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04928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和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柏拉图 ) 1.(2012 年浙江文综 ,16)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 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B.C.D.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站在康熙帝的立场上分析, 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 为此他崇尚儒家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 并且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2、,故正确。与题意无关, 排除 , 故选 B项。2.(2013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 “佛本夷狄之人 , 与中国言语不通, 衣服殊制 ,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 , 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 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 , 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

3、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 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 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文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韩愈提倡古文运动。(2) 深层信息 : 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解析 : 第(1) 问, 由“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结合唐中后期的时代特征概括背景; 第(2) 问由“文以载道”“儒家

4、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并结合宋明理学的时代特征说明作用。答案 :(1) 唐朝由盛转衰 ; 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 佛教盛行 , 华夏传统受到冲击。(2) 排斥佛学 , 弘扬儒学 ; 提出“道统”论 , 承上启下 ; 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3.(2013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 即一个皇帝逝去后, 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 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 , 立法度” , 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 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

5、学术政事败坏残酷, 致祸社稷 , 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 “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宋史记熙丰 ( 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 事实者 ,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 而元人因而袭之, 皆反对党之言 , 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 ( 王安石 ) 处, 皆一一详辩之 , 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 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梁启超王荆公(1908 年)(1) 根据材料一 , 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文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对王安石的评价。(2) 深层信息 : 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及方法。解

6、析 : 第(1) 问, 由“变风俗 , 立法度”“致祸社稷, 起源实出于安石”指出对王安石的评价及理由。第(2) 问, 由“不可征信”“皆一一详辩之”结合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及生活的时代概括其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答案 :(1) 北宋褒扬王安石 , 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 南宋贬斥王安石 , 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2) 目的 : 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 推进改革 , 挽救民族危亡。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 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4.(2012 年福建文综 ,41C)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 (1727) 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 “漳泉内地无籍之民, 无田可

7、耕 , 无工可佣 , 无食可觅。一到台地, 上之可以致富 , 下之可以温饱。” , 据统计, 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 万左右 , 到嘉庆中期 , 总人口已达200 万之众。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684 年, 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 人、训导23 人, 台湾县儒学教谕36 人、训导 25 人, 凤山县儒学教谕34 人、训导 11 人, 全部都是福建人。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1) 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2) 据上述材料 , 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

8、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文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清政府对台湾的建设。(2) 深层信息 : 康熙帝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出的重要贡献。解析 : 第(1) 问中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第二小问可从加强统治、维护统一等方面分析。第(2) 问注意题目要求是从经济、文化两方面来分析。据材料“人口20 万左右, 已达200 万之众”“儒学教谕 , 全部都是福建人”等信息作答。答案 :(1) 背景 : 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统一已成历史趋势; 殖民势力的入侵 , 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 加强对台湾的管辖。(2) 作用 : 经济上 , 大量移民进入台湾, 缓解了福建沿海

9、人口和生活压力, 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 文化上 , 输送福建教育人才, 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5.(2012 年江苏历史 ,24B)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 , 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

10、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 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孔子的 “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 按照材料二的思路, 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 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文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相同点。(2) 深层信息 : 古代东西方思想之比较。解析 : 第(1) 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11、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可归纳出; 第二、三小问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即可。第(2) 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和公元前5 世纪后期古希腊政治状况分析即可。答案 :(1) 共同性 : 社会的和谐 ; 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 : 明晰等级 ; 仁的作用 : 缓和矛盾。品德 : 智慧 ; 勇敢 ; 自制 ( 节制 ) 。(2) 原因 : 社会关系冲突 ; 春秋时期 , 礼崩乐坏 ; 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考点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 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和“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甘地、凯末尔) (

12、2011 年福建文综 ,41C)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 这部法典是一只船, 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 远达伊利里亚( 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 和波兰, 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 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 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 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2) 如何理解材料二 , 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文

13、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拿破仑法典。(2) 深层信息 : 近代欧洲的法制建设。解析 : 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及产生的影响。第(1) 问,第一小问注意“法国革命”即指法国大革命, 其体现的原则即指大革命中所体现的启蒙思想; 第二小问关键理解 “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含义 , 实际考查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第(2) 问, 从材料中可看出拿破仑法典所产生的影响,从国内、国际两方面作答。答案 :(1) 依法行政 ; 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 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 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 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

14、权, 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法律基础; 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考点三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1.(2013 年福建文综 ,41C)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革命失败后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下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 , 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1928 年秋 )材料二风云突变 , 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

15、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 年秋 )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 年 1 月)(1) 据材料一 , 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2) 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本信息】(1) 表层信息 :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2) 深层信息 : 革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16、第(1) 问从材料中“山下” “黄洋界” “1928 年秋”的信息并结合地图可知省略处内容为“井冈山”, “历史背景”结合所学作答。第(2) 问结合材料二中“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军阀重开战” 军阀混战利于生存发展; 材料三中 “路隘林深苔滑” “山下山下” 偏远山区 ,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作答即可。答案 :(1) 井冈山 ; 秋收起义后 , 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2) 军阀重开战 ( 蒋桂战争 ) 军阀混战 , 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 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 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 红军有回旋余地。2.(2011 年江苏历史 ,24B) 早在 19 世纪中叶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