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7788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苦难而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当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时候, 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 绝不仅仅是腰包里塞 满了钱,你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 信仰珍贵的年代, 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 ?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 ?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 ?”“是革命先 烈的革命精神 ! ”这是金一南教授在书中的一句自问自答。 苦难辉煌详细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书 中记录了我们尊敬熟悉的革命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等,但 同时也刻画了许多默默英雄的身影。在作者的笔下, 那些活在历史里有着丰功伟 绩的伟人变得可亲可敬起来,他们也会迷茫彷徨,不知所措,也会失败犯错误,

2、但他们相信中华民族不会就此跌倒,他们肯定革命的前方必定是光明,他们坚信 共产党可以带领人民走向独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错综复杂,背负着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帝国主 义的三座大山, 中国人民在苦难中挣扎, 在觉醒中抗争, 老一辈的革命家背负着 时代的使命, 在那样艰苦困难的环境下, 依旧保持赤子般的决心, 在革命的进程 中抛头颅洒热血,永不言弃。 一句名言说 :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 但紧要的关头只有几步。 可以引伸为形容一 个党。党的历史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关头,也只有几步。毛主席曾说过:“讲到 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3、 长征是播种机。 ”党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步, 莫过于出发长征。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与最耀眼的辉煌,皆出自于此。 被誉为里程碑的遵义会议, 也是长征路上的里程碑, 是长征的产物。四渡赤水、 突破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史诗般的壮举皆是长征一步一 步的过程。 甚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很大程度上也是红军长征的结果。书中提 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红军长征是一次精心筹划的战略行动,还是一场惊慌失措的 退却逃跑?在我看来, 红军的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保存军队实力的无奈 之举,迈出第一步, 谁也没有想到一走就是西征两万五千里,但因为福建事变的 良机错失,广昌战斗的严重

4、失败,中央苏区的被迫放弃,已成定局。 但认识这个定局需要时间, 还需要更大的压力。 因为放弃的不是一间住了一晚 上的屋子,是建设六年之久、粉碎了敌人四次“围剿”的根据地。在此以前,项 英曾经最早提出过放弃中央苏区的意见。身上别着斯大林亲赠手枪的项英,记住 了四川是中国最理想的根据地, 却不知道斯大林还讲过国民党人是中国革命的雅 各宾党人。虔诚使领袖人物的个别结论变成普遍真理。但共产党人的首要条件却 不是虔诚。所以中国才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当时坚决反对项英的意见,以“诱 敌深入”粉碎了敌人“围剿”,将赣南闽西变成了中国最好的根据地。但被排斥 在核心圈子之外的毛泽东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眼见危

5、机,又眼见自己的 意见无人听,甚至无人来询问自己,内心之痛苦,旁人难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成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必定要经受起成长的考验,毛泽东在成为中央领 导核心之前, 也体会过不被重视和理解的痛苦,也经历过想法被否定的沮丧,但 这些都没有成为阻止他探索中国正确革命方向的障碍,反而让他在考验和磨砺中 更加看清未来的方向,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苦难辉煌 以长征为切入点, 贯穿全书阐述一个问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 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

6、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 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打土豪,分田地”既是红色政权政治运动的基础,也是 中国共产党人经济独立的基础。甚至在它们提出的初期, 遭到各方的反对, 险些 夭折。虽然它们的提出都没超出一个世纪,但它们的故事和历史却要被不尽的后 人运用不尽的观点,一个世纪一个世纪描述下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就主张 “斩首”理论的李立三是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人, 他把舵的船立即成为一艘既勇猛奋进又剧烈摇晃的船。当时正值蒋介石、冯玉祥、 阎锡山展开中原大战, 三十一岁的李立三认为 “空前的世界大事变与世界大革命 的时机,都在逼近到我们面前了;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蹴而就的时刻”。他一面 部署中

7、心城市武装暴动, 一面重新编排全国红军, 攻打大城市。 此时对中国革命 贡献巨大的李立三,一意孤行出一个“立三路线”来。他不同意毛泽东实施工农 武装割据、建立广大农村根据地的做法,亲自起草中央致四军前委信:“你 们现在完全反映农村意识, 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机会主义错误。 你们的错误: (一) 站在农民的观点上来做土地革命,如像你们认为 农村是第一步, 城市是第二步 的理论(二)你们割据的观点,这同样是一个农民的观点,如像 你们认为先完成三省边境割据,再打南昌”。他看不起毛泽东的农 村根据地,认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 断他的四肢,而没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

8、,还不能致他最后的死命。这一 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 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斗争主要靠工人阶级的最后的激烈争 斗武装暴动。”正是在这一点上,李立三脱离了中国革命的现实。李三立在 上海制定这个空前庞大的军事进攻加武装暴动计划时,一定热血澎湃。 如果蒋介 石看到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计划定要惊出一身冷汗。 就在李立三沉湎于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之时,蒋介石从河南前线向南京发出密电,中原大战 尚未结束,蒋介石开始转向剿共战争了。对苏区旷日持久的围剿由此拉开序幕, 序幕还未拉开,“立三路线”已经宣告结束。 无论是李立三、 王明还是博古, 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最 后的胜利,都是因为他们没能

9、将理论指导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毛泽东的伟大 之处就是因为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 市从而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能将书中习得的不 经过实践就盲目行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从苦难走向辉煌,就是因为他们从 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实践检验真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走 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 因为革命前辈经受住战争年代的苦难,今天的我们才迎来中华民族的辉煌。虽 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没有经历过战争, 没有经历过饥荒和磨难, 但我们不 能忘记前辈们在革命路上永不言弃、知难而进的精神, 要永远铭记早期中国共产 党人的不懈抗争。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 中华民族在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地站起 来,我们要继承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终生。 方宁静 2015141084013 商学院财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