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32757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前言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属性(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五教研论文的立论方法六教研论文写作素材的选择七教研论文的投稿艺术问题 一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已经被越 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教育内部 ,更来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教师的高要求和 高期望。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新教师观 念,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师教育工作建设成融“教育 服务”、“教育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的专业工作 是建设现代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开展群众性的 教育研

2、究流动,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 途径。 一前言 古今中外,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必须 经常学习新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 教育学知识,以及学习提高社会道德、文化道德和 职业道德,这些学习本身就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因 素。 一前言 引例:数学通报2002年第4期刊登了曹兵老师的文章圆锥 曲线的一个性质,文中的定理如下:设P为圆锥曲线E上的任一点,l为过点P的切线,PA、PB 为倾斜角互补的动弦,则直线AB与l的倾斜角也互补。 若把定理的3个条件及结论写成:(1)P为圆锥曲线E上的任一点;(2)l为过点P的 切线;(3)PA、PB为倾斜角互补的动弦;(4)直 线AB与l的倾斜角

3、也互补。则有: 1(1)(2)(3)(4) (上述定理)2(1)(2)(4)(3)3(1)(3)(4)(2) 一前言 定理1:设P为圆锥曲线E上的任一点,l为过点P的切 线,PA、PB为动弦,若直线AB与l的倾斜角也互补 ,则PA、PB的倾斜角也互补。定理2:设P为圆锥曲线E上的任一点, PA、PB为倾 斜角互补的动弦,直线l过点P且l与AB的倾斜角也互 补,则直线l为圆锥曲线E的切线。 一前言 漳州一中林新建教师圆锥曲线的又两个性质 一文,将数学通报上的一个定理,以逆命题制 造的方式,构造出圆锥曲线的又两个性质,并用数 学的严谨性证明了它们。这对整日忙着批改作业、 备课至深夜的中学教师,实在

4、不可多得。应倡导教 师进行教学研究,走专家式的教师之路。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教育研究的分类,一般而言可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 研究;按研究成果的形态来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启用 研究和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指就教育本质、功能、规律等教育理论 方面提出新学说、新观点和新方法。 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延伸, 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检验和发展基础理论。 特拉弗斯(Travers):基础研究旨在增加科学知识 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 应用研究则旨在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发现出一 般的、普遍的道理,进而推

5、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的成果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而创造性 地提出或制订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 基础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应用研究回答的是“做 什么”,而开发研究回答的是“怎么做”。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属性 1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 施者,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实际问题的解决。他们研究主 要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展开的,是对学校教育教 学活动的科学性干预。因此,研究的优势不在理论研究 和基础研究,而在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

6、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属性 2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自学地以反思姿态 追求个人实践知识的合理化、概念化和理性化,它既不 等于教师的经验,也不同于专家的学术理论。教师虽然 也要学习有关专家的理论,但这些理论事实上已经过实 践检验,它以重构的方式进入教师个人的经验之中。所 以,个人的行动理论通过对实践的理性反思而获得合理 性。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属性 (1)它是教师个人的、反映教师个人实践愿望的一 种实践知识。教师虽然也要学习有关专家的理论,但这 些理论实际上已经过实践检验,它以重构的方式进入教 师个人的经验之中。所以,个人的行动理论通过对实践 的理性反思而

7、获得合理性。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属性 (2)它是一种正在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教师实践研 究理论是探究具体教育情景中独特的教育问题的结果。 这种理论具有时空性和时效性,它注重此时此地对实践 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类似的情景提供一个案例、一个 备选方案等。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属性 (3)它是一种实践理论,是有关实践活动行为准则 的理论,是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的规范性理论。它以 教育规范为基本范畴,以纲领性的定义和规范性的命题 为主要陈述形式,使用规定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这些 语言、概念、命题都来自教育实践,因而能为实践者所 熟悉所理

8、解。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由于研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 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研究目的方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 性的研究活动,其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 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性的措施。因此,“应用 性”是研究的目的。教师参加教育研究的特点是“面向实 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2研究主体方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一种群 众性的研究活动,其研究主体呈现广泛性、群众性特 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教师人数众多,队伍庞 大,是一支潜在的研究力量

9、;二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 研究常常采取合作的形式。(由于受个人工作性质、 时间、精力及财力、实验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相对于 专业研究者的个体式研究而主,中小学教师更多的是 采取合作研究的形式,如教师与教师合作、教师与理 论工作者合作、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等。)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3研究内容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 其研究内容多为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注 重教育教学实践实践性是其研究内容的主要特征。当 前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研究活动,它 包括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事实上,教研和科研 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中小学教师教

10、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教研多以课堂教学和具体的学科教学为中心,围绕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等内容而展开;科 研的内容范围较广,规模较大,如德育、心理健康教 育、教育评价研究,以及班集体建设、教师管理和学 校管理研究等等。科研对理论的深度和研究的规范性 要求较高,较之教研活动而主,更具系统性、计划性 和规范性。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条件,而科研是教研 的提炼和升华。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4研究方法方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更多地表 现为一种“行动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行动研 究定义为“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 对所

11、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 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教育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因其有以 下特点:第一:教育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 为首要目标。“改进”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指解 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也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和研究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教育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因其有以 下特点:第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 ,注重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合作。这种结合与合作,一 方面指中小学教师可以

12、从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 识和研究技能;另一方面专家亦可从真实的教育中获 取第一手资料,发现新问题和新课题,使研究成果更 容易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行为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基本特征 第三:教育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所 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人 员参与研究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他们在行动当中有行 动的目的、责任,能够体察实践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 象的诸多变化,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并发现新的 问题。 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 120世纪80年代,美国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 中”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应包括5个方面:(1)把教学和学

13、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2)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 知识”的教学能力;(3)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4)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5)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 2NCTM在1991年发表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 给出了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6个标准:(1)感受好的数学教学;(2)精于数学和学校数学;(3)深知作为数学学习者的学生;(4)精于数学教学法;(5)以数学教师的标准不断提高自己;(6)专业发展中教师的职责。 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 3法国的卡拉尔试图建立一个模型,用来描述教师课 堂教学的各个因素:(1)约束来自教师

14、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2)约束来自所教的学科课题,教师对课题的掌握程 度,以及所选课本;(3)约束来自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以及提问的方式 ,学生的回答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 4对于合格的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不仅要重视观 念的更新,也要防止主他们走向学院式的科研之路,合 理的方式应该是:(1)教师应该对中国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 国教育变革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师能够基于中国中学教学实际情况,发现自 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本校教学问题的解决 方案; 三研究型教师的界定与评价 (3)能够对所教学科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课题研究式 的发展性认识

15、,既有教学法的、又有专业领域的。以中 国的实际来看,学科的深入研究是实现研究型教师之路 的重要一环;(4)能够与前沿教育专家就中国教育的现实与未来进 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不仅可以使 中学教师不断获得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同时也改变了 纯粹理论学习的提高方式,还是对中国教育理论的补充 和发展。 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撰写教研论文本无什么限制,从积累资料、确定课 题、提出观点、选择论据到安排篇章结构,都应因人因 时因地因题而异,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好文章。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一)有学科内容 失去了学科的特色,即使是一篇不错的大教育文章 ,也还是不宜称为学科教

16、研论文的。 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二)讲教育问题教育研究论文是研究学科教学中的教育教学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着重探讨以服务于素质教育。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二)讲教育问题有两点需引起注意并加以克服:1简单地移植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呈现出“教育学 (心理学)+例子”的“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或是对 教育(心理)原理消化不够,或是教育(心理)理论与 数学教学实践的结合不深。因此,努力倡导广大教师搞 调查、做实验,并特别注意在一般教育(心理)理论指 导下,从实践中提炼教育理论。 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二)讲教育问题有两点需引起注意并加以克服:2在拟定论文时讲一条教育(心理)原则或思想,举 一个例子来简单说明,称之为“贴标签”。对教育问题的 论证,虽然不可能具有数学意义下的严格性,但是,何 不多举几个例子来佐证,或是充分剖析一个例子使它尽 可能地发挥“多重功能”呢?这无疑要比“贴标签”前进了 几大步。 四教研论文的构成要素 (三)具备论文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