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21175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基础夯实 分析下表,完成第 12 题。地 区城市人 口/万乡村人 口/万地区人 口总 数/万甲3565100 乙6535100 丙8020100 丁90101001 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 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非洲B.欧洲 C.北美洲D.大洋洲 解析:第 1 题,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城市化水平=100%可计算得出甲、乙、丙、丁四地区城市化水平依次是 35%、65%、80%、90%。第 2 题,甲地 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答案:1.D 2.

2、A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 34 题。3 3.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19501960 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B.19601970 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C.19701980 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D.19802010 年,城市化进程较快 4 4.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 ) 总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 农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A.B. C.D. 解析:第 3 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第 4 题,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等。 答案:3.D 4.C(2016江苏南京高一检测)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 56 题。5 5.尽管世界各国的城

3、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 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 阶段 B.朝鲜c 阶段 C.中国b 阶段 D.印度c 阶段 6 6.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解析:第 5 题,a、b、c 分别代表城市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 c 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 a 或 b 阶段。第 6 题,推 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5.C 6.B导学号 51350039(2016河南郑州高

4、一检测)下图示意 19952005 年我国某城市人口密度 的变化。读图,完成第 78 题。7 7.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 19952005 年我国( )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8 8.图示趋势可能导致该城市( ) A.老龄化严重 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 D.土地供应紧张 解析:第 7 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但是从图中可知城市人口密度逐渐降低,这是城市面积的扩张速度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导致的。第 8 题,大面积地增加城市的面积,会使得城市的土地供应量

5、降低,造成土地的供应 紧张。 答案:7.A 8.D9 9.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 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 GDP 数量及排名 (除港澳台外)。城市 化 率排 名12345678910省级 行 政区 域上 海北 京天 津广 东辽 宁吉 林江 苏新 疆人均7 3306 4105 3403 6302 8302 1002 0203 7101 8902 590 人均GDP 排名1236811 12 514 10(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 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级

6、行政区域大都分布在 ,分析 其原因。 (3)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 (4)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 GDP 居第 14 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值高,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 第(3)题,上海市城市化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并大量吸引人口迁入,进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 第(4)题,新疆人均 GDP 较低,但城市化率较高,主要与其自然环境有关。

7、新疆大部分地区人 口稀少,而少数绿洲形成城市,人口密集。 答案:(1)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2)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3)C (4)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 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能力提升 导学号 51350040(2016全国高考丙卷)与 2014 年相比,201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 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 人

8、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第 1012 题。 1010.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1111.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A.B.C.D. 1212.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第 10 题,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为务工经商人员,随着上海市的产业转型升

9、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第 11 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市的传 统产业多向周边的中小城市转移,从而为这些中小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 入。第 12 题,由材料知,上海市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故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 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10.A 11.C 12.D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第 1314 题。1313.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乙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 城市水荒 甲过程下渗量小于乙过程A.B. C.D. 1414.

10、甲曲线的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的最大值的原因是( )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解析:城市化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城市地表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暴雨发生时,地表水汇聚速度快,造成地表径流量大,容易形成城市内涝。读图可知,甲为城市化后地表径流曲线,城市化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下渗量小于乙过程,长期下去可能造成城市水荒;乙为城市化前地 表径流曲线,地表下渗水量大,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答案:13.D 14.D导学号 51350041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 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

1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完成第 1516 题。151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1线B.AC 曲线 C.AD 曲线D.AB 曲线 1616.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控制城市化进程 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限制高耗能、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分散城市职能A.B. C.D. 解析:第 15 题,根据图中的横、纵坐标可知,AB 曲线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显然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第 16 题,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可 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

12、放量,有效改善城 市大气环境质量;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也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散 城市职能就是分散城市的污染物,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答案:15.D 16.A1717.导学号 51350042(研究性学习)2015 年 10 月 16 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意见强调,我国应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 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 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图 1 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 2 为该

13、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 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 1图 2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风频玫瑰图分析,该城市工业区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海绵城市”的效益主要是防止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第(3)题,西 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相对均匀,暴雨相对较少,没有建设“海绵城市” 的必要性。 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靠近水源;水陆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与城区之间有绿化带相隔,位于河流下游,减轻了对城区环境的污染。 (2)“海绵城市”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 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 态安全。 (3)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 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