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2328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 处逐渐移向 30cm 处 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2如果要使透镜 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 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 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 A3cm B5cm C7cm D14cm 4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 倍焦距处匀速

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 度将( ) 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面镜D凹透镜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 头焦距为 50mm ,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 A100mm 以外B恰为 50mm C50mm 以内D略大于 50mm 7摄影师利用 “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 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C增大相机与学

3、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8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 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9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 ,它对应的 像却远离透镜移动了10cm ,那么 ( ) A物体可能在离透镜1 倍焦距内移动B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 倍焦距外移动C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 倍焦距与焦点间移动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二、填空题1在图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cm , 其像的位置在

4、 _cm 与_cm 之间,此像是 _ 、_ 的_ 像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 镜,胶卷相当于 _ 若镜头的 焦距为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 _cm 与_cm 之间的位置3在“ 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 ” 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 上依次放置 _ 、_ 和_ ,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_ 这样 做的目的是 _ 4在研究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的实验时,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 _ 凸透镜焦距为 5cm,通过调节,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 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 5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 中 O 点是凸透镜的中心, A、

5、B、C、D 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 根据成像情况可知, _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6如图是 “ 研究凸透镜成像 ” 的实验图, 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 (光屏未画 )得到 清晰缩小的实像, 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 c、d 四点中的 _ 点处, _ 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7做“ 研究凸透镜成像 ” 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 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 移动 (选填(“ 向下” 或“ 向上”)8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调焦距照相机的四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a) 所示用它们对着同一景物 亭子各拍一张照片, 如图(b)所示

6、A、 B、C、 D 我 们可以判定:甲拍_ ,乙拍 _ ,丙拍 _ ,丁拍 _ 答案一、1D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 且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本题中,物距逐渐增大,故像距逐渐变小,像 也逐渐变小2B分析: ,即 ,解得 3A分析: ,即 ,解得 4C分析: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u 增大(即物体远 离凸透镜 ),则像距减小 (即像与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像也随像距 成正比地减小 (即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宛全一样)但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 的距离,而移动的时间又相同,由可知,像的速度会变小 (减速运动 )5B6D分析:当时,凸透镜成像

7、的像距特点时, 7B分析: “135”照相机使用的胶卷每一张底片的大小相同,半身像与全身 像相比,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大,即半身像的像大像变大,像距应变大(镜头外 推可增大暗箱长 ),物距应减小8C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是由于物体射出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凸 透镜折射后的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当凸透镜被挡柱一部分后, 还会有光线 入射到凸透镜上,还能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少了,因此像将变暗9B二、130,15,30,倒立、缩小,实分析:由图可知,凸透镜成的是倒立 缩小的实像,故物距u 与焦距 f 应满足 ,像距 v 与 f 的关系应是:,即 2凸透,光屏, 5,103蜡烛、凸透镜,光屏,同一

8、高度,使物体在凸透镜上成的实像呈现在光屏 上4同一高度,大于10cm5D6a,照相机7向上8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相机中,镜头到胶片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大 小顺序是甲、丙、丁、乙用它们拍摄同一景物,在照片大小相同时,物距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乙、丁、丙、甲,从而拍出的照片上像的大小依次是甲、丙、丁、 乙与 (b)图中像的大小相对照,可得甲拍的是D,乙拍后面是答案,看在人家满幸苦的份上,给点分嘛。 回答者:微笑 de 爱 77 | 三级 | 2010-12-4 19:06 | 检举(2006 北京市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 甲所示,由图 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

9、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 处时,如图 16 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 “ 正立” 或“ 倒立” )。答案: 15cm;正立 (2006 芜湖) 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 视网膜上成 (选填 “ 正立” 或“ 倒立” )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根据老花眼的结构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选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答案:凸透镜,倒立,大于 (2006 黑龙江 )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 瓶后相当于一个 _ 镜,对太阳光

10、有 _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 灾。 答案:凸透会聚 (2006 钦州市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 “ 凸” 或“ 凹” );用放大镜观 察邮票时(如图 8 所示),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选填 “ 实” 或“ 虚” )。 答案:凸;虚 (2006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 水滴看下去, 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 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选填 “ 实” 或“ 虚” )。 答案:凸透镜 ,虚 (2006 宜昌)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 人

11、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填虚或实 ) 答案:凸;虚 (2006 黄冈)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 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 动员身上发生 _ 射, 又通过摄影机前的 _ 镜 形成_ 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 摄影时要求背景较 _ (填“ 亮” 、“ 暗”)。 答案:反射;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暗 (2006 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 鱼缸相当于一个 _ 镜。 答案:凸透 (2006 长沙)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景,由图可知该透镜是 _

12、透镜。当它作为照相机的镜头,把物体放在2 倍焦距之外时,能成 倒立、缩小的 _ 像。 答案:凸; 实 (2006 株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1 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 是_ 眼。矫正的方法是戴 _ 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近视;凹(2006 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_ 的像(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 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 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 使晶状体和角膜 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 些(选填“ 强” 或“ 弱”)。 答案:凸 (或会聚

13、);倒立;弱(2006 锦州)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 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答案:变小 (2006 云南)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要在底片上 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30cm(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底片上所 成的像是像(填“ 实” 或“ 虚”)。 答案:大于;实 (2006 昭兴)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矫正时 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选填:

14、“ 丙” 或“ 丁” )。 答案:甲 ,丁三、作图题: (2006 广州)画出图 13 中的光线 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006 北京朝阳区 )如图 9 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 的透镜。(2006 四川乐山 )在图 1 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006 厦门)在图 12 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 后的光路。(2006 河北)按下面要求作图。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 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2006 泰州) 请在图 10 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 出与物体上 A 点

15、相对应的像点 A 。(2006 锦州)请你画出图 4 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答案(2006 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或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006 连云港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 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 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 的像。该像的性质是。答案: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放大、实像 (2006 无锡)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 )对着无锡著名景点 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物体通过凸 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