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08519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影响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职大学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 极大的改变,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 网络环境愈加复杂,大学阶段是学生人 格稳定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如果不能对 其予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未来发展将 受到严重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具 有先进性、实效性的心理学理论,高职 院校应当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展开大学 生教育活动。文中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存 在的人格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探 究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职大学生人格培 养的策略。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05956.htm-精选财经经济类资

2、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大学 生;人格 积极心理学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积 极力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思想观念与价值认识。积极心理学强调 个体积极向上的发展潜能,通过挖掘个 人心理和行为的积极的内容,使人们获 得幸福感。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它更为 全面,更具有人文性,将其作为高职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一、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人 格问题 (一) 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是高职大学生群体 中普遍存在的人格问题之一。其具体表 现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自卑,很多学 生可能成绩不够理想、长相不够突出, 因此常常出现自我否定以及自我

3、轻视的 情绪,认为自己会受到其他人的歧视; 第二种为虚荣,一些学生对权力、荣誉 的关注度极高,十分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评价与看法,在与人交际过程中,他 们会刻意将自己的形象抬高;第三种为 以自我为中心,当前高职大学生大多为 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溺爱,这种情况 下,学生极有可能产生自私自利的想法, 在为人处世中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 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二) 人生目标缺乏,人生态 度消极 理想目标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指 导,大学阶段学生思想认识尚不成熟, 如果缺少目标的激励,他们的学习、生 活、工作动力明显不足,上进心缺失, 拖延、信心

4、不足等问题十分严重。但是 很多高职大学生并不具备目标意识,缺 乏对人生、对职业的规划,在这种情况 下,他们很容易产生无聊、空虚的感觉, 认为生活、工作都是无趣的。他们对未 来感到迷茫,在生活与学习中感到空虚, 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多采取逃避等消极 的方式应对,不能主动承担责任。 (三) 环境适应性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需要在校 住宿,由于远离家乡、家庭,他们可能 会产生孤独与失落等情绪,如果不能尽 快适应环境,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习、 工作等方面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 高职大学生人格问题的主 要成因 (一) 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

5、技术的发展,国 际交流日益增多,外国文化涌入中国, 此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学生可以 在具有高度开放性与虚拟性的网络上接 触到多样的思想文化,而这些思想文化 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内容, 如果学生不能准确辨别,就有可能受到 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继而产生错误的 思想认识,做出不良的行为,致使人格 畸形化发展。 (二) 学校原因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教育突出,在 教育中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可-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能忽略了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人格发展 的关注。初入高职院校或者初入社会, 学生常常会遇到较多的问题与困难

6、,如 果学校不能对其予以必要的帮助与引导, 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三) 自身原因 由于生长环境、文化素养不同, 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修养也会呈现出 明显的差异。高职院校中,学生来自于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环境,在接触 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会出现冲突 与矛盾,而他们自身的思想认识有限, 可能无法采取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一旦 他们遇到困难与阻碍,他们就有可能产 生消极、自卑等心理。 三、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职大 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 我认识 高职院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自我认识,进入校园后,教师可以-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7、-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 合作中交流、在活动中了解彼此。例如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信任游戏,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并 认识到各成员在团队中都是平等的,在 团队中应当互帮互助,考虑他人的想法 与意见。另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做 好学习规划以及职业规划,制定好小目 标,并定期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这能 够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动力,提高 学生在生活中的积极性。 (二) 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体 验 积极心理学要求母鋈说幕极 方面,关注学生个人美德的发展,关注 学生的优势,并把这些美德优势放大展 开对学生的引导。而积极的情感因素极 多,如爱、幸

8、福感以及满足感等,当学 生获得这些情感体验后,他们的思想认 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继而形成良好的人格。首先,高职院校 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的努力予以肯定与鼓-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励,增加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信心;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展开交流 与互动,拓展他们的交往圈子,使其能 够建立人脉资源,获得认同感以及幸福 感;最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自主调 节情绪,如观看电影、观看娱乐节目等, 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三) 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 感 自我效能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 人格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使其能够对自

9、身的能力与素质 产生认同,并获得成就感。教师首先应 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制定阶段 性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 身的能力,增强自信;其次,教师要帮 助学生总结学习、工作经验,找到自身 存在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 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交流 合作中相互学习,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也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并做到取长补短。-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四、 结语 当前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意 识缺乏、人生目标缺乏、环境适应性差、 人生态度消极等问题,这对其长远发展 来说是不利的,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 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也有个 人因素。学校是高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 的场所,因此为了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 格,高职院校应当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其次要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最后 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