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6312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讲座(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l福建省石狮市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1诊断步骤病史 + 体征胸部X-线、B超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术漏出液 心、肝、肾渗出液 I感染、II恶性肿瘤 风湿病 其他胸膜活检 胸腔镜1确定有无2确定性质3确定病因4治疗2胸水的检测l一般性状检查l颜色l透明度l比重l凝固性3胸腔积液生化一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 二蛋白定量试验:- 含量: 漏出液30g/L。胸液/血清比值 漏出液0.5 4三葡萄糖: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似。渗出液中 葡萄糖常因细菌或细胞酶的分解而减少。化脓性胸(腹)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积液 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甚至

2、无糖。30- 50%的结核性渗出液,10-50%的癌性积液 中葡萄糖可减少。类风湿性浆膜腔积液葡萄糖含量 10mmol/L以上时 ,高度提示为细菌感染,尤其在应用抗 生素治疗后的胸水,一般细菌检查又为 阴性时更有价值。 五、LDH 六、ADA (adenosine deaminase,腺 苷酸脱氨酶):主要见于结核、恶性 淋巴瘤和类风湿和脓胸- ADA不高对于结核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 价值6显微镜检测7有核细胞(华侨医院胸腔积液检查常规) l渗出液: 白细胞计数500106/L 1. 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慢性炎症如结核性、肿瘤性、 梅毒性以及结缔组织病 2.中性粒细胞为主:见于急性细菌性胸膜炎、

3、急性肺栓 塞、急性胰腺炎、结结核性早期 3. 嗜酸粒细胞:寄生虫、过敏性疾病、气胸、血胸 4.其他, 浆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狼疮细胞见于狼疮性 浆膜炎;含铁血黄素细胞见于陈旧性出血的积液。l漏出液: l白细胞计数1.018 30g/L 0.5 12g/L 白细胞计数 0.5 109/L 200U/L 0.6 3.34mmol/L 胸腔积液葡萄糖 1 /血清葡萄糖 溶菌酶 200g/L 65g/ml 1 LIM45u/L 1 ADA20g/L 胸腔积液CEA/血清 胸腔积液CEA/ 血清 CEA1 CEA45U/ml胸水沉渣找抗酸杆菌阳 性率约20 胸膜活检阳性率60- 80 PPD强阳性21结

4、核性脓胸l实用内科学P1871:由于靠近胸膜的干酪样结核 病灶、纵隔支气管淋巴结核、椎旁脓肿破溃进入胸腔 ,造成大量的结核杆菌在胸腔内繁殖生长,产生稠厚 的脓性积液,称为结核性脓胸。l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P161:结核性脓胸主要由于 肺内结核病灶向胸腔穿溃,或未及时治疗的结核性浆 液性胸膜炎转变所致。l 患者有下列条件之一项,可确诊为结核性脓胸: 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涂片、培养或PCR)阳 性;胸膜活检证明有结核性病变。22肺炎旁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及脓胸 l临床表现为先有肺炎、肺脓肿等原发病 的表现,然后出现胸腔积液,积液量一 般不多,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胸 痛等症状,血白细

5、胞升高,中性粒细胞 增高伴核左移。若肺部感染未能控制, 致病菌直接侵袭 、穿破入胸腔则造成胸 腔积脓。l脓胸的致病菌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且多合 并厌氧菌感染23l继发于肺炎的肺炎链球菌性脓胸,其脓液多为 黄色或黄绿色而粘稠。l化脓性链球菌脓胸,其脓液较稀薄而呈淡黄色 。l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脓胸,其脓液稠厚而带黄色 ,并有脓块形成形成。l铜绿假单胞菌性脓胸,其脓液呈淡绿色。l大肠杆菌、粪产碱杆菌性脓胸,其脓液常带有 粪臭味。l厌氧菌性链球菌、梭状杆菌、螺旋体性腐败性 脓胸,脓液常具有强烈的腐败恶臭味。l如为产气性细菌性脓胸,则形成脓气胸。肺炎旁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

6、积液 )及脓胸 24肺炎旁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及脓胸l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寒战、 剧烈胸痛、气促、咳嗽等;慢性脓胸有 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和杵状 指(趾)等。l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P161:符合下 列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脓胸:l脓液呈脓性、粘稠;涂片革兰染色 找到细菌;脓液细菌培养阳性。25肺炎旁胸腔积液及脓胸 l类肺炎性胸膜炎l 肺炎、肺脓肿和支气 管扩张引起的胸腔积 液,细菌、病毒、支 原体、真菌l 原发病临床特点l 胸痛l 积液量少渗出液,中性粒细胞明 显升高,葡萄糖和 PH下降脓胸( empyema),WBC1000 0x106/L,葡萄糖 20g/L, LDH5

7、00U/L 脱落细胞学检 查阳性率?34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疾病l一、风湿性胸膜炎l风湿性胸膜炎为急性风湿热表现之一, 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和呼吸困 难。l急性期胸水为渗出液,细胞一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病混有红细胞,后期淋巴细 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个别可为血性 积液。35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疾病l一、风湿性胸膜炎l诊断依据:l1.患者有风湿热的临床表现l2.胸膜炎的体征和x线征l3.抗风湿药物治疗有良好效果l4.除外其他原因的胸膜炎36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疾病l二.结缔组织病并发胸膜炎l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 疮(SLE)较多见。l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Wege

8、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氏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等l三.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胸膜炎见于寄生虫、过敏性疾病、气胸、血 胸37其他原因的胸腔积液1.胆固醇性胸膜炎:诊断依据为胸水中检 出大量胆固醇结晶,胸水胆固醇含量 150mg/100ml可诊断该病。 2.乳糜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1.11g/L为 乳糜胸(参考2010年英国胸科学会成人单侧胸腔积液诊断 指南解读 ) 3.血胸或血气胸:382010年英国胸科学会成人 单侧胸腔积液诊断指南 394041l许多药物均可以引起胸腔积液,已知可 引起胸腔积液的常用药有甲氨蝶呤、苯 妥英、呋喃妥英和受体阻滞剂 42l胸腔积液在仰卧位胸片上仅仅表现为单 侧胸部阴影

9、密度的增加,仰卧位胸片上 胸腔积液量通常会被低估,因此仰卧位 胸片“正常”表现也不能完全除外胸腔积 液。 l在诊断和定量胸腔积液以及判断胸腔积 液和胸膜增厚等方面,超声检查优于常 规X线胸片,尤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其 优越性。 l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渗出性胸腔积液, 并可协助鉴别恶性胸腔积液和良性胸腔 积液。此外,探查胸腔积液的分隔方面 ,超声检查较CT更为敏感。43l当胸腔积液红细胞压积50%周围血液 红细胞压积时可诊断血胸。l l表1 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l液体怀疑疾病腐烂气味厌氧菌性脓胸食 物颗粒食管破裂胆汁色胆汁胸牛奶样乳 糜胸/假性乳糜胸“鱼酱油”样液体阿米巴 脓肿破裂44lLight

10、 标准:胸腔积液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比 值0.5;胸腔积液LDH与血清LDH比值 0.6;胸腔积液LDH2/3血清LDH实验室正 常值上限。胸腔积液如满足以上1条或1条以上 即可诊断为渗出液。其准确度可达93%96% 。因为临床诊断本身也存在错误率,所以 Light标准不太可能被其他标准所超越。但要 注意,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利尿剂后胸腔积液 浓缩将导致总蛋白、LDH和脂肪含量升高,此 时Light标准将错误地将很大一部分漏出液划 归为渗出液。45表2 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很常 见的原因左心室衰竭 肝硬化较不常见的原因 低白蛋白血症 腹膜透析 甲状腺功能 低减 肾病综合征 二尖瓣狭窄罕见原 因 缩窄

11、性心包炎 尿胸 Meigs综 合征46表3 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很常 见的原因l 恶性肿瘤 肺炎旁胸腔积液 结核较 不常见的原因 肺栓塞 类风湿关节炎 和其他自身免疫性胸膜炎 良性石棉性 积液 胰腺炎 心肌梗死后 冠状动 脉旁路移植术后罕见原因 黄甲综合征 (以及其他淋巴异常性疾病,如淋巴管 平滑肌瘤病) 药物 真菌感染47lLight标准有时会将充血性心衰引起的胸 腔积液误判为渗出液,此时NT-proBNP 尤其有意义,阈值一般为6004 000 pg/ml(最常用1 500 pg/ml)。由于血 液与胸腔积液测定值相当,因此只测定 血液NT-proBNP浓度就已足够。 48l胸腔积液细胞比

12、值将有助于缩小鉴别诊 断的范围,但均不特异。任何长期存在 的胸腔积液均倾向于演变为以淋巴细胞 为主。 49l胸腔积液pH值:胸腔积液pH值最重要的 应用在于帮助确定感染性胸腔积液是否 需要置管引流,对于肺炎旁胸腔积液, pH7.2意味着需要置管彻底引流。50胸腔积液葡萄糖l胸腔积液葡萄糖水平降低(3.4 mmol/L)可见于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 、脓胸、类风湿性胸膜炎、结核、恶性 肿瘤和食管破裂,极低水平的葡萄糖( 1.6 mmol/L)通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 炎和脓胸,虽然葡萄糖的降低与胸腔积 液pH值相关,但在指导置管引流上,其 意义远远低于pH值。 5152l良性石棉性胸腔积液 良性石棉性胸腔积 液通常在接触石棉后20年内诊断。通常 胸腔积液量少且无症状,常呈血性。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