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13632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 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小 学阶段,兴趣在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认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 讨,旨在指出兴趣培养的具体策略,以 利于小学数学教的研究。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10439.htm【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育; 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具有 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兴趣在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着-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2、感谢阅读- 2 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认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布鲁纳(心 理学家)也曾说过,对学习材料发生兴 趣是对学习最好的动力,良好的兴趣是 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因此,只有当学 生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积极调动各种学习 因素,如思维、记忆、注意力等等,有 助于他们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获 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结合教学实 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策略进行探讨。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新知识时,良好教学情境 的创设有利于新知识导入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刚开始就通过有 效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

3、来,激 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自行探 究知识的强烈愿望,这节课也有成功了 一半。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关内容时,如何帮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 间观念,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二维平面 过渡到三维空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创设这 样的问题情境:“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可 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那么六根同样长 的小棒最多可以拼成几个正三角形呢? ”通过问题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学生拼成了有四个正 三角形的三棱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顺利地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克服了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

4、过渡这个难点, 突破了这个重点。这就使学生怀着充满 情趣的心理,较容易地去学习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因此,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强大的 动力,巧妙的创设导入情境,是一节课 成功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 要环节。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才有“信其道”,教学实-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践表明,学生喜爱的老师,连带着也喜 爱这位老师教的课程,这大概就是爱的 “迁移”吧。学生喜爱的老师一进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课堂气氛 就会活跃愉快,师生之间就会发生积极 的教学反馈。凡是受到老师关心和信任 的学生,往往具有一种良好

5、的心境,较 强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 获得老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 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表率,老师是学生的“偶像”, 也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师的一举 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 响,所以教师应注意加强师德修养,认 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 表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 教学互动,不歧视差生,同一尺度对待 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创造 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情境, 形成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课下,跟 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能敢于倾诉心声, 同时老师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学-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6、 法上给予指导,思想上给予帮助,真正 使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三、开展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疑、自主学习是 当前素质教育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 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 分) ”这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露 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 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回答后,教 师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看到一个直 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掩的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 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 明白这两个问题,

7、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 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 心理上的准备,从而实现了“无疑有 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疑”是打开-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疑”在引入中有动 力作用,在转折处有启迪作用,在思维 的转折点上有催人更上一层楼的作用。 导入中设疑,教学中设疑,能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兴趣,使思维活动高潮迭起。四、以奇激趣,在成功的体验中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智力孕育予好奇之中,而兴趣是 在好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 巧妙地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怀 着好奇而激动的心情进行探究活动,并 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和成功的 情感

8、体验,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和激起浓 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能被 2、3、5 整除的 数的特征”和“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 数”时,采取让学生说出任何数。老师 作出准确而快捷的回答。从而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出规律后,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 学生编题对答等形式,使学生感到,我-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也能像老师那样答得又对又快,使其好 奇心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 对数学知识不懈追求的浓厚兴趣和克服 困难的自信心。 五、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 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 到帮助和鼓励,

9、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 心。对于这类学生,应该在思想上给予 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 但有的学生很聪明,就是不想很好的学 习,对这类学生要单独谈心,抓住他们 自身的优点,先大力表扬,让他感觉到 老师的信任、重视,让他们树立起学习 的自信心,能在老师的面前展示自己的 才能。老师要趁热打铁加于鼓励和表扬,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树立起来了。评价激 励除了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后 作业的评价之中。如学生每天的作业, 老师不但要认真批改,还要在作业上写 上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的愉悦,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 “味口”,寓教于“趣”,使生“乐学”,教 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愿大家成为学生 喜爱的小学数学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