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39000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出“四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古诗文要诵 出“四感”广州市华侨外国语 学校 海戈【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 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可见,诵读是学生吸收古诗文丰富语文 素养,是学生的精神接受熏陶感染的有利途 径。但学生对古诗文的畏难,教师的“满 堂灌”是古诗文教学低效的两大原因。那 么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 诵读。而且要诵出四感:语感、情感、美 感和好感。只有诵出古诗文中的韵味意境 、人文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明。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诵读 有效性 语感 情感 美感 好感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

2、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 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而言之, 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 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 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 生观的中国特色。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 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 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 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 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 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 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 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 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 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 读必然

3、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 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的教科书,全册 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编有古文言文 ,每册后面另附古诗词十首,占了教学内 容的三分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 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 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 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 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何诵出层次,诵出 韵味,诵出精神?我以为应抓住“四感” 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

4、一、诵读,要读出语感。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 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人有隔膜。在阅 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 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 它的韵味。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 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 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诵读的 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 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让一些读得好 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 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上咏雪一 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 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 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

5、),然后学生找出朗 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大雪纷纷何所似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未若柳絮因风起 ”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请一些学生起 来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 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 良好的基础。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学生 会比较害羞。只要老师鼓励,还是有同学 愿意尝试的。二、诵读,要读出情感。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 ,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 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 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 ,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 ,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文章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

6、发的眼,一下 子就能调动其情感,拉近与作者距离,激 发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带着新奇的语气 ,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 篇文章的感情。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 ,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 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 层次,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 。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 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 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 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当 然,学生的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 程度较差的学生,几次下来还是没有达到 理想的效果。可以多练几首诗,诵读的能 力会有明显地提高。三、诵读,要读出美感。古诗文可是说一

7、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 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 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 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 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 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行的方块文 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 体会到美,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 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 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 也不知道这句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 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述一下, 并标出有哪些颜色,用了哪些线条。经过 学生自己的分析,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 ,好象受到震撼。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 充沛了很多,还带

8、出了一点意境。可以说 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 透了意境。下一步要学会赏析,具体地说 ,就是要分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 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学 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 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 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 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 品味,修辞辨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 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 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 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 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 读,不论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四、诵读,要读

9、出好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的 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一 来古诗文的量很大,二来古诗文的阅读能 力需要不断的实践提高。所以不仅要在课 堂上读,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那 么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 ”,产生好感,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 古语说“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可以在课的尾声掀起一个诵读高潮,让学 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学生是真正 成为阅读的主人,课堂诵读的精华,像一 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 。如果,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能够达到这样 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义的。也能为学 生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在

10、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成片的森林也是从一颗种 子开始的,只要有一个同学开始了,好好 培养,一定能养成一种好的风气。新课程改革给古诗文教学带来新的契 机,课程标准和新实验教材以及考试对文 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古诗 文学习的重要性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 的关注。的确,学好古诗文有助于继承祖 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 ,提高语文素养,于国家于个人都是很重 要的。在这种社会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 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审时度己,加大创新力 度,以求极早找到科学的、高效的、独特 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古诗文教学还必须树 立一个观念:古诗文,首先是“文”,而 不是文言词句的简单堆砌。文言文教学要 关注文本的作者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 素养,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充分利用文 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教学的 高效。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 社 4、中学语文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王玉 辉主编 5、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吴 忠仁 武汉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