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7766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两京江南演剧成风继续以苏州为中心流布全国天启、 崇祯年间, 苏州周边地区的江浙两省的市镇户口和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地区的昆曲原来就非常普及,至明末演出更为繁荣。而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战争不断,东北满洲贵族发动侵明战争,直迫北京,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地主富商、学士文人纷纷逃亡到江南地区,特别是到南京和苏州等地。他们来到江南,继续追求奢侈的享乐生活,这也是明末江南地区昆曲空前繁荣的原因之一。本来就是昆曲中心的苏州,这时期家班与职业戏班林立,剧作家和清曲家辈出, 唱曲演剧风气依旧旺盛。虽然那时百姓日益贫困,但官僚、 士大夫、 地主、富商追求奢侈享乐乃日甚一日,他们大多置有昆曲家

2、班,日以征歌为事。就是在民间,观剧风俗如故。每至四五月间,戏班名角,出行乘马乘轿,一出戏十余金还嫌少,在戏房索人参汤喝。这种现象也是由富豪南下竞聘名伶演剧造成的。清钮琇觚賸 说:“ 明崇祯末,流氛日炽,秦豫之间,关城失守,燕都震动。而大江以南,阻于天堑,民物晏如,方极声色之娱,吴门尤盛。 ”事实上,天启、崇祯年间,作为留都的南京成了昆曲的中心。那时的南京“ 真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也” 。北方的巨富十来其九,“ 秦淮灯火不绝,歌舞之声相闻” ,在秦淮旧院大多教小鬓学梨园子弟唱曲演戏娱客,每至暮夜,灯火竞辉,羯鼓琵琶声与金缕红牙声由里巷曲廊悠然传来。一般的女妓也以能串戏为韵事,据明张岱陶庵梦忆,

3、能戏的名妓就有杨元、杨能、顾眉生、李十、董白等。明末清初余怀板桥杂记记有嘉兴姚壮若其人,用十二楼船泊于秦淮,招四方应试名士百余人,每船邀名妓四人、 梨园一部,灯火笙歌,被传为一时之盛事。由于南京的异常繁荣,许多著名的家班和职业戏班云集南京,陈维崧、吴绮在明亡后追忆明末南京演戏的实况时都说“ 金陵歌舞诸部甲天下” 。当时,南京水西门有著名的梨园“ 淮清戏寓 ” ,有名气的家班与职员戏班都会在那儿挂牌,前来定戏的人也多。冒辟疆等复社名士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为名伎董小宛洗尘,就用白金一斤,在“ 淮清戏寓 ” 定阮大铖家班的燕子笺。据明侯朝宗马伶传,职业戏班“ 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

4、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据明叶绍袁启祯纪闻录,当清军进入南京时,降清的赵忻城约各“ 勋戚 ” 临时就能唤集职业戏班十五班,进清营慰劳。估计,在太平兴盛时戏班总数在百班上下。南明弘光王朝在南京建立以后,内廷演戏几乎无日无夜。人说“ 弘光好伶人,与唐庄宗同” ,特别是马士英代为首辅后,福王更是荒淫享乐,马士英私买歌女,寄养阮大铖家,希图进献入宫。阮大铖也进献女伎和曲师,曲师朱音仙还是前朝老梨园。在宫内曾上演麒麟阁、 燕子笺,弘光迷于观剧,未暇视朝,甚至在清军渡江之际, 福王与内官仍然集梨园演剧。弘光王朝覆灭时, 鲁王在绍兴就监国位, 君巨上下依然 “ 置酒唱戏,歌吹声连百余里” 。杭州的昆曲之盛仅

5、次于南京、苏州,所谓“ 歌舞载涂 ” ,“ 连宵达旦 ” ,就是形容杭州演唱昆曲的风气。清汪汝谦西湖韵事中曾描述了当时轻舫游湖赏曲的情景。游者午前在六桥看花,午后就在湖心亭泊舟,游戏之余就唱昆曲,“ 象板银筝,笙歌盈耳” ,“ 一丝一竹,响遏行云” ,至夜,或为长夜之游,“ 选妓征歌集于堤畔 ” 。还说到 “ 女乐 ” 最好的要数绍兴朱云来、苏州徐清之二公家的,“ 轻歌曼舞,绝代风流” ,竟可连续演唱数天而不歇。汪汝谦也有春日湖上观曹氏女乐诗云:“ 销魂每为听吴歌,况复名家艳绮罗。风吹遥闻花下过,游人应向六桥多。” 杭州的职业戏班很多,也许泛滥了有伤风化,因此在崇祯十三年(1640 年)道台曾

6、一度严禁优伶演戏,然而此禁不久也不起作用了。此外,在江南的许多市镇和农村,远至绍兴,昆曲也很流行,平民百姓也会哼唱几句昆曲。天启、崇祯至南明时期,昆曲的影响进一步波及到中国的中部和西南部其他声腔地区。如明薛谐孟笔记所记:河南开封王养明,博雅好事,延揽苏杭文墨之士,府中蓄侍儿伶工,与吴中名公无异。明袁中道游居柿录所记:在湖南长沙,诸公在徐寓观演明珠记,感叹 “ 久不闻吴歈矣,今日复入耳中” ,心情大爽;晚上赴诸王孙之饯,“ 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 ” 。河南、湖南如此,即使在西南僻远地区也会有昆曲的空谷之音。如明末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和顾彩容美纪游所记,昆曲已传到湘

7、西、湘北,那里也间有地方特色的昆曲演出。昆曲随逃亡的明朝廷皇亲传得就更远,据明末计六奇明季南略所记,南明永历二年(1648 年)在广西桂林,就有“ 长洲伯王皇亲新蓄傒僮 ” ,唱的是 “ 苏昆曲调 ” ,演的是鸾笺记、 紫钗记,“ 文武臣工, 无夕不会, 无会不戏, 卜昼卜夜 ” ,竟然忘却了亡国的惨痛。这些僻远地区的昆曲演唱,起初局限在皇亲、官僚士大夫府第,后来也渐渐传播到地方。明末北京的昆曲演出也进入了繁荣期,不仅官僚士大夫之家置备有家班,宫廷也有昆曲的演出,民间的职业戏班也很热闹。从明祁忠敏公日记中可知,在崇祯五年(1632 年)四月至十二月,短短八个月仕宦生活余暇时,祁彪佳所观剧目有紫

8、钗记、琵琶记、玉盒记、宝剑记、祝发记、明珠记、连环记、彩楼记、绣襦记、牡丹亭等三十部戏,其中演出的有家班,也有职业戏班,于此可见北京士大夫之家的昆曲演剧之盛况。日记所记只是部分戏班的演出,那时北京的职业戏班总有数十班之多。如清初小说梼杌闲评所写北京职业昆班有“ 数十班 ” ,虽然没有列出具体班名,但戏班聚集的描写却是可信的;其中有的名班还被招进宫中演出。据明烬宫遗录 ,崇祯五年 (1632 年)皇后千秋节, 谕著名的沈香班进宫演南西厢,十四年又进宫演玉簪记 。明宫中演昆曲自万历年始,天启年间,明熹宗最好武戏,常点演岳飞戏文;天启五年(1625 年)驾幸万岁山,有钟鼓司太监丘印执板清唱四美记中“

9、 攒眉黛锁不开 ” 一套曲子。崇祯即位后,内忧外患,传说曾有宫中“ 休歌舞 ” 之说,比起万历、天启年宫廷演戏是有所减少了。明烬宫遗录还记有这样一件事:崇祯十一年(1638 年),苏州织造局进女乐,田贵妃疏谏皇帝:“ 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 崇祯批曰: “ 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既非联始,卿何虑焉?” 据清钮琇觚賸,崇祯末有外戚购得苏州善唱昆曲的名妓陈圆圆,献之后宫,也是因为田妃的劝谏,崇祯帝才将陈圆圆遣出。明亡国后,宫廷演剧就转移到南京弘光小朝廷了。昆曲新传奇的创作二度繁荣这一时期,昆曲新传奇的创作已居剧坛的主要地位,主要的剧作家有范文若、吴炳、阮大铖、孟称舜、冯梦龙、袁

10、于令、沈自晋等。范文若,江苏松江人,作传奇十六种,惟花筵赚、梦花酣、鸳鸯棒三种传奇,合称博山堂三种。花筵赚写温峤骗娶表妹碧玉,侍女芳姿嫁谢鲲为妾的故事。格调不高,乃使观客解颐的一出喜剧。梦花酣写谢倩桃与萧斗南生而死、死后生,终结良缘的故事。情景模仿牡丹亭,而诡异过之,也是 “ 情至 ” 之作。鸳鸯棒由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改编而成,谴责“ 不及情者 ” ,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吴炳,是这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江苏宜兴人,以粲花五种曲著名,包括画中人、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都是他三十六岁以前的作品。吴炳的传奇深受汤显祖的影响。昊炳因不满于范文若的梦花酣,别撰画中人,剧写书生庚启与刺史之女琼枝的

11、生死因缘。此剧以唐人传奇赵颜、真真的故事为蓝本,情景有取牡丹亭、 西楼记、 红梅记、 幽闺记之构思,有意追慕牡丹亭。 西园记写书生张继华与玉英、玉真阴阳错位的真挚恋情。玉英、玉真同居西园,亲如姊妹,张继华初见玉真,以为是玉英。玉英不满婚事郁郁病死,张继华悲痛欲绝。某日张继华与玉真相遇,误以为是玉英之魂。张继华时呼玉英名,玉英魂感其诚,冒玉真之名与其幽媾。后张继华高中娶玉真,又惊为玉英鬼魂。经玉真与婢女解说,玉英魂也辩明事实,始真相大白。此剧情节极为生动离奇,跟牡丹亭的 “ 情至 ” 精神一脉相承,在当时也很有影响。绿牡丹为其喜剧作品的代表作,写退隐翰林沈重为女择婿,以文会赋诗“ 绿牡丹 ” 试

12、才,写两对青年男女的遇合,不落俗套,格局新颖,对明末科场的弊端也有一定的批判。 疗妒羹 写扬州妓女乔小青被卖与褚家作妾,遭大妇百般虐待, 郁郁将死, 后经人搭救改嫁,始脱离苦境。该剧以明末颇有影响的冯小青本事为素材创作,结构谨严,佳处频见,肯定小青的改嫁,赞颂女性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题曲一出,写小青风雨夜读牡丹亭自伤身世,极为感人,逼真如汤显祖风格。题曲 一出流行歌场至今。 情邮记 写刘乾初过黄河驿,题诗与王慧娘及婢紫箫的“ 情极其至 ”的恋情。吴炳专写男女爱情婚姻,“ 无一不本于情 ” ,是汤显祖 “ 情至 ” 论的追随者,作品具有一定反封建精神,在艺术上也比较成功,才锋笔藻也学汤氏,可以说

13、是明末传奇的代表作家。阮大铖,安徽怀宁人。因其在政治上投机,好弄权术,宗派上叛“ 东林 ” ,使他在文人学士中声誉很差。但对他的传奇作品,明人还持比较赞赏的态度。阮大铖所作传奇约十一种,较有影响的是 春灯谜 和燕子笺 。 春灯谜写宇文彦元宵观灯,韦节度女影娘扮男装也去观灯,由此生出种种曲折离奇颠倒错乱的情节,所谓 “ 十错认 ” 。阮自言 “, 十错认 ?所以自雪本情 ” ,想借传奇洗刷他列名逆案的罪名。燕子笺写文士霍都梁与名妓华行云、尚书之女郦飞云的爱情故事。该剧在艺术上较为成功,当时的评价也很高,剧本始出,朱门绮席,奏演无虚日,即使是不齿其人的文士也赞赏此剧。因为该剧情事宛转,词笔清妙,很

14、合读书人口味,作者能度曲也懂戏理,该剧很适合歌演,所以长期得以演出。剧中奸遁一出,经艺人加工,易名狗洞 ,成为付的看家戏,流传至今。孟称舜,浙江会稽人,是剧作家和戏曲评点家。作有杂剧六种,传奇八种,其中影响较大的作品是传奇娇红记、 杂剧桃花人面 、 英雄成败。 娇红记 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元代有宋梅洞小说 娇红传,元明两代人改作杂剧者有多人,明人改作传奇者亦有沈受先和孟称舜两家,独孟称舜本传世。孟本写王娇娘与申纯的爱情悲剧,主角王娇娘是一个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青年女子,她对婚姻的态度是: “ 与其悔之于后,岂若择之于始” ,不听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宁为卓文君之自求

15、良偶” ,当爱情遭遇到权势高压时,誓死忠于爱情, “ 但得个同心子,死同穴,生同舍, 便做连枝共冢, 共冢我也心悦 ” 。申纯的反抗性虽不如娇娘,但也是对爱情始终如一。最后,双双以死殉情。王娇娘在明传奇中可说是最有光辉的刚烈女性形象。 桃花人面写崔护与叶蓁儿的动人故事。崔护清明踏青过秦川,因口渴向叶奉儿乞水,一见钟情。蓁儿思念崔护,不能释怀。一年之后,崔护再次来访,恰逢蓁儿随父上坟,未能相遇。崔护惆怅不已,于门上题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蓁儿回家见诗,竟伤感而亡。崔护三次来访,知蓁儿殉情,抚尸痛哭,蓁儿复生,二人遂结为夫妻。事出唐代孟棨的本事

16、诗 ,以此为题材的戏文、杂剧、传奇颇多,惟孟本得以流传。孟称舜才思横溢,悠然独往,字字血痕, 极情之至。 英雄成败 写黄巢落第而造反事。剧中虽写黄巢失败而被杀,但称黄巢为英雄,抨击宦官擅政,阻扼贤才,刺讥当世,是有所愤而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称舜编有古今名剧合选,在“ 序” 与“ 评语 ” 之中表达了他的戏曲观点,认为“ 曲之为词,分途不同” ,如宋人论柳永、苏轼一样,“ 一主婉丽,一主雄爽 ” ,因此他将 “ 合选 ” 分作柳枝集和酹江集。又说 “ 男女相感,俱出于情” ,作剧 “ 似具有感而言 ” ,最贵在 “ 当行 ” ,“ 当行 ” 须“ 本色 ” ,要 “ 语语本色 ” ,“ 作家常语 ” ,须 “ 化其身为曲中之人” 。他的戏曲观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