侵袭 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

3、及施工、检修等屋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 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交通和分隔 房间建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 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的要求;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门、窗应具有保温、隔 声、防火的能力。 一座建筑物除上述六大基本组成部分以外,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还有许多特有 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排烟道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影响

4、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如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 人群、家具、风雪及地震荷载)两类。荷载的大小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 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着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 2、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不同,气候条件有许多差异。太阳的辐射热,自然界的风、 雨、雪、霜、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故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该针对建 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潮、防 水、保温、隔热、设伸缩缝、设隔蒸汽层等等,以防患于未然。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往往遇到火

5、灾、爆炸、机械振动、化学腐蚀、噪声等人为因素 的影响,故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 振、防腐、隔声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二、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由于建筑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 筑构造技术也不断翻新、丰富多彩。例如悬索、薄壳、网架等空间结构建筑,点式玻璃幕 墙,彩色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吊顶,采光天窗中庭等现代建筑设施的大量涌现,可以看出, 建筑构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因而在构造设计中要以构造原理为基础,在利用原有 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不断发展或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三、经济

6、条件的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 高。建筑标准的变化带来建筑的质量标准、建筑造价等也出现较大差别。对建筑构造的要 求也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着大的变化。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使建筑的 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3年造1999年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在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技术知识,并 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 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 在使用时的安全。 2、技术先进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

7、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 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价 各种构造设计,均要注重整体建筑物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效益, 即综合效益。在经济上注意节约建筑造价,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还 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效益而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应 做到合理降低造价。 4、美观大方 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决于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和立面处理外,一些建 筑细部的构造设计对整体美观也有很大影响。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1.构造详图通常是在建筑的平、立、剖面 图上,通过引出放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 点的方法 2.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构造 详图中还应该标明相关的尺寸以及所

8、用 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 (向左看)(c) 剖面详图(向下看)详图引出部位的索引符号详图索引号的含义及对应标注方法被索引详图 在引出部位 的索引符号被索引详图 在所在页的 对应标注法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1 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 1.1 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 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 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 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 载,并将其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 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 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具有一定的 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 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 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 载

9、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 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 略不计(如图)。 1.2 基础的作用和地基土的分类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处在建筑物地面以 下,属于隐蔽工程。基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 安全问题。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基础极为重要。 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 类。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 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当建筑 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 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 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 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2 基础的埋置

10、深度 2.1 基础的埋置深度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 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 埋深(如图)。埋深大于或等于4m的 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4m的称为浅基 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 埋基础。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应优先选用浅基础,可降低工程造 价。但当基础埋深过小时,有可能在 地基受到压力后,会把基础四周的土 挤出,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 同时易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 使基础破坏,故基础的埋深在一般情 况下,不要小于0. 5m.。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 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尺寸。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

11、置深度为地面以 上建筑物总高度的1/10。 2、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 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 3、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 础的埋深。一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 可不需进行特殊防水处理,节省造价,还可防止或减轻地基土层的 冻胀。 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土层的冻结深 度,一般将基础的垫层部分做在土层冻结深度以下。否则,冬天土 层的冻胀力会把房屋拱起,产生变形;天气转暖,冻土解冻时又会 产生陷落。 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的 原有建筑物的基础

12、;但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则要采取一定 的措施加以处理,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3 基础的类型 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一、刚性基础 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一般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 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就称为刚性材料。常用的有砖、灰土、混凝土、三 合土、毛石等。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基底宽B一般大于上部 墙宽,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 度。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允许范围 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表示。砖、石基础的刚 性角控制在(1:1.25)(1:1. 50) (26o33o) 以内,

13、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控 制在1:1(45o)以内。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如图二、非刚性基础 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做基 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这样很不经济。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应 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 性基础或柔性基础。 3.2 按构造型式分类 一、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 基础,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基本形式。 二、独立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

14、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 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独立式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人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三、井格式基础 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 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 四、片筏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 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成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有平 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五、箱形基础 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

15、将基础改做成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 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基础的中空部分可用作地下室(单层或多层的)或地下停车库。箱形基础 整体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强,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 建筑物。4 地下室的构造 4.1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称为 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由墙身、底板、 顶板、门窗、楼梯等部分组成。 4.2 地下室的分类 一、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可分为 : 1、全地下室;2、半地下室。全 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 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半地下 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 度为该房间净

16、高的1/31/2。 二、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 1、普通地下室:一般用作高层建 筑的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根据用 途及结构需要可做成一层或二、三 层、多层地下室(地下室示意图)。 2、人防地下室:结合人防要求设 置的地下空间,用以应付战时情况下 人员的隐蔽和疏散,并有具备保障人 身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 4.3 地下室防潮构造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均在地下室 地坪标高以下时,须在地下室外墙外面设垂直 防潮层。其做法是在墙体外表面先抹一层 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找平,再涂一道冷 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外侧回填低渗透 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并逐层夯实,土层 宽度为500mm左右,以防地面雨水或其它地表 水的影响。另外,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应设两 道水平防溯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 一道设在室外地坪以上150200mm处,使整 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以防地潮沿地下墙 身或勒脚处人室内。4.4 地下室防水构造 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