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12990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古典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古典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古典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古典园林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然 的 “天 人 合 一”+园: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 动物的绿地。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 、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 等。 +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 ,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 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 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造园学”。 +园林建设与人们

2、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 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 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 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 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发展概述+诗经记载,周文王时即已有了营建宫苑的举措。 +秦灭六国,渭水之南的上林苑,规模之大达数百里,主要 满足游嬉狩猎的功能。 +西汉进一步扩充上林苑,除保留原自然山水的上林苑之外 ,宫廷中还以人工方法开辟园林,建章宫就是其中最大的 一个。汉武帝笃信“儒家”、“方士神仙”说,因此宫内 开辟太液池,并在池内置

3、蓬莱、方丈、瀛洲渚山,一池三 山格局初显。两汉时期,官僚贵族亦建有私园,主要以自 然山水为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战乱,加之道教、佛教流行所带 来的玄学思想影响,士大夫多纵情享乐,在田园诗、山水 画的影响下,对自然美的欣赏由自发、自为转向自觉,私 园日盛。石崇的金谷园、大量的寺观园林等,自然风景和 山石之美甚至超过了以铜雀台、华林苑为代表的皇家园林 。+一池三山格局经隋唐的延续和发展,人工山水格局基本确 立。隋文帝大兴城的大兴苑,周围达百余里,为一个人工 山水为主的苑囿。手法承续汉代而又有发展,园中引洛水 形成一大五小的六个水面,大水面设三山格局,并利用建 筑围合形成园中园。唐长安城“

4、西内”(太极宫)、“东 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均遵循此模式,此 外,城东南角还修建有风景秀丽的芙蓉园,通过夹城与东 内、南内相通。城外西北部渭水之南,周围约120里的禁 苑,也是亭台楼阁、宫殿园池俱全的游赏佳地。唐代私园 也很兴盛,达官、文人造园风气日盛,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兰田王维的辋川别业等等,这些山居别墅多以自然山水 为主,点缀人工建筑,较之城内私园更多自然情趣。+五代十国战乱频繁,但南方城市如苏州、广州,造园之风 颇盛。+宋代虽然结束了割据局面,但经济疲惫,北方外族威胁始 终未除,国力日衰,但统治阶级贪图享乐,因此造园风气 有增无减。并且因为诗词绘画艺术(写意山水出现)的高

5、 成就,特别是绘画理论对于山水画立意、构图要领和原则 的论述,都深深影响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北宋园林多集中 于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汴梁的金明池、琼林苑、艮嶽等 九处皇家园林,都是设计精妙的人工山水园。洛阳的园林 虽数目规模不如汴梁,但也相当兴盛,尤以花事著称。南 宋都城临安,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寺庙园林和朝官私园也 很兴盛。+元代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造园活动无多建树。北方只 是把金大宁宫改建为太液池、万岁山,成为禁苑。私家园 林数量不多。+明代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大太液池,形成三海,并以此作为 主要御苑。直至明中叶,经济的复苏使得造园之风再次兴 起。造园活动主要集中于北京、南京、苏州一带。北京及 陪

6、都南京都建有不少私园,而苏州因其经济的高度发达, 造园十分兴盛,拙政园、留园、艺圃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 作。文人、画家积极参与造园活动,计成的园冶艺术 系统总结了造园经验,成为我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 +清代造园活动继明以后又有了长足发展,北京皇家苑囿不 下十处,紫禁城、静宜园、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清 漪园、承德避暑山庄,均采用集锦式的手法将全园划分为 若干景区,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水准极高。私园多集 中于扬州、苏州、杭州、岭南等地。 +明清时期是我国造园史上最兴旺发达的时期。+周至汉:萌芽期,主要是皇家苑囿,规模虽大但基本属于 圈地的性质。秦汉时出现了人工开池、堆山活动,但造园 主旨、意

7、趣依然比较淡漠。+魏晋南北朝:形成期,初步确立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 ,逐步取消狩猎、生产内容,园林成为以观赏为主的艺术 。除皇家苑囿外,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隋唐五代:成熟期,园林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文 人介入造园活动,将造园艺术与诗书画相结合,重视诗情 画意的意境营造,造园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宋:高潮期,造园活动空前高涨,并且伴随着文学、诗词 、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提高,山水画论 著对造园艺术产生极大影响。+元:停滞、低潮期,造园活动少、实践、理论无大的建树 。+明清:高潮期,数量、规模、类型达到空前水平,造园艺 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参与造园,

8、造园 的专业匠师出现,人才辈出的同时造园理论的著作和专书 也出现了。+清末至民国: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使得传统园林所依赖 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只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连续性中 断。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山、水、植物 构成自然风景、风景式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 有意识地对原始状态的自然景观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 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 + “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一最主要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人工 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 “筑山”:园林里面体现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之于叠山这种高 级的艺术创作。造园

9、几乎离不开石,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假 山的技艺叫做“叠山”,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不 同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 提炼,形成许多流派。南北各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 般最高不过八、九米,无论摹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 通过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 、岭、岫、洞、谷、悬岩等的形象写照,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 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甚至石的本身也逐渐成了 人们鉴赏品玩的对象。 “理水”: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也都是自然界河、湖、溪、涧、 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要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 有限的空间

10、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 ”之立意。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 时还故意做出一弯港汊、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 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堤,架没桥梁。 “植物配置”:翳然林木最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界丰富繁茂的生态 ,因此园林植物配置尽管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但都以树木为主 调。栽植树木不讲求成行成例,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以三株五 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 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目的在 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练、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创作必须合乎

11、自然之理,从而获致天成之趣。+法国规整式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这两 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 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性质、功能如何,设置均尊旬与山、 水、花木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原则,使得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 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 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为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此提供 了优越的条件: 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园林建筑物充分利用这 种灵活性和随宜性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

12、泼的外观形象,获致与自然 环境的山、水、花木密切嵌合的多样性。 中国园林建筑,不仅形象丰富,而且通过单体组合为建筑群体,其可变 性被发挥到了极致。与宫廷、坛庙、衙暑、邸宅的严整、对称、均齐格 局相反,布局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千变万化的面上的铺 陈来强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同时,借助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 的通透、流动特性,将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相互关联。所 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熳” (园冶) 。+为了进一步把建筑谐调、融糅于自然环境之中,创造了许多别致的建 筑形象和细节处理。 亭,园林中随处可见的最简单的建筑物,不仅具有点景的作用和观景的 功

13、能,而且通过其特殊的形象体现了以圆法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于芥 粒的哲理。 临水之“舫”和陆地上的“船厅”,模仿舟船以突出园林的水乡风貌。 廊,连系建筑物、划分空间的手段。园林里楔入水面、飘然凌波的“水廊” ,蜿转曲折、通花渡壑的“游廊”,蟠蜒山际、随势起伏的“爬山廊”等等, 好像纽带一般把人为的建筑与天成的自然贯串结合起来。 山石包镶着房屋的一角,堆叠在平桥的两端,甚至代替台阶、楼梯、柱 礅等建筑构件,则是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随墙的空廊在一定的距离上拐弯留出小天井、随宜点缀少许山石花木, 顿成绝妙小景。 白粉墙上的各式漏窗,图案玲珑明澈。窗洞后面衬以山石数峰、花木几 本,更有如

14、小品风景,尤为楚楚动人。 +优秀的园林作品,尽管建筑物比较密集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囿于建筑空 间之内,处处有建筑,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这种和谐,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体现了道家对待大自然“ 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文学、绘画,时间、空间的艺术。园林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因此 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 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 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或运用景 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点题,而且

15、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 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园内动观游览路线忌平铺直叙,需运用各种构景要素于迂迥曲折中形成渐进 的空间序列。空间的划分和组合,讲究划分不流于支离破碎;组合务求开合 起承、变化有序、层次清晰。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 、转折、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采、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的流动空间,表现 了诗一般的严谨、精练的结构。在序列之中的对比、悬念手法、欲抑先扬或 欲扬先抑手法,合乎情理之中而又出人意料之外,更加强了犹如诗歌的韵律 感。+游览中国古典园林,仿佛朗读诗文一样的酣畅淋漓,这便是园林所包含 着的“诗情”。优秀的园林作品,无异于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

16、歌。+绘画艺术对于造园的影响之广、渗透之深,两者关系之密切,莫过于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家主观认识的、对时空具有较大概括性的山水风景 。造园从立意构思直到具体技法全面借鉴于绘画,中国园林是把作为 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现到现实生活中。 这在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尤为明显。 假山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既能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练 ,也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 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乃至某些笔墨技法等的具体摹拟。 “画家以笔 墨为邱壑,掇山(即叠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许多叠 山匠师都精于绘事,有意识地汲取绘画各流派的长处于叠山的创作。 园林植物配置:务求在姿态和线条方而既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 出绘画的意趣。选择树木花卉受文人画所标榜的“古、奇、雅”的格调影响 ,讲究体态潇洒、色香清隽、堪细品玩味、有象征寓意。 园林建筑外观:露明的木构件和木装修、各式坡屋面的举折起翘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