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32761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甲基红的酸离解 平衡常数的测定一、目的1、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2、掌握TU-1810DA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PB-10 pH 计的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甲基红(对-二甲氨基-邻-羧基偶氮苯)的分子式为:是一种弱酸型的染料指示剂。具有酸(HMR)和碱(MR-)两 种形式,它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酸 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它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简单地写成:其离解平衡常数:二、基本原理由于HMR和MR-两者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强的吸收峰,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它的酸离解平衡常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简单缓冲体系中就很容易使颜色在pH= 4

2、6范围内改变,因此比值MR-/HMR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而求得。对一化学反应平衡体系, 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光密度包括各物质的贡献。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 当c单位为 , 的单位为cm时, a为摩尔吸光系数。 由此可推知甲基红溶液总的光密度为:二、基本原理分别为在HMR和MR-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总的 光密度。 和 分别为在波长 和 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各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值可由作图 法求得。例如,首先配制pH2的具有各种浓度的甲基红 酸性溶液,将在波长 分别测定各溶液的光密度对浓 度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 值, 其余摩尔吸光系数求法类同,从而求出 MR- 与HMR 的相对量,再测

3、得溶液pH值最后按(2)式求出pK值。三、仪器和试剂TU-1810DASPC分光光度计一台(北京普析通用 仪器责任有限公司);PB-10 pH计一台; 100ml容量瓶7个;移液管;烧杯;量筒。 1、甲基红贮备 液0.5g晶体甲基红溶于450ml95%的乙醇中, 用 蒸馏水稀 释至500ml。 2、标准甲基红溶液取4ml贮备液加25ml95%的乙醇稀释至100ml 。 3、pH为4.003和6.864的标准缓冲溶液。三、仪器和试剂4、四、实验步骤1、TU-1810DASPC分光光度计使用前应熟悉有关部分的操作 。 2、选择比色皿。 3、测定甲基红酸式(HMR)和碱式(MR-)的最大吸收波长 。

4、第一份溶液(A):取10.0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加10ml0.1 HCl,在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此时溶液的 pH值大约为2,把甲基红看成完全以HMR式存在。第二份溶液(B): 取10.0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和25ml0.04溶液稀释至100ml, 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8, 把甲基红看成完全以MR-式存在,取部分A液和B液分别放在四、实验步骤2个1cm比色槽内,在350-600nm之间扫描它们相对于水的光密度,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和 。 4、检验HMR和MR-是否符合比耳定律并测定它们在 和下的摩尔吸光系数(注意选择比色皿厚度)。取部分A 液和B液,分别各用0.01 HCl和0.0

5、1的 稀释至它们原来的0.25,0.50, 0.75倍及原溶液,制成一系列待测液 (若待测液的体积均为 30ml,应先计算各试剂的用量)。在波长 和 下测 定四、实验步骤这些溶液相对于水的光密度。由光密度对浓度作图 并计算在 下甲基红酸式(HMR)和碱式(MR-) 的 及在 下的 。5、求不同pH值下HMR和MR-的相对量在四个10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0ml标准 甲基红溶液和25ml0.04 溶液,并分 别加入50ml,25ml,10ml,5ml之0.02 的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一系列待测 液, 测定在 和 下各溶液的光密度 。用pH 计测得各溶液的pH值(详见仪器说明书)

6、。 四、实验步骤由于在 和 下所测得的光密度是HMR和MR-光密 度的总和,所以溶液中HMR和MR-的相对量可由(3 )和(4)方程组求得。将此公式代入(2)式,即可计 算得出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五、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温度: 酸式最大吸收波长: 碱式最大吸收波长: 采用的酸式吸收波长: 采用的碱式吸收波长:五、数据记录和处理表1、不同浓度甲基红溶液的光密度五、数据记录和处理表2、待测液光密度及pH数据五、数据记录和处理表3、数据处理结果计算公式:六、思考讨论题1、在本实验中,温度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实验误差?2、甲基红酸式吸收曲线和碱式吸收曲线的交点称之为“等色 点”,讨论在等色点处光密度和甲基红浓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用相对浓度? 为什么可以用相对浓度? 4、在光密度测定中,应该怎样选用比色皿?七、进一步工作的建议对已知许多简单的缔合和离解类型的反应,如甲基橙在水 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等,在溶液中包含的反应物和产物,在 可见光范围内具有特征吸收,因此可以象在本实验中讲述 的那样研究这些反应的平衡,得出pK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