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声部复对位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01257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声部复对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声部复对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声部复对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声部复对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声部复对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声部复对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声部复对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二声部复对位(1) 两个以上声部的旋律,如果只能按照一种方式结合, 而不能在音高和时间距离上使用新的结合方式,称作“单对 位”;如果除原来的结合方式外,还可以调换声部位置的高 度、改变时间的距离和声部进行的方向等条件,产生新的 结合方式,便称为“复对位”(或称“繁复对位”、“可动对位”、 “转位对位”、“二重对位”等)。复对位技术应用广泛,主要形式有纵向移动对位、横 向移动、倒影对位以及用在无终卡农和卡农式模进的写作 中。一、纵向可移对位 纵向移动对位是改变原复调声部的上下关系形成的, 原来的上方声部换到下方,原下方声部换至上方,彼此交 换了位置,形成新的结合。两声部纵向移动前原来的结

2、合形态称“原形结合”,移 动后新的结合形态为“变形结合”。例1 1、八度纵向移动对位八度纵向移动对位是复调音乐中用得最普遍、最自然,也 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复对位形式。两声部作八度移动后,不仅 保持了原旋律的音名和唱名,而且两声部结合的各类音程基本 上没有性质的改变。现列表对照如下: 协和范畴的音程同度、八度、三度、六度和不协 和范畴的音程二度、七度,作八度纵向移动后,都保 持了原来的性质(同度八度,三度六度;二度七 度互换),余下四度五度互换后,性质有所变化,五 度变成了不稳定的、需要解决的四度。由于这一变化 ,为保证变形结合时声部的协调,在原形结合时,需 将纯五度预先当作“不协和音程”处理,

3、使其变形结合后,成为符合常规解决的经过、辅助或延留音。 例32、十二度纵向移动对位五度加八度纵向移位在操作上有多种可能性:1、低 音声部移高五加八度。2、高音声部移低五加八度。3、高 音声部移低八度,低音声部移高五度(或五加八度)。4、低 音声部移高八度,高音声部移低五度(或五加八度)。以第3 、4种形式为常见。不论哪种做法,其中一个声部的旋律 五度移位后便有可能带来新的调式或调性的变化,这种五 度纵向移动的复对位,在赋格曲中十分常见。为了把握变形结合后的音程变化,现将各类音程五 度移位前后的情况列表对照如下 通过此表可以看到,除原形结合中协和的六度移位后 变成不协和的七度外,其余音程在移位前后皆未发生质的 改变(同、八度五度;三度三度;二度四度互 换)。因此,在五度(十二度)纵向移动的原形结合中,应预 先将六度作“不协和音程”处理,以便在变形结合时由六度 变换生成的七度就可成为有解决的不协和音。这一条,是 写作五度(十二度)纵向移动对位的主要技术要领。例3 3、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