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6602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常青中建史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理论与历史(一)主讲:常青教授第一讲概论09 年 9 月 16 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建筑理论与历史塔夫里郑时龄院士正在翻译的建筑可以不是实体的,而可以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的Thinking Architecture 思考建筑筑室道谋,以此说明建筑是需要理论的。西方的理论,中国的问题一、建筑理论的线索罗马时期 建筑十书古典的文艺复兴 (意大利15 世纪)的时候被再次发现建筑十书,成为当时建筑理论的基石新古典主义(法国的文艺复兴)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已经包括了Modernity (现代性)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三种 都是范式的理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2、义二、参考书籍: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 by Vitruvius建筑十书Architectural Theory - An Anthology from Vitruvius to 1870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代第三十章精读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建筑理论新议程第二章符号学与结构主义Semiotic & structuralism 语言也存在所谓的深层和表层signal (能指) meaning (所指)第五章形态学相关概念: Morphology ;Typology ( proto type)原型;

3、Topology 第三章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或者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通过技术和文化的突破由必然达到自由所谓的结构是从文化突破,对已有概念进行批判其中引用了艾森曼的、屈米等人的理论福柯 知识考据学历时 共时第一章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必须提到的书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by Robert Venturi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伯特文丘里第四章第六章历史主义中国的历史有史可记的从商朝开始关于现代人应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对历史主义进行分类拼贴城市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建筑第九

4、章现象学海德格尔胡塞尔梅洛庞帝德梅隆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第36 期 第 40 期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批判性的地域主义批判性地域主义一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亚历山大楚尼斯 Tectonicconstruction structure 建构建造构造Theories and Mani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后现代建筑理论宣言三、建筑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word text contextMorphology建筑形态学现代建筑语言建筑空间论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与时间基甸Typology类型学城市建筑学阿尔多罗西意大利 Topology拓扑学

5、(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建筑空间组合论辩证法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理论是解析的,而设计是综合的,不可以用某一个理论来做设计第二讲中国建筑起源流与变09 年 9 月 23 日一、中国的建筑理论营造: 含的内容很多,包括道路交通,园林景观,术数操作;接近于人造物artifact 建筑:源于日文翻译(Architecture 建筑学 Architectonic 建筑术)中国古代有三术:风水术造园术营造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建筑四杰: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三大名著: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 ; 中国建筑结构及类型刘致平 ; 说园 陈从周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

6、原理分析李允鉌:参考 李约瑟 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与文明)第十篇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二、关于建筑起源的说法1 建筑史 弗莱彻“建筑之树”在书中从第五版 到 第十七版 出现了,体现了西方中心论、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后来由于后殖民的理论是批判东方主义的,“建筑之树”被砍掉了。2建筑来源于火维特鲁威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易经栋:梁,脊檩宇:屋檐桢:柱子上欲尊 ,宇欲卑 ,上尊而宇卑 ,吐水疾而溜远考工记3 古代艺术史Winckelmann温克尔曼18 世纪德国按风格定位,串成序列4Essaisur L architecture,1753 by Abbe Ma

7、re-Antoine Laugier,1713-1769 论建筑 洛基埃长老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希腊木屋5类型学的思想德昆西法国 18 世纪新古典主义的贡献,德昆西以类型学的观点将建筑的起源分为:游牧式 建筑则为帐幕式远东洞穴式 洞窟(可以在山上靠崖窑窟苑孤窑)埃及小木屋 棚屋,木屋到仿木结构希腊6Die vier Elemente der Baukunst by Gottfried Semper 建筑四元素森佩尔18 世纪德国hearth火塘、 earthwork土方基础、 framework 构架和屋顶、 membrane围护膜 09 年 9 月 27 日三、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1结构类型

8、:穿斗式(环境选择,环境适应)抬梁式井干式2重要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最早的四合院(偶数开间);最早的砖、瓦;砖用于铺地(砖瓦主要是用于防水);陶制的下水管上古时期建筑是偶数开间 的,从原始社会一直到魏晋南北朝,重要建筑都是偶数开间的。仰韶文化: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又称彩陶文化龙山文化:山东章丘黑陶文化距今约 43503950 年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榫卯木构件 和企口板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河南安阳殷墟汉长安名堂壁雍偶数开间山东肥城孝堂山墓祠中国最早的建筑两开间清东陵的定位中心:慈禧墓金井之谜坐标原点3中国大屋顶的起源农耕和游牧的结合形成了曲线大屋顶的审美习惯中国的坡屋顶一直是

9、直线,直到南北朝的时候才开始出现曲线农耕文化穴居与窑洞窑洞的形式:靠崖窑地坑窑锢窑由穴居演变到木屋:先有屋顶后有墙体,屋顶开始是攒尖的形式,后来多出脊,阿角梁游牧文化帐幕的形式胡笳十八拍09 年 9 月 30 日四、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温克尔曼首先以艺术方式来判断1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依据以下三点:制度匠作系统从材料、工具、结构方面外来因素“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工业时代以前的文化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除非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地域气候迁徙朝代的变化与建筑形式的演变无关09 年 10 月 7 日2中国木构为主体中国木构为主体演变时期古风时期秦汉时期交 融 期魏晋南北朝起居方式的改变(由席地而居变为垂足而

10、坐)(跪坐,跪,跏趺坐,蹲,箕踞)古典时期唐宋时期营造法式交 融 期元古典晚期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体的原因伊东中太没有神权统治的时期,没有永恒的概念。政权与神权从未统一过。阴阳五行之说3中国建筑的地域分布400 降水线农耕游牧的分解,长城800 降水线秦岭淮河南北方分界1600 毫米降水线中国坡屋顶的缓与陡并不是严格按等降水线分布的原因:最重要的是 等级、迁徙、风力 因素: (挂瓦 15为最好)布达拉宫是木结构建筑,其平屋顶其实是坡屋顶的变形,椽子,飞子都有。第三讲聚落的源与流09 年 10 月 14 日一、城市概念城:早在龙山文化时已经有了板筑的城,距今7000 年左右,“城”只是

11、军事的堡垒市:在古代指城中的市,上古时代已经有了,是集中的市场,占一个坊。二、中国古代聚落的起源:1古代的城市指城中的市以成都为例“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聚:邑:有居之意,甲骨文中“水边聚人”;分为方国邑(郭)和王邑(城)国:首都即王邑;祭祀中心 所谓“君权神授”以祭祀中心来证明王权的合法性,路易斯芒福德 2 井 中 营 的概念城市规划的 基本制度 :井田制:春秋战国之前闾里制:春秋战国时期里坊制:魏晋南北朝厢坊制:唐宋以后;没有坊墙,取消宵禁。有侵街现象井田制 下的理想王城:“匠人 营国, 方九里 ,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 左祖右社 , 面朝后市 , 市朝一 夫 ”

12、周礼考工记营:围合,“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匝居”;板筑之意夫: (土地划分的计量单位,农夫)一百为夫,三夫一里;相对“公(统治者)”而言周代规定25 户为一里: 5 户为一个比邻,5 个比邻为一里九宫格 :古代中国认为大地分为九块是为“九州”,九州的中心是现在的洛阳,周朝的都城。后来与五行放在一起,分为四维、四隅。择中 思想:“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吕氏春秋吕不韦因就 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09 年 10 月 21 日三、聚落的发展过程:1选址:大部分聚落的选址在大河支流,二级台地2都城的演变的三种类型(出自中华古都)

13、周王 城 一条轴线井田概念,一般认为元大都是最接近周王城制度的,但元大都是从邺城演变的。曹魏邺城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漳水之滨)两条轴线骈列唐长安(平面图) :被认为是邺城的发展,含元殿意向图宋汴梁城 (址在河南开封)“三重成”制度:宫城、子城、罗城。宫城居中。厢坊制度:第一个没有里坊的都城,呈现繁华的商业景象,。宫前千步廊 ,后来一直沿用金中都:后来的元大都,明清的北京城(天朝杀场 用解构的思想 研究权利与空间的关系)明清故宫:皇城城门是大清门 (明:大明门,民国:中华门;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 ;宫城的门是 午门09 年 10 月 28 日3清明上河图重点把握从画中读出的信息:宋代的厢坊生活

14、方式,商业街的运行,建筑形式与后代的差异。北宋 十渠宝笈三编本街道: 没有坊墙 (宋以前是有坊墙的;里坊,闾里),侵街 现象严重,商业繁荣;街道有节点,不是笔直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城门:土坯局部包砖,梁柱式,(南北朝起有拱券结构的城门,明朝起才开始全部包砖) ;庑殿顶。古代的城市与乡村不以自然景观划分,而是以城墙划分 ,亚细亚生产方式有关。房屋: 悬山加披 (原始的歇山) 。接近郭城景象有茅草屋。虹桥:木拱桥,木梁层层出挑形成,桥上商业密集。彩楼欢门:瓦子,瓦肆等的招牌,广告。社会背景:街上只有7 个女人,对女性的束缚。美国藏本房屋:房屋的形式单一,没有比较原始的歇山,厢坊布局

15、不明显。城门:包砖,拱券结构虹桥:石拱桥明仇英(江南景象)街道:水乡,江南景象房屋: 硬山顶大量出现(由于砖的广泛使用)城墙:全部包砖清宫廷(京城作为蓝本)透视法的运用房屋:硬山顶大量出现城门:重檐三滴水(三重檐)的形式,包砖,石材的雉堞。桥:石拱桥第四讲营造术2009 年 11 月 4 日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柔性体系柔性的曲线“凹曲”双曲屋面;翼角起翘;生起侧角柔性的结构榫卯 :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结构方式榫卯构架)柔性 铰接 ;允许较大的残余变形榫卯连接方式有:搭接,拼接,插接;榫卯的常见种类:勾头搭掌,螳螂头,燕尾榫,银锭榫等。2、可移动性中国古代建筑与地面的关系:建筑是放在地上的,可以移动唐长安大明宫复原(合作项目),大明宫的木料从渭河运到黄河,再运到河南开封方塔园 上海河南路 :天后宫大殿 (也叫妈祖庙,林默娘设计)大殿原在闸北方塔 ,北宋时期的楼阁式方塔照壁 ,洪武年间松江府城隍庙二、基本结构类型间与架间:水平向的开间,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架: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架”数指的是檩数( 又称桁数 ) 。代与式代:确定当时建造的式:按当时的法式建造的,可能是后世建造的样与式样:样子,不一定有法式式:形成法式,古典建筑是有样式的。1抬梁式 横架承重,荷载由屋顶到 梁架到 柱。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