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2838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TE干扰指标与分类介绍(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TD-LTE干扰分类及优化工具介绍网络测试类课程- TD-LTE干扰分类及优化工具介绍课件简介课件名称TD-LTE干扰分类及优化工具介绍 适用专业及等级LTE无线网优L1级内容简介网络干扰问题是TD-LTE网络发展面临挑战之一,本课程 主要分析了网络干扰指标、干扰分类和干扰产生的原因 ,重点是系统间的阻塞干扰、杂散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为了更好的解决网络干扰问题,还介绍了干扰优化工具 ,最后根据实际案例介绍了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的排 查方法。大纲1、TD-LTE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 2、TD-LTE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 3、TD-LTE干扰优化工具介绍 4、TD-LTE 系统间干扰排查介绍

2、版本V_1.1 日期2015.3.5 主要更新内容对TD-LTE干扰分类及优化工具介绍做了少量修改,增 加了第四章节课件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介绍。 负责人广东沈赤兵遗留问题培训目标学完本课程后,您应该能:p了解TD-LTE干扰产生原因p了解TD-LTE干扰优化流程p了解TD-LTE干扰优化工具p掌握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方法TD-LTE无线网络优化-干扰专题1.TD-LTE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2.TD-LTE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3.TD-LTE干扰优化工具介绍44. 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方法1.1 概述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5所有网络上存在的影响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不是通信系统

3、需要的信号均为干扰。通常将出现在接收带内但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非系统内部信号也作为干扰。n干扰的定义1.2 下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2 下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2 下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2 下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9极好点: RSRP-85dBm; SINR22dB; 好点: RSRP=-85-95dBm;SINR=1520dB; 中点: RSRP=-95-105dBm;SINR=5dB10dB; 差点: RSRP=-105-115dBm。SINR=-5dB0dB;相应RSRP级别,SINR低于相 应级别可判断为下行干扰;1.3上行干扰指标

4、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0nIoT干扰热噪比(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类似于CDMA 系统中采用背景噪声提升(ROT,Rise Over Thermal)来描述干扰 ,OFDMA系统中采用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来表征上行的干扰大小 , 采用比热噪声功率大几倍的方式来描述,用如下公式来表示:其中, I是接收到的干扰,N是噪声。1.3上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1n一个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干扰IoT水平,有如下三个优 势: 有利于链路自适应和调度的鲁棒性 信道的干扰水平预测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并不是实时的。因此,稳定的IoT 水

5、平,使得前后调度周期信道的干扰程度大致相近,干扰预测相对准确, HARQ 重传的次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吞吐量的提高。 有利于系统规划 稳定的IoT水平可以很容易的算出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有效性 为了有效避免同频干扰,LTE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就是ICIC,而ICIC技术所依 赖的测量量就是各个PRB上的IoT值。1.3上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2n单PRB的IoT计算方法IoT的具体表达式为(噪声功率+干扰功率)/噪声功率,即: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每个PRB上的噪声功率为-117dBm,即 ; 当PRB上存在信号和不存在信号时干扰功率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针 对不同的情

6、形分别进行介绍: 当PRB上不存在信号(PUSCH或PUCCH信号),则 =总接收功率; 当PRB上存在信号(PUSCH或PUCCH信号),则 = 总接收功率-信 号功率;1.3上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3n不同时隙配比的IoT测量 u对于上下行配置2U2D,IoT测量可轮流测量上行子帧2、3、7、8; u对于上下行配置1U3D,IoT测量可轮流测量上行子帧2、7。1.3上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41.3上行干扰指标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5其中,PRB个数IoT值频次无干扰小区所有PRBPRB IoT=0部分频段干 扰普通小区PRB数量大于3个PRB IoT1020dB部

7、分频段干 扰严重小区PRB数量大于3个PRB IoT20dB全频带干扰 高小区超过80个PRBPRB IoT15dB1.4干扰分类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6其中,上行干 扰(IoT )下行干 扰( SINR)上下行 链路分1.4干扰分类1 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17干扰来源系统间干扰GSM900/DCS1800PHSWLAN3G系统系统内干扰小区间干扰1.TD-LTE中上下行干扰指标IoT和SINR;182.TD-LTE干扰分类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TD-LTE无线网络优化-干扰专题1.TD-LTE干扰指标及干扰分类2.TD-LTE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3.TD-LTE干扰优化工具介绍194. TD

8、-LTE系统间干扰排查方法2.1 系统内干扰产生主要原因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0CP能够克服时延扩展,最大限度消除符号 间干扰(ISI); OFDMA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时域 上各子载波正交,无ICI干扰。小区内无干 扰,小区间 存在干扰2.1 系统内干扰产生主要原因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1系统内干 扰设备问题覆盖问题参数问题远端干扰2.2 系统内干扰-设备问题 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A1A2A3A4A5A6A7C4 C5C6A1:EMB5116 TD-LTEA2:电源防雷箱A3:GPS浪涌保护器A4:馈线窗A5:RRUA6:天线C4:光纤C5:RRU电源线C6:GPS馈线至O

9、DF架C1C2C3C1:传输线C2:主设备电源线C3:电源防雷箱电源线至PDF架室内部分室外部分A7:GPS天线222.2 系统内干扰-设备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3nGPS跑偏,引起基站间子帧干扰(同频站点)D(前偏)UUDTD-LTE: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D(后偏)UDDD(正常)UDDTD-LTE: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D(前偏)UDDD(后偏)

10、UUDD(正常)UUD2.2 系统内干扰-覆盖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4F2: 5 MHz F3: 5 MHzF1: 5 MHzF2: 5 MHz F3: 5 MHzF1: 5 MHzF2: 5 MHz F3: 5 MHzF1: 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F1: 15 MHzIncreased SINRIncreased channel bandwidthF2: 10 MHz F3: 10 MHzF1: 10 MHzF2: 10 MHz F3:

11、10 MHzF1: 10 MHzF2: 10 MHz F3: 10 MHzF1: 1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F1: 20 MHzIncreased SINRIncreased channel bandwidth采用同频组网的情况下,虽然已经扇区化,实际上依然受到周边6个小区的同频干扰(正对面 的两个小区只在中线会同时干扰,其余地点只各干扰半个主小区)。 采用多频点组网,则会减少干扰源的数量,如左图,干扰源减少为3个且都是距离较远的,因 而在小区边缘的

12、C/I相比于同频复用大大增加,能增加810dB增益。n同频组网带来干扰2.2 系统内干扰-覆盖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5A小区B小区C小区 B小区A小区n越区覆盖 带来干扰n无主覆盖 带来干扰2.2 系统内干扰-远端干扰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62.2 系统内干扰-远端干扰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71msDwPTSGPUpPTS 特殊时隙的结构特殊子 帧配置常规CP扩展CPDwPTSGP UpPTSDwPTSGP UpPTS031013811948321039231121014121372539282693917102-8111-2.2 系统内干扰-远端干扰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

13、82.2 系统内干扰-远端干扰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29从TD-LTE 系统的帧结构和特殊子帧配置可以看到,对于配置7,如果距 离21.406km 以外的基站的Subframe0 和DwPTS 经过传播延迟到达目标基 站后,可能对目标基站的UpPTS甚至上行子帧产生干扰。而且远端基站数量 随距离平方级增长,GP 长度越小,可能产生的远端干扰就越大,在这些情 况下干扰不能忽略。对于TD-LTE 的远端干扰,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来进行特殊子帧的对应配置 ,从而避免此类干扰;具体如何配置需要仿真提供各场景下的建议配置。LTE 系统中规避远端干扰采用的一种方案:将DwPTS 携带的PSC/SSC 和Up

14、PTS 中的短PRACH 在频域上错开进行传输。由于PRACH 是单边频带 边缘进行映射,RACH 负荷不是很大的小区,那么PSC/SSC 就不会对短 RACH 产生干扰。2.2 系统内干扰-参数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30n同频小区间交叉时隙配比不一致DUDDTS0TS1TS2TS3TS4TS5TS6DL:UL=4:2DUUUDL:UL=1:5DUUDDL:UL=3:3TD-SCDMA:TD-LTE: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子帧配置:1:S:3 特殊子帧配置:3:9:22.2 系统内干扰-参数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

15、因31 PCI:物理层小区标识,与多项物理层功能和过程有关; PCI与CRS Shifting 为避免相邻小区间CRS位置重叠产生干扰,小区CRS 频域位置根据PCI模值不同进行偏移; 两天线端口下,PCI模3不同,可保证CRS错开; PCI与下行同步 LTE通过主辅同步信号(PSS/SSS)进行下行同步; 504个PCI分为168个组,对应168个SSS; 如果两邻区PCI组相同,会导致SSS相同,影响下行同 步。nPCI规划对网络性能的影响P0P0P0P0P0P0P0P0P0P0P0P0P0P0P0P0P1P1P1P1P1P1P1P1CELL 3CELL 1CELL 2P1P1P1P1P1P1P1P1频 域 : 子 载 波0P0P0P0P0P0P0P0P0P0P01P11P1P1P1P1P1P1P1P1P1P12.2 系统内干扰-参数问题2.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32信道/ 信号约束条件PBCHPSSDL-RSUL-RSn PCI规划的约束条件 不冲突原则 PCI直接决定了小区同步序 列,而且多个物理信道的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