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1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611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反射教案11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光的反射教案11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光的反射教案11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光的反射教案11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光的反射教案11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教案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反射教案11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反射教学目标1.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 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 理解反射现象中的光路可逆性。4.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教学重难点1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规律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氦氖激光器 .刻度尺 .手电筒 .水.盘.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 .玻璃片.投影仪。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

2、(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探究】光反射是的规律1. 提出问题光在反射式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 F 向前折或向后折, 让学生

3、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由甲、乙、丙图得出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入射角300400500反射角300400 500因此再次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二) 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 1.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2.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即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随着减小。例 3.如图 1 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 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

4、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 CD,则 CD与 CD 关系为 A.不相交,同向平行B.不相交,反向平行C.相交成 60D.相交成 30例 4.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 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A.20 B.40C.50 D.70例 5.画出下列光路图中的入、反射光线(三)镜面反射、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发射的效果不一样。例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日常所常见两种反射,在这两种反射中的共同点在于A.都可以把入射的平行光反射成平行光B.都可以使反射光

5、在人的视觉里得到感觉,且感觉到强度相同C.两种反射都是由于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产生的例 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探究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 (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像下图那样, 将一张 8 开的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中间画一道竖线和一道横线,把竖立玻璃板放

6、在横线上,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重合 (左右移动, 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白板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 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把测量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与像大小的关系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

7、镜的关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 学生分组实验以上把教材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 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答: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 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注意:1.用

8、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在点燃蜡烛的一侧能够看到另一侧的像。2.选用的玻璃板要尽量薄,从而避免重影现象。3.做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或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以便很好找到像的位置。典型例题 . 例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54中点 S和箭头 AB 所成的像。例 2.如果有人以1 米/ 秒的速度远离直立的平面镜时,像向_方向移动,相对于镜面的移动速度是_米/ 秒,人与像的相对速度是_米/ 秒。例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

9、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例 4.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例 5.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 成像于 S,人眼位于P 点可以观察到S.今在 S、M 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如图2 所示,则 A.S 不能在 M 中成像B.S 仍能在 M 中成像C.人眼观察到的像的亮度变小D.人眼观察到的像的亮度不变例 6.a、b、c 三条光线交于一点

10、P,如图 3 如果在 P 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 A.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B.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 MN 的距离与P 点距 MN 的距离相等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 的距离大于P点距 MN 的距离D.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例 7.一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成像,如图4 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 沿 OS 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 方向之间夹角为 30,则光源的像S将 A.以速率 v 平行于 OS 向右运动B.以速率 v 垂直 OS 向下运动D.以速率 v 沿 SS 连线向 S运动例 8.如图 5 所示, S为静止点光源,平面镜M 与水平面成角,当镜 M 沿水平方向作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时, S 在镜中所成虚像S的运动情况是 A.在水平方向作振幅为2Asin 的简谐运动B.在水平方向作振幅为4Asin的简谐运动C.沿 SS 连线作振幅为2Asin的简谐运动D.沿 SS连线作振幅为4Asin的简谐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