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516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第一章机械运动(笔记) 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 米(dm)、 厘米(cm)、毫米 (mm)、 微米(m)、 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m=10-6m;1nm10-9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1)选:选择合适的刻度尺,看:零刻度 线、量程(测量范围) 、分度值; (2)放: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应紧 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3)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5)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时间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还有:分( min) 、小时(h) 。 时间测量工具:停表 5、换算关系: 1min=60s 1h=3600s 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 减小。误差是小强! 7、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 测量方法 8、三种特殊的长度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 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3)辅助工具法 (组合法) ,如测 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第 2

3、 节运动的描述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 。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判断物体是 运动还是静止关键看所选择的参照物(被选定做标准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判断结果就不同,所以说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第 3 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 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 2、速度公式与单位:tsv3、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1km/h=1/3.6m/s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

4、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 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 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总路程 /总时间 5、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特点:速度方向都不变,在任何相等的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vtsvst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小时h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 2 - 相等。 6、图像分析: 左图: A 是变速(加速) 运动 B是 匀 速 运 动 (

5、10m/s) 右 图 : A是 匀 速 运 动 (2m/s) B 是静止状态 7、计算题格式:已知、求、解、答; 注意:计算时一定要先 统一单位 ;计算过程中要 带单位 进行计算; 火车过桥过山洞的 总路程 =路长+车长 计算回声时间或路程要除于2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但不是所 有的声音人类都听得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 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3.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温度、介质种类。

6、空气中 15时的声速是 340 m/s。 4、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 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5、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 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能传声。 6、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 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 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 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7、、回声定位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 响度、 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 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 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 内振动 1 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 超声波是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 3 - 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

8、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 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 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越 高,发出的音调越高。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 击) ,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课本 37 页的水瓶琴, 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 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响度:声音的

9、强弱(大小)叫响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大小、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 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 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 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4.音色:反应声音的特性 。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音色决定于材料、结

10、构。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 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第三节声的利用 1.声能 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 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倒车雷达、闻;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往往 会伴随这次声波的产生。 “B超” 探伤: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2.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眼镜、洁牙;超声波治 疗人体结石等。 3.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4 - 计算公式: svt/2 (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回声和原声至

11、少相差0.1 s (在 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 )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 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乐音是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 发出的声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 ( 噪声 ) 是发声体做 (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们以分贝(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4.控制噪声的办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

12、车安装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常见量程分度 值原理所用液 体特殊构 造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用温 度计-20 1101液体 的热 胀冷 缩水银或 煤油使用时不能甩 (其他见下)寒暑表30 501酒精体温计35 420.1 水银缩口 (温度 下降 时,液 柱在缩 口处断 开) 使用之前用 力甩 可离开人体 读数温度计的使用: 首先要看清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 不得超过量程 。在使用温度计

13、测 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5 -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相平。摄氏度: “”表示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 100。0和 100之间有 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摄氏度。 3.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量程35-42,分度值 0.1 .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 液态、 气态。物

14、态变化必须有吸热或 放热。 3.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物质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做熔化, 从固态变成 液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吸热,但是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晶体熔化 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熔点和凝固点在数值上相等,只是在物态变化的逆状态、 吸放热不同。 海波、冰、金属、萘、盐等物质是晶体。 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松香、蜡、沥青、玻璃等物质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 (1) 的分析: AB段吸热、温度

15、升高,物质为固态; 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C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 对曲线 (3) 的分析: EF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GH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O 温度时间O 温度时间O 温度时间O 温度时间甲晶体甲晶体乙非晶体乙非晶体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物质凝固的温度变化曲线A B C D E F G H - 6 - 5.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 不断吸热。 6.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7.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

16、 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 下雪不冷化雪冷 - 雪熔化吸热。 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 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 放热,产生的高温伤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 物质从 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从气态变成液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作用:蒸发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具有制冷作用。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异同如下表所示。蒸发沸腾不 同 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 缓慢地汽化剧烈地汽化 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相 同 点1. 都是汽化现象 2. 都使液体变成气体 3. 都要吸收热量蒸发吸热的应用:擦拭酒精给病人降温;夏天向地面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