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268496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流行与控制培训(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 流行与控制提 要 艾滋病发现及相关知识 艾滋病流行现状 全球艾滋病防治策略 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艾滋病发现的历史回顾 1981-1982年 美国疾控中心首次报道了同性恋人群中爆发卡氏 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济氏肉瘤,这种综合症被命名为 AIDS并开始受到关注 1983-1986年 首次分离出淋巴腺病相关性病毒,1986年被命名 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987-1996年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齐多夫定为第一个用 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联三联“鸡尾酒”疗法 备受瞩目艾滋病的发现 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没 有意识到它会传播到中国,更没想到这种病会在中 国流行。 AID

2、S 音译“爱滋病” 让人误以为是因“爱”而“滋 生”的病,统一规范为“艾滋病” 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并报告了中国境内第 一例艾滋病病例,美籍阿根廷旅游者 1984年中国预科院开始进行艾滋病病毒血清学筛 查,于1985年在19例血友病患者中发现4人感染了 HIV,他们都是因注射过从美国阿默药品公司被污 染的因子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定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 病 获获得性 病因是后天获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 ,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传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统的损伤损伤 而导导致 免疫系统统的防护护功能减低、丧丧失 综综合症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系统的机 会

3、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HIV) 复制速度快 可感染人体各种细胞 ,造成多器官损害 最致命的是破坏具有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T4淋 巴细胞 在血液、淋巴液、精 液、阴道分泌液中浓集, 乳汁也有 其抗体无保护作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HIV) 整合到细胞,长期生存,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 体内病毒 高度变异特性 平均每复制一次就会发生一次突变 平均一天会产生千万个新的突变 治疗不规范容易产生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 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 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低于乙肝 病毒)艾滋

4、病病毒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 径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 传播 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机率为0.5%-3.0% 异性性行为阴道性交 男性传给女性为0.1%-0.2%; 女性传给男性为0.033%-0.1% 性接触者越多,有性病特别是生殖器溃疡者感染 艾滋病的危险越大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 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 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 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 艾滋病 输血传播机率为90%-100% 针头刺伤感染机率为

5、0.3%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 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母婴传播自然发生率13-48%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 亡 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 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 行咨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哪些途径不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 艾滋病病毒不在蚊虫体内发育和繁殖 蚊虫吸血方式是只吸不吐 有研究表明,蚊虫吸饱后4天内不会再吸食 第二人的血液 蚊虫喙上的残留血液量不足以导致感染 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证实可以通过蚊虫传播 艾滋病影响传播的四个要素 排出 存活 进入 足

6、够量HIV感染的三种结局 典型进展者 在感染早期,免疫功能未受损害,但在8-10 年免疫控制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发展为AIDS 快速进展者 CD4+细胞计数在2-5年内迅速下降,抗HIV的 抗体水平很低,HIV感染后一直维持较高的病 毒载量 长期存活者 无症状期12年以上,且CD4+细胞计数维持正 常。在所有感染者中的比例为8-10%潜伏期平均为810年 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 不同 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 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 、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 没有特异的症状 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 体阳性 具有传染性急性感染期 潜伏期的2-4周 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 出现发烧

7、、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一般为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 症状可自行消失) 仅仅50506060的人会出现的人会出现 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窗口期 受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 周,很少超过6个月 血中查不到HIV抗体 具有较强传染性 发病期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有的患者出现持续性 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病期中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鹅口疮、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期晚期:多伴有各种条件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及多 脏器损害,也可有消耗综合征和痴呆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 必须多个药物联合使用 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能 全部杀死病毒 需持续用药

8、 当治疗不规范时,由于病毒的高变异性, 易产生耐药问题 费用昂贵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减少病毒载量,将其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 的时间越长越好 免疫学目标: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或维 持免疫功能 减缓疾病的进程 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的独特性 当治疗中断时,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通常会反弹到治疗前 的水平。所以对接受治疗有效的患者,目前不提倡中断服药 。 必须定期检查治疗效果。当患者体内一旦出现抗药性艾滋 病病毒,必须及时调整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组合。 由于目前国内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种类有限,如果患者体内 一旦出现抗药性艾滋病病毒,会给继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患者治疗的高依从性非常重要,服药

9、剂量低于80%,大多 数患者的治疗会失败。如:一星期有一天半不服药,一个月 有一周不服药,则治疗无效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存在歧视和必须终生用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 人要提供保密和心理关怀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有利于病人、 其家庭和社会。艾滋病的特点无疫苗预防 无特效药物根治 病死率极高 每次性交使用安 全套 不共用注射器 感染艾滋病的妇 女不怀孕或用药物 阻断简单的预防措施艾滋病流行现状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总计总计: 4030 (3670 4530) : 4030 (3670 4530) 万万西欧和中欧 7272万万 57 8957 89万万 次撒哈拉非洲 25802580万万 238 0 28

10、90 238 0 2890 万万 东欧和中亚 160 million 160 million 99 23099 230万万 南亚和东南亚 740740万万 450 110 450 110 万万 大洋州 7.47.4万万 4.5 124.5 12万万 北美 120120万万 65 18065 180万万 加勒比地区 3030万万 20 5120 51万万 拉丁美洲 180180万万 140 240140 240万万 东亚 8787万万 44 140 44 140 万万 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HIV感染 和死亡的数字居高不下 流行重点从最初的美洲区,向非洲转移 ,目前有向亚

11、洲扩散的趋势2005年每天约有 1.4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 每分钟910人 95%以上的人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近2千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 约1.2万人的年龄在15-49岁之间: 约50%的人是1524岁的青年人HIV感染者中约一半为妇女每年约一半新感染发生在妇女发展中国家的HIV/AIDS中,64为妇女和女童全球妇女和女童感染HIV机会是同龄男性 的2.5倍;某些地区高达6倍。东部、南部非洲的部分地区,1/3以上的十几 岁女童感染HIV全球妇女感染艾滋病全球妇女感染艾滋病 情况加重情况加重非洲艾滋病流行情况次撒哈拉非洲仍然是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2005年,HIV/AIDS总数达到了2

12、580万人 孕妇平均HIV感染率 斯威士兰,1992年4%上升为2002年39% 博茨瓦纳,2003年达37% 南非,2002年为26.5% 马达加斯加,从2001年到2003年几乎增加了4倍 城市中2529岁年龄组产前孕妇HIV感染率 博茨瓦纳55.6% 斯威士兰33.9 津巴布韦40.1% 南非每9个人中约有1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19801990200040 000 (累计估计数)750万 (累计估计数)2530万 (存活者)亚撒哈拉亚撒哈拉非洲非洲199020002010150 000640万東南 女性移民开始于泰国扩散到东南亚各地中国 500 000 印度 370万.40?亚洲和太平洋地

13、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商业性性工作者中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商业性性工作者中HIVHIV感染率感染率05101520253035404519891990199119921993泰国柬埔寨越南 (Ho Chiming)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中国 (广西)印尼 (Karimun, Riau)印度(Munbai)缅甸HIV 感染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IDUIDU中中HIVHIV感染率感染率01020304050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19871988泰国2000607080HIV

14、 感染率(%)印尼(Jakarta)越南(Binh Dunh)越南(Haiphong)缅甸 (Yangon)印度 (Manipur)中国 (新疆)中国 (云南)尼泊尔% HIV阳性率03691215马来西亚 1988- 1997日本 2002 (东京)巴基斯坦 1997印度 1994- 1998中国 2002 (全国)台湾 1994- 1999柬埔寨 2000亚太地区男性同性恋中亚太地区男性同性恋中HIVHIV感染率感染率性病病人数 (x1000)性工作者中安全套使 用率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

15、94 1995 1996 199710090807060504030201005004003002001000泰国泰国中国 1000万-1500万 印度 2000万-2500万5000万俄罗斯 500万-800万20102010年年中国、印度、俄罗斯估计感染者数中国、印度、俄罗斯估计感染者数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势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 染者 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 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报告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报告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入期 (19851988) 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 除4例血友病病人为国内感染者外其它均 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 报告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报告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 扩散期 (1989-1993) HIV/AIDS扩散到21个省 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 HIV感染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云南)1989年报告艾滋病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