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120499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一地理课件: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鲁教版必修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Date1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低层大气干洁空气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N N2 2O O2 2COCO2 2O O3 3(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Date2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Date3分 层高度 (km)特点与人类关系对 流 层 平流 层高 层 大气大气的垂直分层

2、Date4分 层高度 (km)特点与人类关系对 流 层平均厚度 1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 低;空气对流运动显 著;天气复杂多变。最密切平流 层125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加;空气水平运动为 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保护地球生 命。 高 层 大气50大气 上界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 离层。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Date5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Date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波长较 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部分很少被吸收,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 气射到

3、地面。Date7Date8根据上面根据上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你,你 能简述大气的保温原理吗?能简述大气的保温原理吗?Date9北方每到深秋,农民常常在田间燃烧柴北方每到深秋,农民常常在田间燃烧柴 草秸秆,人为的制造大量烟雾,这是为草秸秆,人为的制造大量烟雾,这是为 什么呢?什么呢?举例说明人为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举例说明人为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 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为什么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Date10三、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演示 注:气压就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

4、你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城市风现象吗你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城市风现象吗 ?Date11城市风的原理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 的人为热,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的年均温 要比郊区高出0.5到1摄氏度。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 ,而在郊区下沉,从而在城郊间形成小 型的热力环流。Date12大气水平运动风 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摩擦力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度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度 )产生的力。)产生的力。方向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它促使大气由高压

5、垂直于等压线,它促使大气由高压 区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区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大小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即在同一纬度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即在同一纬度 它的大小只跟风速有关);它的大小只跟风速有关);方向方向垂直于风向。垂直于风向。Date13vv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vv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风向风向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

6、平行。102010121004996(百帕)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风向YY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 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Date14在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在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 风的形成之后,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风的形成之后,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 近地面的风向吗?近地面的风向吗?Date15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

7、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 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 和气候。Date16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不考虑地 球的自转(地转偏向力忽略不计)。090单圈环流单圈环流Date17v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并且考 虑地球的自转。三圈环流三圈环流Date18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6634南纬902326066342326北纬90冬至日春分日 秋分日夏至日低气压带高气压带风向太阳直射点位置Date19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 致。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Date20海陆分布对气压

8、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变得更 加复杂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实 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而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Date21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Date22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Date23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 气压。如:夏季北半球的副高被大陆 上的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 为突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 上。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 气压。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其中以亚 洲高压最为强盛),从而使副极地低 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Date24南北半球气压带的比较

9、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 间分布,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其气压带 往往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而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 本保持带状分布。Date25季风环流季风环流Date26Date27季风环流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 的风叫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Date28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Date29锋面系统vv 锋面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由于其两侧气团物理锋面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由于其两侧气团物理 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故锋面附近天气多变(常伴有云、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故锋面附近天气多变(常伴有云、

10、雨、风等现象)。雨、风等现象)。Date30冷锋系统Date31暖锋系统Date32静止锋(准静止锋) 定义: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两者势均力 敌,任何一方都没有力量使另一方移动, 锋面相对静止。 天气特征:多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图例图例Date33气旋(低压)特征特征: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旋中心气压低,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 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 流被迫上升,上升过程流被迫上升,上升过程 中温度降低,其中水汽中温度降低,其中水汽 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 旋控制区多为阴雨天气旋控制区多为阴雨天气 。天气实例天气实例: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东南沿海 夏季的台风天气。夏季的台风天气。Date34反气旋(高压)特征特征: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 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 气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气流下沉,下沉过程中 温度升高,其中水汽不温度升高,其中水汽不 易凝结,因此反气旋控易凝结,因此反气旋控 制区多为晴朗天气。制区多为晴朗天气。 天气实例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 的的“ “秋高气爽秋高气爽” ”天气;长天气;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 气。气。 Date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