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9803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彩开篇词怀着对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崇敬之心,翻开叶老的文集 ,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鲜灵的故事,透过一篇篇文章,看 到的是他那大海般宽容的胸怀,那天地般博大的爱。叶圣 陶先生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 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著作等身,在文化教育界独领 76年的风骚,既体现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个性,又 体现了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这位文化巨子,感受他的魅力与风采。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2. 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 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4

2、.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 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 ,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先生。草率( ) 生疏( ) 商酌 ( ) 恳切 ( ) 譬如( ) 朦胧 (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 ) 诲人不倦 ( ) 不耻下问 ( ) 鞠躬尽瘁 ( ) 颠沛流离 (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shuishzhuknp r lngzhu ttu tihu junc

3、hj gng jn cudin pi li l2.根据下面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2)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商量斟酌。( )(4)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 )(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6)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 )草率不耻下问商酌鞠躬尽瘁颠沛流离拖沓3.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著名作 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6年 ,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

4、第一个童话 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 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解放后,叶圣 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 副部长。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隔膜,长篇小说倪 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 几本语文教育论著。4.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 香河县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 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 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 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 学等;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三、

5、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 【交流点拨】两方面:待人宽;律己严。2.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二)深层探究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交流点拨】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 此文以示纪念。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

6、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 体现?【交流点拨】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 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 )复信; 律己严:(第6段)写话重风格;(第7段)文风重简洁; (第8段)写作求完美。四、拓展延伸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积累下来,并说说 它们的意思,小组中进行交流。【交流】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 我还没有做到。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 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 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 事行得通。五、

7、板书设计待人宽 送客修改文章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写作求完美律己严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跟随张中行先生,一起认识了他笔下的叶圣 陶先生。了解到了叶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 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这篇文章,领略叶老的魅力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内容品析品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 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 情,谈谈你的看法。【交流点拨】 (1)“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句话是对叶老过人品

8、行的高度赞扬。在作者眼中,叶圣陶先生是待人厚的,作者举 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品质。例如,吕叔湘先生 说,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 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 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还有就是叶先 生对普通话生疏,但也不耻下问,让“我”给他修润。有人到 他家去探望他,告别时,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 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 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这都 体现了他的待人厚。(2)“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 严的一面,是律己,这

9、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这句话在文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了上 文叶老为人宽厚的一面,引出下文叶老严于律己的另一方面, 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3)“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 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 深重的苦心。”叶老虽然不在了,但他对写话风格的严格,对 文风简洁的要求,对写作的监督执行,以及对这种主张贯彻坚 持的苦心,一直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2.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 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 语句,请找出来并品析。【交流点拨】 “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大

10、处说,中国的文学界和教育界 ,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学家;小处说,“ 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达 了张中行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示例:(1)“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 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 竟越来越少了。”通过叶老给“我”回信这件事,“我” 明白了十年的浩劫改变了很多人,但叶老始终坚守自己高 尚的道德情操,在黑暗的日子里依旧保持着为人宽厚的一 面。(2)“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 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 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当时文风应简偏繁的现实中 ,叶老一直坚持着自己

11、的主张,希望大家做到文风简洁, 规范写话等,其实是反对浮夸的文风。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 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交流点拨】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 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二)写法探究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 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说说本 文在写作上的特点。【交流点拨】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 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

12、,语言朴素,所写是 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却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转 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 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 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 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 成了转换,简洁有力,深显功力。(三)体验与反思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 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 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交流点拨】 这是叶老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 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

13、方面,叶先 生还特别重视“简洁”,也就是不累赘,不写废话。本文就有 这样的“写话”风格,如:作者在列举叶老的生活小事时就用 这种口语化的、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躬行君 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叶老宽以待 人,严以律己的过人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三、拓展延伸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 自己刚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交流】 1.标点符号方面; 2.书面语和口语的运用方面; 3.用语的简洁准确方面; 4.是否顺口悦耳平易恳切; 5.用字用词是否准确。四、板书设计待人宽 送客修改文章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写作求完美律己严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