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98432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附教学 反思)反思)导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口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参考!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 课题:保卫黄河授课学科: 音乐 授课年级:二年二班 授课教师: 毕琳琳教材分析:保卫黄河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第十四册教材。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风格,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查,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

2、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善战、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学情分析:学生能够独立体会音乐作品情绪特点,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较强。教学目标:1、学唱保卫黄河 ,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2、 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用“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来演唱保卫黄河 。3、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 。难点:1、强拍位置上的四分休止符

3、。2、二声部轮唱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欣赏、创设情境、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反复聆听歌曲来鼓励学生自学,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化解音乐知识难点。玩中学、乐中学、以听赏为主,学生自己学唱歌曲。乐感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以电子琴、音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理念:本着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传授给他们学习方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音乐欣赏2、节奏仿打游戏:(1)(2)节奏真的很有趣,两条不同的节奏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配以旋律会给我们以美好的、悲伤的、快乐的、忧郁的感受。丰面我们共同聆听这首歌曲看给你什么感

4、受。二、新课学习1、初次聆听保卫黄河鼓励同学们学唱。提问:歌曲的名字,描写什么时期的作品?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感受怎样?(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出示课题)2、了解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1)师: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有人拿起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也有人用手中的笔创作了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他就是诗人光未然的保卫黄河 。(2)出示歌词,教师朗诵。(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4)师:这首诗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音乐家冼星海看到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星海拿到歌词后,

5、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 。3、复听学唱歌曲提问:(1)歌曲演唱几遍,运用的什么演唱形式?(2)为什么运用这种形式表现?不用轮唱,采用其它形式,会有什么效果。(声部不断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汇成不可战胜的力量,犹如滚滚黄河水势不可挡,显示了英雄民族的大气魄。)4、随琴哼唱,学生间相互纠正错误。(自学为主,培养学习能力)5、自由唱6、分组竞唱,相互指正优缺点。(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7、完整背唱歌曲三、游戏1、把物品藏起来,一名学生寻找,要求大家能用音乐的最简单的形式帮助这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它,输了就可为大家演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

6、。(节奏拍手)2、在游戏中当同学离物品进时我们拍手的声音大、响,离物品远时小,那么用音乐的术语来说是什么?(强弱)这就是音乐中所强调的力度,一部音乐作品中有了力度会更加丰富多彩、有感染力,那么就把我们今天学唱的保卫黄河加上力度的变化,让我们唱起来更动听。3、那说来说说怎样处理这首歌的力度呢?4、有感情完整的演唱5、轮唱(学习轮唱的方法)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当今的日本政府还不承认他们当时对中国的侵略!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教学反思:是一节以演唱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

7、以实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学环节灵活多变、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节奏训练强化了学生的仿打能力,同时化解了后面歌曲中的空拍的掌握,也是合理的导入过程。不同形式的聆听熟悉旋律同,鼓励学生以自学歌曲为主。在反复的随琴唱、自由唱、分组比赛唱等多种形式来激发自学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及正解公证的评价能力。游戏环节既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放松,又比较形象地掌握了音乐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配合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力度变化的重要性。是一节比较完整的课例。本课的教学设计与

8、实施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前部欣赏过长,前面环节不够紧凑,致使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教学中随机的变化更多一些,没完全按教学设计去进行教学。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 14 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之欣赏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聆听音乐实践活动。2、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极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教学重点: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极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9、。教学难点: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材光盘。教学过程:上课:师生问好。一、导入:出示有关抗日的资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同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口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引入课题:二. 欣赏保卫黄河(合唱版):1. 初听: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音乐影像。置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0、?生:聆听回答:生:非常壮观的流水;生:中华儿女的宽广胸怀。师: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想到了激动人心的抗战场面。生:想到了保卫祖国;想到了保卫家乡。2. 分析:时代背景、歌曲出处。播放课件同学们心中也许在想,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音乐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呢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 1938 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

11、 1939 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长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冼星海只用厂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与配器。 1939 年 4 月 13 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凡是搞艺术的都有唤起民众的责任” 。对冼星海的了解有多少?播放课件作者简介;3. 再听: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有几种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作用?间奏的作用如何?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音乐。生:聆听师: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生:明快、跃动、生机勃勃,坚决而振奋。师: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生: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

12、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师:采用的演唱形式有哪些?生:讨论回答:齐唱;轮唱;合唱。师:齐唱对抗战有什么影响?生:激励人们前进; 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同心协力,一起抗战。师:轮唱对抗战的作用怎样?生: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师:衬词的意义是什么?生:是为了激起人们抗战的决心;是表现决心和把握;胜利后美好的生活;振奋人心。4. 过渡:师:一个时代,一个区域,如何抗战?可把歌曲改编一下。听一首曲子三. 欣赏钢琴协奏曲(协奏曲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保卫黄河:1.钢琴协奏曲

13、保卫黄河有哪些要素,使用了那几种乐器?播放课件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音乐。生:聆听2. 师:引导讨论: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应是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力量的抗战景况,并且还描述了中国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和不但要解放全中国而且要解放全人类的前景展望。主要素材?生:保卫黄河 、 东方红师:补充:怒吼吧黄河 、 国际歌 。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生: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师:最最主要的乐器就一个!生:钢琴。3. 师:播放课件再赏协奏曲。分乐段欣赏,分清素材。生:视听四. 小结:同学们:保卫黄河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

14、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正视和呵护历史的记忆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性的历史,才有可能远离黑暗和罪恶。置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生:忘不了先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振兴祖国;五、拓展延伸课后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音乐资料 ( 曲谱、音像等 ) ,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与交流。保卫黄河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审美教育为

15、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享受音乐。因此,在保卫黄河的教学上,我注重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感受力的培养。这节课,要让学生从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中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必须让学生协同历史学科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课堂上,我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作品内容及历史背景作介绍,以欣赏为主,达到

16、开拓学生视野、提高音乐感悟能力的目的。 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以保卫黄河为主线,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和综合,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历史性解释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也就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真正达到了理解与交流。这节课是以歌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以保卫黄河为主线贯穿其中,运用课件将齐唱保卫黄河和轮唱保卫黄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既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从基础抓起,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模唱及视唱歌曲主旋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