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42249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周县第一中学 17-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8 年 5 月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将卷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黑色钢笔或碳素笔答在答题纸上。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卷(选择题 共 6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 每题 2 分 12-24 每题 3 分)1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

2、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己烷有 4 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D用溴水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3下列关于煤及其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C煤通过干馏得到的苯和甲苯属于同系物D煤气化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甲烷,煤液化的目的主要是获得苯4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 B由甲烷制四氯化碳C苯与浓硫酸、硝酸混合 D

3、点燃乙醇5在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化合物,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 B C D6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DCH3CH2Br7下列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 )ACH3CH2CH3BCH3CH3 CCH3CH2CH2CH2CH3 DCH3CH2CH2CH38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和水 B液溴和苯 C苯和水D乙醇和水9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丙烯):通入溴水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CO2(SO2

4、):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B此有机物中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甲基C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发生加成反应D在浓 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1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升高温度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入生成物 加入 MnO2A全部 BCD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 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 O2逸出 D铜片上有 H2逸出1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

5、OHFH2S 原子半径:NaMgO 酸性:H3PO4H2SO4HClO4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 B C D14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 Mg2+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15把 a、b、c、d 四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 a、b 相连时 b 为负极;a、c 相连时 a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 b 为正

6、极;c、d 相连时,电流由 d 到 c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dBabcdCcdbaDbdca16可逆反应 H2(g)+I2(g)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H2、I2、HI 的浓度相等B1 个 II 键断裂的同时,有 2 个 HI 键断裂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D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17.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2NO2,若 N2O4的浓度由 0.1 mol/L 降到 0.07 mol/L 要用 10 s,那么 N2O4的浓度从 0.07 mol/L 降到 0.04 mol/L 时,所用时间 ( )A.等于 5 sB.等于 10

7、 s C.大于 10 sD.小于 10 s18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做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在亚硫酰氯()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 Li2SO3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1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

8、H2O(l) 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20维生素 A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 A 分子式为 C18H24OB维生素 A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维生素 A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维生素 A 能发生氧化、加成、酯化反应21.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9、)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A B C D22.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 1L,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1.5LCO2气体和 2L 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甲烷,不一定含乙烷C、一定含有乙烷,不一定含有甲烷 D、一定不含有乙烯23. 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的烷烃,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 种A、3 B、4 C、5 D、624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

10、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代物有(不考虑OH 的取代) ( )A4 种 B5 种 C6 种 D7 种二、填空题(共 40 分)25 (8 分、每空 2 分)下列变化中: a. 干冰升华,b. 烧碱熔化,c. NaNO3溶于水,d. H2SO4溶于水 e. 蔗糖溶于水,f. K2O2溶于水(1)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4)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26. (共 10 分,每空 2 分)某学生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苯和液溴制取溴苯,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 A 中发生的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时,打开 A

11、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 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然后用 仪器分离出溴苯(仍含有少量苯) ;(3)反应完毕后,向试管 D 中滴加 AgNO3溶液有 (填现象)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27 (共 10 分)已知:气态烃 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g/L2CH3CHO+O22CH3COOH;乳酸 F 的结构简式为:乳酸兼有乙酸和乙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现以A 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及高分子化合物 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简式为 (2)由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3)B 与 D 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

12、式 ,反应类型为 (4)D 和 F 兼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乳酸在浓 H2SO4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有机物,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8. (12 分) (1) 4 g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放出 222.5 KJ 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拆开 1mol HH 键、1mol NH 键、1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 kJ、391 kJ、946 kJ,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H2 (g) + 1/2O2(g) = H2O (g) H = 241.8 KJ/mol ; C (s) + O2(g) = CO2(g)

13、 H = 393.5 KJ/mol;现有 0.2 mol 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因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 63.53 KJ 热量,则混合物中 C 与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将 CO2与焦炭作用生成 CO,CO 可用于炼铁等。已知:Fe2O3(s) + 3C(石墨) 2Fe(s) + 3CO(g) H 1 +489.0 kJmol1C(石墨) +CO2 (g) 2CO(g) H 2 +172.5 kJmol1则 Fe2O3(s) + 3CO(g) 2Fe (s) + 3CO2(g) H 。 曲周县第一中学 17-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纸25 (8 分、每空 2 分)(1) (2) (3) (4) 26. (共 10 分,每空 2 分)(1) ;(2) , ;(3) (填现象) 反应27 (共 10 分)(1) (2)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