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01189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基础导学知识梳理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之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对峙2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和方针(1)原则:奉行 。(2)方针:“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 阵营一边,这就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

2、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他们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社会主义问题思考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新中国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独立和主权完整,故而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另一方面旧中国采取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必然采取新的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政策,废除旧中国的屈辱的外交关系也必然要求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提示 (1)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企图扼杀新中国。(2)为维护

3、独立成果,捍卫和平,打破美国的政策,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可见,“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3外交成就(1) 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49年12月, 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3)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苏联毛泽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

4、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2过程(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2)完善: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在与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准则问题思考3怎样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必然性?提示 (1)历史原因:中印两国在近代都遭到过列强的侵略,国家领土和主权被肆意践踏。(2)现实原因:国家独立后,面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但世界并不太平,两大阵营严重对立。(3)主要原因:中印作为邻国,需要正视历史与现实,和平共处,维护地区稳定,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概况: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

6、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促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印度支那大国身份2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概况: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和合作的宣言。求同存异世界和平问题思考4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 “同”“异”各指什么?提示 “同”指的是历史

7、上都曾遭受殖民主义侵略,当前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平与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异”指的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3)影响: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会议;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亚非国际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提示 (1)不同: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民族不能自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徘徊。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坚决捍卫民族主权和国家独立;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8、,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帝国主义存在严重的幻想。(2)认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 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知识网络互动探究【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 ” 相比有哪些不同? 思路点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三大政策” 相比,实际上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容、影 响、外交政策实质上的特点。 答案 (1)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 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 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9、,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课时作业基础达标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另起炉灶”政策。即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再考虑与其建交的问题。A2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所体现的新中国的

10、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3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1950年除夕”,用排除法。A项是1949年春,C项是1950年10月,D项是1953年开始的。因此应选B项。也可根据教材知识采用直选法。B4右图是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的情景,下列图解正确的是( )A这次会谈中首次提出了和平

11、共处五项原则B会谈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C会谈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思想D会谈最大成果是宣布中印建交B520世纪50年代,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印度辛格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开始共同创造新的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其内容包括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独立自主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独立自主”是建国初制定的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目标,都不是和

12、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予以排除。答案 B6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上周恩来就哪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 )A朝鲜停战 B和平恢复朝鲜国家统一C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 D“求同存异”C能力提升7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曾说,中国与非洲有着共同的灾难。这里“共同的灾难”是指( )A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 B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C超级大国的政治控制 D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中国与非洲在近代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A8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

13、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亚非各国自己的命运掌握平等友好合作”,就可判断出这个会议是指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B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材

14、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2)上述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在哪一年最终 形成? (3)根据材料和所学说出上述原则的具体内容。 (4)结合所学分析提出上述原则的目的。 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3年中印两国在关于西藏地方关系问题谈判时周 恩来首次提出;在1955年最终形成。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争取国际局势

15、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 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101955年,在(万隆)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请回答:(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答案 (1)“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2)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使会议取得成功。(3)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