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5491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硬肿症[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生儿硬肿症概论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是指新 生儿期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 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 官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之一。病因早产、低体重儿、窒息、寒冷、重症 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均为本病的致病 因素。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2、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尤以早产儿为甚; 3、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其熔点高,遇寒易凝固; 4、新生儿贮存的棕色脂肪可在受寒时产热,但早产儿贮存量少,在窒息、缺氧及严重感染时棕色脂肪产热不足,导致体温过低 。寒冷、机体散热大于产热、缺氧和酸中度 皮下脂肪

2、发生凝固 皮肤发硬 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淤滞-皮肤暗红发病机制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发亮 血容量减少 DIC - + - 休克多器官受损。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以出生后第1周 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多见,早期表现为反 应差、哭声低、吃奶差、吸吮困难等( 即三不不吃、不哭、不动),随着病 情的发展即出现下列症状(一)低体温:体温常降到35以下,重 者低于30,夏季因重症感染致病者多 无低体温,仅有皮肤发硬,且无水肿, 其可能为周围循环衰竭所致。临床表现(二)硬肿: 1、部位:多发生在全身皮下脂肪积聚部位。 2、特点: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暗红,压 之轻度凹陷

3、。 3、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 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硬肿范围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 躯干28%(前胸及腹部和背及腰骶部各14%) ,臀部8%,双下肢26%。 5、按硬肿范围分度:轻度50%。 临床表现(三)多器官功能受损:早期常有心音低 钝、心率变慢、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严 重者导致DIC、休克、心衰、肺出血、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合 并肺炎、败血症等。临床表现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择: 动脉血气分析、肾功能、血常规和血小板 、凝血时间、凝血酶和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等检测。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肤硬肿和四不 :不吃、不动、不

4、哭、体温不升)结合 致病因素可确诊断,主要与新生儿水肿 和皮下坏疽相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正确复温、合理供应热量和液体,积 极去除病因、早期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和加 强监护等。(一)复温:室温以26-28为宜,常可用调温 暖箱,有条件者可予恒温水浴复温等,最简 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怀抱复温法。 1、轻-中症:患儿体温30,可将其放入预热 至28-30的暖箱中,根据病情每小时提高箱 温1直到30-32,力争在6-12小时内恢复 正常体温。 2、重症:患儿体温30,可按照患儿实际体 温,适当用高于这一温度1-2的暖箱开始逐 渐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 内恢复治疗(二)热量和液体的补充:复温和

5、维持正常体温都需要足够的能 量,因此,开始热量按50Kcal/Kg.d补充, 后逐渐增加到100-120Kcal/Kg.d,并根据 病情选择经口、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液 量控制在60-80ml/Kg.d,可予5%碳酸氢钠 3-5ml/Kg.次以纠正酸中毒。治疗(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抗休克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新 鲜血等。 2、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环障碍。 3、抗凝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肝素等。 4、止血治疗:维生素K1、止血敏等。 5、激素治疗:一般用于重症患儿。 6、抗氧化剂:维生素E、能量合剂等。治疗作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窒息和产伤等;寒 冷季节注意产房取暖设施的配置;新生儿生后注 意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等。重点工作在正确复温和加强监护。治疗: (四)控制感染和给氧等。预防: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