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801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前言:总体上看,象任何自然灾害一样,随着汶川地震离我们渐行渐远,关心它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事实上,汶川地震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灾害,因为,它同时是整个国家倾力相救的大事件,是一起闪耀人性光芒的社会事件。因此,汶川地震还会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作为汶川地震救援活动的受感染者,愿意借助震后政府公布的资料,借助最新的地理知识,与大家分享我本人对地震,对地壳运动以及地球演变的一些看法,以作为汶川地震影响在我心目中的延续。因为长期研究传统风水,长期关注地球科学发展,在我的思维中,传统风水研究的地理特征已与现代地理融于一体,而且,我的地理观直接来源于风水实践

2、的经验总结,所以,我必须谈暂时还未被社会大众接受的风水内容,这些内容我用专门的篇幅论述,标题是从风水总结的地理特征看液态地球的演变规律,与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互为姊妹篇。请大家客观对待。从汶川地震特征看固态地球的演变规律彭 树 新1、汶川地震特征及其背后揭示的地壳运动规律汶川地震发生时地壳破裂过程是这样的:“ 都江堰映秀的下方,在地表以下15 公里 是这次地震最先发生破裂的地方 经过 6秒、 7 秒、 8 秒,破裂的地方逐渐的由映秀下面15 公里处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 朝着东北方向拓展的时间长,面积也大,所以表面上让我们感觉到地震是从震源开始朝东北方向拓展 到 48 秒时破裂已经

3、达到了远处 西南方向破的时候历时60 多秒,破裂速度很不均匀90 秒之后这个的破裂过程就完成了 汶川地震破裂面涉及到了300 多公里长 地震破裂面从地下30多公里的地方一直延伸到地面 上排地壳相对下排地壳朝上错动,在映秀的下方,错动一直贯穿到地面上,最长达到7.9 米破裂释放的应力最大达到65 个兆帕,平均为18 兆帕 ” 造成地壳破裂,并且破裂两侧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落差,是现阶段人类认识到的构造地震的主要特征,普遍存在。上文没有详述破裂形成的缝隙特征,参考其它现代地震资料,这些特征表现为:缝隙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且两侧地表轮廓互相吻合。分析汶川地震造成的地壳变化,可以归纳到地壳运动

4、的如下特征:1.1 地震导致地壳垂直向上运动破裂始于地表以下15 公里处,结束于地表,总体方向为垂直向上,破裂导致上排地壳相对下排地壳朝上错动,物质运动总体方向也为垂直向上。 这直接表明, 导致地壳破裂作用力的方向与地壳破裂过程一致,与错位发生的物质位移方向一致,总体为垂直向上。支持这种观点的还有破裂形成的缝隙特征。缝隙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了地壳物质位移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因为地表缝隙大,位移大,能量释放多,地球内部缝隙小,位移小,能量释放少,根据物理学上力的作用规律,导致地壳这种变化的力只有可能来源于地球内部,作用方向为垂直于地表。破裂是由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地壳由震前相对完整的一

5、部分变为两部分,表明造成破裂的作用力不可能同时来源于这两个部分。因为地壳破裂, 物质运动总体方向为垂直向上,而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沉降量达到七十厘米,隆起量达三十厘米,所以,隆起的一侧 西侧即为地震作用力的来源地。应用此结论,因为地震导致物质运动总体方向为垂直向上,表现为隆起,在历史上多次地震叠加的情况下,汶川地区地势的变化趋势必然是海拔升高。本次地震造成的隆起位于西边,在地震叠加的情况下,地震造成的地势升高也必积累于西边。这与现在汶川西边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明显高于东部的现实相符。所以, 本次地震与历史上其它的地震一样,其作用力均来源于同一个方向:青藏高原。1.2 地震取决于震中

6、附近抬升地壳的重力。因为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转移物质的结果,所以,地震造成的隆起,反映的是地壳震前变形,地势升高的趋势。震前地势升高,表明完整地壳发生垂直向上方向的位移,地球内部对位移地壳的支撑减小,位移地壳支撑的本身重量增加。在地壳持续隆起,地壳变形范围持续增加,位移地壳的重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因为固体地壳具有的刚性力(应力)是一定的,它支撑的地壳重量也是一定的,在位移地壳重量大于某处地壳固体刚性力时,地壳就会破裂。而且,机械力的作用都是以点的形式进行的,汶川地震在地表形成一条300 公里长的大体直线型缝隙,说明导致地壳破裂的作用力,不是以点的形式作用,也即地壳破裂不直接来源于地球内部作用的

7、机械力。这种特征与上述推论相符。同时,分析汶川地震破裂开始于地表以下15 公里处,结束于地下30 公里处的特征,因为形成时间落后于地下15 公里处,空间深过地下 15 公里处(即海拔低于地下15 公里处),而且是在同一次地震中形成的,在破裂处不存在机械力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地下 30 公里处破裂的力只有可能是海拔较高部分地壳的重力。1.3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汶川地震的发生综合以上结论,推断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青藏高原在地球内部力的作用下持续隆起,造成处于青藏高原板块边缘的汶川地区被迫抬升,垂直方向发生位移变形,在地壳位移加大,变形明显时,汶川地区被迫抬升的地壳面积跟随着扩大,发生位移地壳的重量

8、增加,对青藏高原地壳主动隆起的阻止作用加强。当抬升的地壳面积扩大到一定范围,抬升地壳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超过抬升地壳薄弱部位应力时,汶川地区地壳破裂。只是,这一次的薄弱部位位于映秀镇。上述推论可以解释汶川地震中看似矛盾的地壳运动表现。例如,一次汶川地震造成了两个地区的滑动:“ 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有两个区,一个区在汶川、映秀、都江堰,一个在北川和平武。这两个区我们观测到是最大的滑动量,在汶川、映秀、都江堰这一带是6.45 ,在北川、平武是5.75 。资料看出来计算的结果是 6.7 ,这两个区无论在分布和大小都跟现场的调查结果非常的一致。在汶川-映秀 -都江堰现场看,通过虹口看是有逆冲带有滑动的断

9、层, 整个的错动量达到了6.5 米” 地壳滑动, 表明地壳产生了破碎,释放了能量, 在汶川地区地壳物质构成相差不大,地壳应力支撑的变形地壳重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次地震造成两个或多个地区的滑动,是完全可能的。例如,震中地势在震后产生下沉:“ 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达二百三十八厘米,沉降量达到七十厘米,隆起量达三十厘米” 沉降量达到七十厘米,隆起量达三十厘米,整体上,震中地势是降低了。这种现象产生原因是:震前,地壳变形,垂直方向发生位移,表现为地势抬升,震后应力释放,地壳产生回归原位的趋势,所以地势下降。1.4 青藏高原对汶川地壳的作用顺序表现为先西南后东北汶川地震造成了两处地区

10、的滑动,表明汶川周围地壳具有的固体刚性力相差不大。以这样的构造,地壳对震中能量释放产生的承受情况也应相差不大,即破裂由震中向两侧拓展的缝隙距离应相差不大。反之,即表明汶川周围地壳不完整,存在破裂现象。所以,汶川地震西南方向破裂时间短,距离小的特征表明:汶川西南方向地壳较破碎,是破碎地壳中的缝隙增加了汶川地震中原本应该生成的缝隙。在已知地壳破裂主要为地震造成的情况下,汶川西南方向破碎的地壳也应为地震造成。将时间与空间对应,大体上,汶川附近发生的地震近期存在由西南向东北传递的趋势。这与历史上的记载相符。“ 在龙门山断裂带的附近,在西南的仙水河断裂带历史上一直到近年都发生过7 级以上的大地震 这些都

11、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附近,而不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2、持续膨胀 ,主导了固态地球演变的全过程2.1 地壳不存在主动的水平运动。地壳运动方向主要表现为垂直向上的规律还可以如此证明:在地球整体表现为规则球形的情况下,与震前相比,地壳破裂了,破裂形成的缝隙所占据的空间增加了地球的体积,缝隙在地表形成的面积增加了地球的的表面积。根据球面积与球体积计算公式,地球体积与表面积的增加,同时表现为地球半径的增加,即地壳物质运动方向主要表现为垂直向上。在物质运动轨迹反映作用力方向的情况下,导致地壳物质运动的力方向也为垂直向上。本人论述的观点与普遍认为的地壳运动方向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的观点不符,所以,下文

12、阐述不支持地壳水平运动的观点。2.1.1 板块构造学说不支持地壳水平运动从水平运动能量的来源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幔存在大量的生热元素,生热元素生成的热能是地幔对流,地壳水平运动的能量来源。但是,对上地幔的深入研究表明,多数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包体中K,Ca ,Sr ,Ba 等生热元素含量石太低,不能使岩石产生部分熔融。从水平运动传递的条件来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层漂浮在软流层上,地幔流在粘滞力的作用下,象传送带一样推动着岩石圈沿水平方向移动,造成洋壳水平运动。一方面,因为软流层比较软,温度高于熔点,临近软流层的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易熔化,软流层具有在地球内部形成连续圈层的趋势,另一方面,因为

13、固态的地球物质会阻挡地壳水平方向的运动,消耗地壳运动的能量,并最终导致地壳运动的停止,所以, 地幔流在粘滞力的作用下,推动着岩石圈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前提条件是:软流层连续分布。但是,根据近期的地震波成像资料发现:地震波中代表局部熔融岩石的低速带在剖面上常被高速团块所阻隔,受阻的软流层或者为高速团块所抬升, 或者下陷到670 公里相变面上方,整体上软流层以似层状体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连续的圈状分布。因此,地球内部并不存在支持地壳水平运动的条件。从水平运动导致的物质转移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上地幔物质在地幔对流时将能量传递给下地壳,生成玄武岩,下地壳玄武岩在粘滞力的作用下插入上地幔,生成橄榄岩和纯橄榄

14、岩包体。也即:玄武岩与橄榄岩物质具有相同的成份。但是,对上地幔的深入研究表明, 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包体熔融后的物质成份与玄武岩岩浆并不同,现存的上地幔物质只是上地幔熔融产生玄武岩浆后的残留物,它并没有参与地壳的重熔再生。所以,地球内部并不存在物质循环。2.1.2 海底扩张学说不支持地壳水平运动21.2.1 在理论设计上,海底扩张学说不支持洋壳主动扩张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底扩张在先,内部熔融物质填充缝隙在后。内部熔融物质被动填充缝隙即表明地幔物质不具有主动作用力,不具有能量,但是,地幔物质形成的洋壳又必须具有推动洋壳远离大洋中脊的扩张力,具有大量的能量,这不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衡定律。同时,大洋中脊

15、处的地幔物质以液态形式存在,在与大陆底地幔物质连通的情况下,地幔物质内部压力相差不大,大洋中脊的地幔物质并不比陆壳更具有能量。而且,底部温度在正常稳定陆壳下为400-600 ,洋壳下为 150-200 ,在地幔物质相同,比热相同的情况下,大陆底地幔物质比大洋底更具有能量,与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设计相反。2.1.2.2 大洋底部的现状不支持海底主动扩张2.1.2.2.1地壳作为固态物质必然具有固体刚性力,在固体刚性力的范围内,受力面积越大,能承受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假定地壳相互作用时力的方向是水平方向的,受力面积即表现为垂直方向。在相互作用地壳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地壳作用垂直方向尺寸(厚度)越大,能承

16、受的作用力也就越大。海底扩张力在大洋中脊处做功,因为离洋壳消亡边缘距离大,要推动的洋壳体积大,质量大,具有的推动力大,洋壳作用强烈,厚度大,在中脊处达到最大值;在着力点远的地方,因为离洋壳消亡边缘距离近,要推动的洋壳体积小,质量小 ,洋壳作用轻微,洋壳厚度薄。在洋壳与陆壳交汇处, 洋壳厚度达到最小值。这样的地势特征与洋底表面极为平坦,坡度只有万分之几,最多不超过千分之一的地理事实不相符。2.1.2.2.2因为垂直方向的运动会导致物质在垂直方向发生位移,水平方向的运动在超出地壳刚性力后,也会破坏地壳的完整,造成地壳物质运动方向变为垂直方向,所以不论地壳运动发生在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都会导致地壳在垂直物质方向发生位移。反过来,地壳物质没有发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即表明地壳物质没有发生位移。因为花岗岩是地壳重熔形成的,洋壳整体上缺失花岗岩,即表明洋壳物质没有参与地壳的重熔再生过程,也即洋壳物质不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在垂直方向都没有产生位移。同时,上世纪80 年代洋壳探测结果发现的海底岩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