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机理概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23443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机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发热机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发热机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发热机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发热机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机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机理概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 热正常体温和发热正常体温:370.5低热38 中度热:3839 高热:3941 过高热:41 发热的典型表现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鸡皮”、恶寒、寒战高峰期 自觉酷热、皮肤干燥、发红退热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发热的概念v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v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v发热是体温主动调节到较高水平。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正常。v某些疾病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或产热、散热功能障碍,称为被动性体温升高,也叫过热。正常体温的调节v产热1.热食,热饮(微)2.食物氧化3.组织产热:以骨骼肌活动为主 v散热1.肺2.排泄物

2、(粪、尿)3.皮肤:辐射、对流、传导、蒸发、出汗发热的原因和机制v发热激活物 产EP细胞EP 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机体发热的原因和机制v发热激活物:刺激机体产生内生致 热原(EP)。(一)、微生物及其产物细菌 G 外毒素G内毒素病毒、真菌等(二)、非微生物类无菌性炎症、恶性肿瘤等等。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内生致热原(EP) 在外源性致热原作用下由单核巨噬细胞等产EP细胞产生并释放的一种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EP的种类v白细胞介素1(IL1)v肿瘤坏死因子(TNF)v干扰素(IFN)vIL6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特别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该区含温度敏感神

3、经元。v目前认为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涉及到中 枢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可能有两部分 组成,一个是正调节中枢,主要为 POAH。v而在另外一些部位,如中杏仁核、腹 中膈和弓状核则对发热时的体温产生负 向影响,称负调节中枢。v负调节介质热限致热原静脉注射可引起发热效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呈量效依赖关 系。但体温达到一定水平后,在增加 致热原剂量,发热效应也不再增加, 体温上升被限于一定高度,称为热限 。EP的作用途径v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v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v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 枢传递发热信号EPMMPOAH 神经元POAH 神经元视神经交叉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4、OVLT区毛细血管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中枢调节介质vEP可能是首先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然后导致调定点上移。 v体温的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1(PGE1) 环磷酸腺苷(cAMP)Na+/Ca2+比值v体温的负调节介质精氨酸加压素黑素细胞刺激素等发热的基本环节v来自体内、外的发热激活物作用于 产EP细胞,引起EP的产生和释放;vEP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脑内,在 POAH或OVLT附近,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后者相继作用于相应的神经 元,使调定点上移。v由于调定点高于中心温度,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从而把体温升高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v在

5、体温升高的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进而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正负调节相互作用 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 体 温 调 节 中 枢交感交感N N运动运动N N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骨骼肌活动体 温 升 高产 热 增 加散热减少调定点上移发 热 介 质 释 放寒战发热的时相1、体温上升期:产热 散热畏寒、皮肤苍白、寒战、鸡皮疙瘩2、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口唇干燥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出汗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37C42 C体温正常 体温上升期高热 持续期体温下降期调定点上移调定点恢复机体代谢和功能改变(一)代谢改变:体温升高1 ,基础代谢率 提

6、高13%1、糖代谢:交感糖元分解血糖O2不足乳酸2、脂肪代谢:脂肪分解3、蛋白质代谢:蛋白分解抵抗力 4、水盐代谢:退热时要防止脱水功能改变:(体温上升期,交感兴奋;体温下降期 ,副交感兴奋)心血管系统:体温升高1 ,HR增加1020次/分 ;但伤寒病例外,出现相对缓脉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持续高热,中枢抑 制,呼吸变浅变慢或不规则消化系统:交感兴奋消化液分泌+肠蠕动 消化不良症状泌尿系统:尿少色深比重高,高热可引起肾小管 上皮细胞肿胀,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失眠,谵语,昏迷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利:疾病的讯号单核巨噬系统功能抗体生成肝解毒机能弊:过高热,可引起中枢神经细胞变性过久发热,消耗体力,降低机体抵抗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v一、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要急于退热。v二、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如40以上)使患者有明 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2.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 耗)。 3.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 肌负荷)。 4.妊娠期妇女v三、合理选择解热措施 1、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清热解毒类中药不要滥用抗生素 2、物理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