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26135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预防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预防控制.第二章慢性病预防控制一、肥胖 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 科学依据:肥胖是一种疾病。18岁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 (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适宜体重,24.0-27.9 为超重,28为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 的平方(kg/m2) 。慢性病预防控制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的,称为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判断成年人 中心型肥胖的标准是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健康行为: (1)定期测量体重、身高,了解自身BMI指数。 (2)使用腰围尺,BMI尺测量并判断自己是否处于

2、肥胖状 态。 腰围测量方法: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 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 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腰围测量图示: (皮尺置放于虚线处)肋骨下缘 腹部中线 胯骨上缘健康行为: (1)成人肥胖的预防: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进行自我监测:经常测量体重、腰围。 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营养预防妇女产后肥胖。 老年人应防止体重继续增长,而非过分强调减重。科学依据:肥胖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型卒中、内分泌相关的癌症及消化系统癌 症、内分

3、泌及代谢紊乱、胆结石、脂肪肝、骨关节病和痛风的 患病风险。遗传基因在肥胖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 是环境因素,特别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2.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科学依据:肥胖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 蓄积的结果。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总能量是减重最重要的基 础治疗。积极运动可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能更多地消耗体内 多余的脂肪,是控制体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3. 超重及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2)儿童肥胖的预防: 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体 重增加过重。 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儿童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 家长要克服“肥胖是喂养

4、得法越胖越健康”的旧观念。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能量。 参照第一章基本健康行为 “合理饮食”内容做到合理 饮食。 避免过度节食,防止产生神经性厌食症或在暴饮暴食后 自行引吐等心理、行为障碍。 (2)积极运动。 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每天应累计 活动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 分钟。 肥胖者可根据减重需要咨询专业人员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健康行为: (1)控制饮食。 超重肥胖者应使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来减少约1/3。 限制和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避免吃油腻食 物和过多零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科学依据:减重速

5、度过快不利于减重后的长期维持,且体重的 急剧变化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如骨关节病、胆囊疾患、骨质 疏松等。4. 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健康行为: (1)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千克,使体重逐渐缓 慢地降低至目标水平。 (2)制订的减重目标要具体、并且是可以达到的。 要建立一系列短期的可实现的目标。肥胖者体重负荷大,耐热性差,参加运动应尤其注意避 免运动损伤。运动方式和强度的选择以及运动注意事项可参 照第一章基本健康行为“适量运动”内容。健康行为: (1)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

6、白 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的测定。(2)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 一次血脂。二、血脂异常 1.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科学依据:血脂异常(又称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出了正 常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过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C)水平过低;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科学依据: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 施,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因 此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 方式。有效控

7、制血脂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 生。2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3)以下人群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 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健康行为: (1)少吃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可代之以鱼肉、鸡 肉、猪肉的瘦肉等,每人每日瘦肉不超过2两。 少吃油炸类食品。 少吃植物奶油糕点以及其他甜食(如冰激淋,雪糕等)。 做菜时,尽量使用植物油,不使用棕榈油、猪

8、油、黄油、奶油等。 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食物: 适当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 的摄入。(2)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 (4)戒烟限酒。(5)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三、高血压 1.高血压对健康危害严重,应定期测量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科学依据: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 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高血压通常无症状,定期监测血 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水平,早期发现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的 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健康行为: (1)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

9、量一次血压。 (2)35岁以上成人提倡每年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 mmHg)每六个月级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 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 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第 68 页慢性病预防控制测量一次血压。 (4)血压的测量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 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5)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取坐位,保持安静、不

10、讲话、 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表2-2 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和分级科学依据: 以下人群容易患高血压: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 85-89mmHg)。 (2)超重(BMI:24-27.9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 (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5)年龄55岁。(6)长期高盐饮食。2. 对容易发生高血压的人群,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第 70 页慢性病预防控制健康行为: (1)保持合理

11、饮食。 (2)坚持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减轻体重。科学依据:改善生活方式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重减 轻10 千克,收缩压可下降520 mmHg ;膳食限盐(食盐6 克) ,收缩压可下降28 mmHg;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 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 下降。3. 高血压患者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健康行为: (1)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 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 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4)

12、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 (5)适量运动。 (6)戒烟限酒。 (7)减轻体重。(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科学依据:自测血压可以提供特殊时间的血压水平和变化规 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情况。4.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家庭自测血压。第 72 页慢性病预防控制健康行为: (1)尽量选择经过专业认证合格的便于操作的全自动电子血 压计。 (2)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喝茶、 酒、咖啡等。 (3)测量时采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肢、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同 一水平。 (4)每次测量两遍,取平均值。 (5)每周测2-3天。(6)如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以随时测量。 (7)可以自备一

13、个记录本,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 值等进行记录。健康行为: (1)高血压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 用药。科学依据: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 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 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 mmHg;老年患者收缩压 150 mmHg;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130/80 mmHg。目 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开展免 费规范化管理。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可全面 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达到血压控 制目标。5. 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应遵医嘱服药,并

14、定期接受社区医生 的随访。(2)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 药。 (3)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 期随访和定期体检。四、糖尿病 1.糖尿病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 糖,尽早发现糖尿病。科学依据: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 及妊娠糖尿病4种。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 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 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患者可 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和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 降(上述

15、症状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疲倦和视力模糊。 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糖尿病的诊 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 为糖尿病: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 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健康行为: (1)判断自己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根据自己的情况,请核对以下问题,并在自己存在项目前面 的“”上打钩: 年龄45岁。 曾被告知是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和/或糖耐量低减者 或糖耐量受损(I

16、GT)。 我的BMI值超过24。 我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 我在怀孕时有糖尿病,或至少生过一个出生体重4千克以 上的婴儿。 我的血压在140/90mmHg或更高,或曾被医生告知我有高 血压,或我有心血管病。 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和/或我的甘油三酯偏 高,曾被医生告知我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我一周运动不到3次。 如果在某个项目中打钩,说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是糖尿 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2.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发生。科学依据:除了遗传因素,身体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 多而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肥胖的 人体重减轻5千克左右,就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健康行为: (1)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科学依据: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是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适量活动则可 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