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1393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PPT-23)(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课 题 结 题 报 告执 笔 人 陈 金 芬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作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培 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由于习惯的作文 教学偏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仅在审题、立意、 选材、组材等方法上下功夫,没有从根本上去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所以往往事倍功半。而学生也 觉得作文“难”,他们把作文看作是“任务”,不是“我 要写”,而是“要我写”,于是应付一下,写出的作文 不是三言两语,便是空洞无物。 2理论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 学要“进一步指导学

2、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 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 要“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 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我们提出“发挥文学社功能,提高初中学生写作 能力”这一课题,意在针对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将 写作看成负担的现状,充分发挥文学社的功能,以 点带面,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我们对 本课题进行定位: 理性界定: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应试教 育的需要,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面对试卷上、课堂上出现的作文,经常是无 从着手,经过一番苦想之后,完成的作文

3、缺乏感想 ,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或做人的体会。因此,初中的 作文教学应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向素质教育 转轨。课题理论界定,就是要发挥文学的教育功能 、熏陶功能、社会功能、审美功能,让学生作文有 感而发。 操作性界定: 研究目标及内容 引导学生面向生活、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练笔。 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规律。 分层次解决目标 初一年级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写得出”训练,让学生 有内容可写,有明确主题,写出基本框架。初二年级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写得快”训练,让学生做 到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初三学生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写得好”训练,让学生作 文有新的立意,有新的构思,有新的材料。三

4、、课题活动的实施途径 1成立“七峰”文学社 文学社的成立,首先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校长王振元同志亲自出任社长。陈金芬、陆文龙为副 社长,全体语文教师为编委,机构健全,活动正常 。 2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负责人:陆文龙、陈金芬;课题组主要 成员:宣晓丹、金丽红、孟叶。 3具体措施 以文学社为主体,以各年级住宿班为实验对象 ,成立写作兴趣小组,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 主要形式,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活动。 主要围绕“作文的基本条件”,“怎样写好文章 的开头和结尾”,“怎样突出中心”等方面进行写作知 识的讲座。文学社活动现已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每 学期定期定点活动,且有专人负责,活动记载详实。 各

5、年级的语文老师均能结合课题中本年级作文训练 的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初二年级着重进行“ 写得快”的训练,培养学生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 成文的能力。在以往的写作训练中,有些学生,面对题 目,颇有“老虎吃天,无从着口”之感;也有的学生存在“ 壶中落汤倒不出”的现象。究其因,主要是缺乏审 题和构思的能力。因此,我们着重在“激活学生思路”上 下功夫,通过“同一题材,不同命题”,“同一题材,不同 体裁”,“同一题材,不同顺序”,“同一素材,不同取材” 等方面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审题和构思能力。以短 文守住萝卜为原始材料,要求学生用不同方式,从 不同角度(每人只需选一种形式)作文,不少学生能既

6、 快又好地完成,且有一定创意。 “讲座”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 个方面,只是解决“作文难”的治表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 激情。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写作激情看作为写 作的动力,那么,促使产生激情的内容则是 这种动力的源泉了。这个源泉就是丰富多彩 的生活。 巴尔扎克说过:“写作之前,作家应该分析过各种 性格,体验过全部的风尚时俗,跑遍整个地球”叶 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不仅是拿笔开始的,以前的生 活经历感受都是作文的开始。”学生不是作家,而且生 活经历短暂,“孤见寡闻”,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走出 教室,踏入社会这个大课堂,让他们去“体验”、让他 们去“感受”。耳濡目染,触发感官

7、,有感而发,便会 去颂扬什么、贬斥什么,非写不可,一吐为快。可见 ,生活是写作的最好老师。几年来,我们开展了许多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 活动,“引导学生面向生活,观察生活”,现择要汇报 如下: 2000年春,我们文学社和实验班的学生,结合革命传统教育 ,参观了“沙家浜革命纪念馆”。他们听了介绍,观看了大量照片 ,资料和革命文物(烈士遗物),初步了解了在白色恐怖的岁月 里,革命斗争的残酷和艰险。任天石,石楚材,周醒民,朱凡等 抗日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缅怀革 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情激动不已,回来后作文,略经老师指导 ,佳作连篇,文情并茂。98级(6)班陈怡在文中写到:我们参

8、 观了陈列有革命文物,革命资料的展览室,才对沙家浜有了一个 粗浅的了解。它不仅风景秀丽,更是英雄辈出。有“先天部队”的 队长任天石,他虽是个普通的中医,但又是一位抗日英雄;有36 位视死如归的伤病员,他们虽然身负重伤,但以坚强的毅力、顽 强的意志与敌人战斗;有许多象“沙奶奶”一样的好群众,他们帮 助照料伤员,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战士们养好伤。他 们是沙家浜的,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为把 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再如99级(3)班陶亚芳同学写的一双鞋 ,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歌颂了沙家浜人的英雄业 绩。2001年夏,我们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军事教 育,

9、与“德育基地”福山海军农场联系,参观了 “上海海军军事博览馆”、“兵器库”和东海舰队。 使同学初步了解到了我国海军力量的强大。在舰长的 介绍中,同学们还了解到我国目前还没有航空母舰。 他们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长大后,一定要为 祖国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让外国人不 敢小觑我们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写 作素材,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002年4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中取得 的丰硕成果,我们文学社和实验班的同学,参观了当地的海虹 啤酒厂。这里从麦芽发酵到啤酒的罐装、包装,都是机械化的 ,每道工序都是电钮操作。面对高大的厂房、巨大的车间、全 自动

10、的设备和繁杂的工序,同学们惊叹不已说:“这是我们以前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回来后,他们按参观的路线为 序,写的“参观记”条理清晰、内容具体、有叙有议,佳作不乏 有之。我们结合“立志成材”教育,邀请本市企业家、市劳动模范 、“新达电子塑料厂”的周新明厂长来校作“立志成材”专题报告 。周新明厂长从小立志,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奋读书的动人事迹 ,使学生大受启发和鼓舞。初三(7)班的陈敏同学一贯对作文 “头疼”,可这次竟写出了一篇感受至深的作文,且文句通畅, 有血有肉,现刊于七峰第三期。 我们还邀请专家、教师来校作讲座,在理论上给学生以系统指 导。邀请陶宗寅老师来校讲座,陶老师的作文与做人的精彩

11、 讲授使在座学生获益匪浅,从中了解到当前中学生作文的现状, 作文与做人的关系等。邀请市教科室陶振环老师作讲座。陶老师 讲座风趣生动,从学生写作实际出发,从学生登临长城后仍无从 下手这一实例,对学生如何选材、如何组材等作系统指导。邀请 退休教师言克明来校作讲座,他以自己的下水作文梧桐蟹 爪兰为例,强调好作文是对已成文章不断修改的基础上产生的 。引起学生对作文修改的重视,作文的质量有所提高。另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演讲活动 、征文活动、影评活动等。学生踊跃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行动法”是解决学生“作文难”的治本的重要 方法。 四、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效1学生作文

12、发表情况姓 名 题 目 发表时 间 刊 物 蒋 丹 嫁妆 1999/11 小荷报 戈 梅 我爱你,祖国 1999/12 小荷报 蒋 丹 盼月 1999/12 海虞月刊 戈 梅 插曲 2000/4 少年文艺 孙 艳 购物好去处 2000/9 常熟日报 钱凤珠 童年的照片 2000/12 小荷报 顾 佳 祖国万岁 2000/12 小荷报 姓 名题 目发表时 间刊 物戈 梅 课间十分钟 2000/12 小荷报 范 镏 人生 2000/12 小荷报 颜胤达 一面锦旗 2000/12 小荷报 蒋 丹 一堂精彩的课 2000/12 小荷报 郑 艳 加油 2000/12 新蕾集 赵雪 凤 聚福塔 2000/

13、12 新蕾集 杨 燕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2001/6 小荷报 杨 燕 星空 2002/4 小荷报 陶亚芳 美,就在我们身边 2002/5 小荷报 时幸 飞 买豆腐 2002/6 小荷报 姓 名 题 目发表时 间刊 物蒋 丹 国旗下的联想 2002/6 小荷报 曹 珏 游铜官山 2002/6 小荷报 钱佳英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2/6 小荷报 陆光裕 中秋赏月 2002/12 小荷报 陈亚 琼 我们这些少男少女 2003/12 小荷报 卞 欢 做个知法守法的中学生 2003/12 小荷报 褚萌佳 法在我身边 2003/12 小荷报 金 叶 人生的真谛 2004/2 小荷报 邓 咪 “错误”

14、经理的一天 2004/2 小荷报 2学生作品获奖情况 姓 名 题 目 或 主 题 获奖时间 范 围 朱海威 法伴我成长 2003/12 常熟市青少年法制征文二等奖 蒋 丹 国旗下的联 想 2002/5 第五届小天鹅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写 作大赛中学组优 秀奖 卞 欢 做个知法守法 的中学生 2003/12 常熟市第十一届小荷征文“海 虞杯”活动评 比中获二等奖 钱凤 珠 童年的照片 2000/12 常熟市第八届小荷征文“海虞 杯”活动评 比中获二等奖 戈 梅 课间 十分钟 2000/12 常熟市第八届小荷征文“海虞 杯”活动评 比中获三等奖 顾 佳 祖国万岁 2000/12 常熟市第八届小荷征文“

15、海虞 杯”活动评 比中获优 秀奖姓 名题 目 或 主 题 获奖时 间 范 围 蒋 丹 国旗下的联想 2002/1 常熟市第九届小荷征文“辛庄 杯”活动评 比中获二等奖 曹 珏 游铜官山 2002/1 常熟市第九届小荷征文“辛庄 杯”活动评 比中获三等奖 时幸飞 买豆腐 2002/1 常熟市第九届小荷征文“辛庄 杯”活动评 比中获优 秀奖 杨 燕 我最难忘的一 件事 2002/1 常熟市第九届小荷征文“辛庄 杯”活动评 比中获优 秀奖 杨 燕 星空 2003/1 “梅李杯”全国中小学文学社团征 文大赛中获三等奖 陆光裕 中秋赏月 2003/1 “梅李杯”全国中小学文学社团征 文大赛中获优 秀奖 戈 梅 愉快的校园生活 2000/1 少年文艺征文活动中获特等奖 姓 名 题目和主题获奖时间范围 蒋 丹 愉快的校园生活 2000/1 少年文艺征文 活动中获一等奖 吴 娜 愉快的校园生活 2000/1 少年文艺征文 活动中获一等奖 颜胤达 愉快的校园生活 2000/1 少年文艺征文 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