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00814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濮阳市卫校 罗丽娜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定义。 2、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4、熟悉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要点。 5、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 措施及健康指导。病例:患者,女,28岁,月经过多、乏力、气 促1年,皮肤黏膜苍白,反甲。血象:红细 胞3.01012/L,血红红蛋白90g/L,白细细胞810 9/L,血小板230109 /L。一、定义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 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 常见的类型。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分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

2、性主要来自于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 、瘦肉类、血、蛋黄、豆类、木耳、紫菜、海带、及香菇 等。谷类、多数蔬菜水果含铁较低,乳类(牛奶)含铁最 低。 (2)铁的吸收、 储存、 转运和排泄吸收部位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且亚铁离子 易被吸收。胃酸、维生素C可促进吸收。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成人体内铁总量 3.0-4.5g,65%组成血红蛋白,30%是储存铁,5%是组织铁 。食物铁 铁循环示意图肌肉及各组织肌红蛋白 胃肠道蛋白酶等 血浆转铁蛋白 骨髓幼红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铁蛋白 脾及其他单核-巨噬血红蛋白 含铁血黄素 细胞系统血红蛋白(造血) (贮存) (红细胞破坏)成熟红细胞

3、 血红蛋白 (循环血液)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哺 乳期妇女等。 2、铁的吸收不良 胃大部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胃酸缺乏 、肠道功能紊乱等。 3、慢性失血:是主要病因,常见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 女性月经过多、钩虫病、血红蛋白尿。三、临床表现 1、引起贫血的原发病表现 2、贫血共有的表现 3、组织缺铁的表现 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 易脱落, 反甲。舌炎、口角炎、胃炎、咽下 困难。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儿童, 而且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智力。少数病人有异食 癖。与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有关。护理诊断?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 血红蛋

4、白降低,红细胞体积较小,中心淡染区扩 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2、骨髓象 骨髓中度增生,主要是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骨髓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幼红细胞内含铁颗粒(铁 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 3、血清铁减低,低于8.95molL。总铁结合力增高,大于 64.44molL。血清铁蛋白小于12gL。做为贮存铁耗 尽或明显降低的指标。五、防治要点治疗原则:治疗病因、补充铁剂、防止复发. 1、查明病因极其关键,病因得到纠正,贫血才能彻底治愈 而不再复发。 2、补充铁剂 包括含铁丰富的食物及药物。1)药物首选口服。常用硫酸亚铁。 口服铁剂的护理?2)如果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严重不

5、能耐受或有消化道疾 病或需快速纠正的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或 山梨醇铁,但要严格掌握注射剂量,避免过量导致铁中毒 。疗效观察 ?六、护理评估1、健康史 1)入院原因及缺铁病因 多数病人以贫血的常见原因而就诊,须询问发病时间、伴随症状、是否检查 治疗过、用过何种药物、疗效如何,育龄妇女要了解月经量有无过多,哺乳 期妇女要了解哺乳次数及个人营养状态。及有无溃疡、痔疮及偏食习惯。目 前饮食及大小便及睡眠情况。2)心理社会资料 患者及家属的心里反应及对疾病的认识 2、身体状况 测生命体征、检查睑结膜、甲床、口唇苍白程度,听心率、肺部有无罗音。3、有关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骨髓铁染

6、色情况、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七、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及运动后 肌肉乳酸堆积增多有关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内铁不足有关3、知识缺乏 缺乏缺铁及补充铁的防治知识4、有受伤的危险 与严重贫血有关5、潜在并发症 贫血性心脏病八、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2、生活护理 1)限制活动,据贫血的程度制定休息活动计划。2)饮食 高蛋白、高维生素(维生素C)、高铁食物, 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少喝浓茶。3、用药护理(1)口服铁剂的护理 A、空腹时服用较好、但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时或餐后 B、勿与牛奶、茶水同服 C、口服液体铁剂时需用吸管 D、口服铁剂期间、大便可呈黑色 ,给病人说

7、明以消除顾虑 。 (2)判断疗效最早表现:自觉症状较好转,血象:网织 红细胞计数升高。服铁剂后一周网织红细胞上升达高峰,血 红蛋白于2周后开始上升,1-2个月可恢复 正常。但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目的 是补足体内贮存铁。(3)应用注射铁剂的护理1)严格掌握注射剂量2)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方法 深层肌肉 注射3)观察处理注射铁剂的不良反应 头昏 、荨麻疹、过敏休克4、对症护理5、健康教育1)在易患人群中开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卫生宣教,对 婴幼儿强调改进喂养方法,应及时增加辅食,如蛋黄,瘦 肉和动物肝等含铁丰富的食物。2)向患者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病因的重要意义 ,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本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根治情 况,若能根治,则贫血可彻底治愈。作 业 1、写出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2、制定护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