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6407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220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全套课件220p(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导论 第一章 社会信息的网络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述 第三章 电子政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第四章 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五章 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知识 第六章 政府上网工程 第七章 网络银行 第八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 第九章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挖掘 第十章 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第十三章电子政务应用实例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节网络化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一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一、信息化的含义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

2、术和软件技术 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今天的现代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自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以信息技术、新材料 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和生物 工程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些技术的广泛应 用,正在推动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中 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的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方面: (1)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 (2)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设备制造 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广泛应用。 (3)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 应用。 二、

3、信息与信息产业 “信息”-“Information”,陈述或解释、理解等。 辞海中将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信息接受者来说 事先不知道的报道。 “信息”一词已成为一个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概 念。 1. 中国古代和西方早期认为信息=消息 南唐 李中 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 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宋 陈亮 梅 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水 浒传第四回:“ 宋江大喜,说道:只有 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息。”巴金 家 三一:“二表哥的事情怎样了?为什么连 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2. 现代科学指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消息、指 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 获得、

4、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 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 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 系的形式。 信息发展的过程 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 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 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 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 普遍性:存在各个领域 无限性: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 永恒性: 不会消失 转移性:可以在时空中转移 共享性:可以同时被多人共享,不具有排 他性 练习: 1、关于信息的基本特征,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信息既来源于物质世界,又来源于精神世界。 B 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信息没有知识的本性。 C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物质、能量一 样

5、被感知。 D 信息量在传递、加工过程中实现增值。 2、网络上的信息被大家下载和利用,此事例说明信息具有( ) A 时效性和共享性B 时效性和传载性C 传载性和共享性D 可处理性和传载性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 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 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 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将对整个人类的社会 进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农业、 工业、国防等)时 代劳动工具劳动效 率 原始时 代农业时 代工业时 代信息时 代赤手空拳和简单工具人力操作工具:镰刀、锄头、人 力车等机械化、电气化和初级信息工具 (电报、电话等)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劳动 工具体系十分低 下较低明显提

6、高极大提 高 信息技术的根本作用在于为人类的信息获取、传递、 处理、存储和使用活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从而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的能力。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在农 业社会之前,人们主要是开发利用物质资源,18世纪 后期爆发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认识能量资源,对物 质和能量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直至20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 展,人们才认识信息资源,将三种资源一起开发利用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作为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战略资源正在发挥着日益 巨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增长不再是单纯依靠物质和

7、 能量资源的投入,更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贡献。 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 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 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 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 发四部分。信息和信息产业对国家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设、技术创新程度、社会创新程度、社会 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管理水平 从社会进步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 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 ,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 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又称为第四产 业

8、。 三、全球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进程日益加快,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及 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 息产业蓬勃兴起,信息基础设施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 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把国民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化问题上,面临三个挑战: 1.信息透明度带来的挑战 。

9、 2.信息量的挑战。 3.信息化带来的效率的挑战。 面临的机遇: 1、加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 技术、经验、资金。 2、利用信息网络化带来整个国家经济的腾 飞。 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一、国际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 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 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 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 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 方为了

10、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 ,即使部 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 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 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 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 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 因特网的前身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 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 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 干网。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 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

11、政府 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年,ARPAnet 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 ,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 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 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 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 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 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未来的Internet将向三方面发展:商业化、 保密性和宽带传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 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

12、办公 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 。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 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 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带来影响 。 未来的因特网与现在的因特网可大不一样 ,它将会是一种可大可小的因特网。当你 想要把它带在身边时,你不用拎一个很大 的背包把它装进去,而是把它变小,放入 自己的口袋中,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打 开因特网,这就能帮助你搜索你所需要的 资料。 Internet的开放性给它带来保密性差的问题 ,在Internet上,信息泄漏的问题屡见不鲜 。 宽带传输一直是Internet的努力目标。网络 用户的急剧增长,迫使Inter

13、net必须增加宽 带,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首先,使人类的生产力由动力型转向智 力型 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 构的变化 第三,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变 化 最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三、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 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 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机 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 35000个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上已 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 的数目向前增长,2001年全球超过1亿 台电脑和100万个计

14、算机与互联网相联,上 网用户达到5亿户。 1、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 2、网络对经济的影响 3、网络对军事的影响 4、网络对文化的影响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参与和影响政治 网络化使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 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国 际政治的影响和冲击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全球化将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最突出地反应在国际 金融和商业贸易领域网络化对军事的影响 网络正在把军事活动扩展到整个世界乃至 太空,信息时代的军队将由电子信息网络 专家、工程师和知识型军人组成 战争在战略层次上攻击

15、的首要目标将是联 结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整个社会的网 络系统,信息系统战将成为全新的战争形 式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 网络化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 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 不良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对文化造 成负面影响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 目前,信息全球化已经超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 球化的势头,成为当今社会最重大的事情。信息 全球化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互联网 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 ,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与此同时, 在这次全新的浪潮中,以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和创 新能力为差别,造成的不同

16、人群、不同行业、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成为全球 的中心话题。中国又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国家公 用经济信息网即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对中国来说,发展互联网会带来一系列与全球化 相关的风险和危险。但是,不发展的危险远远比 发展的危险更加巨大。从目前来看,发展互联网 产业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即使目前网络股一路 狂跌,互联网的光芒似乎一下子黯然失色。但与 此同时,网络社会化大普及的速度丝毫不减,而 且在这样的低潮下,各个传统产业反而开始真切 感受到互联网锋芒的威胁,开始全方位启动互联 网转型的实际行动。 二、中国互联网的建设 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