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096333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评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一)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三)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精度环境调查监测评价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价环境效应分析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污染规律,建立环境污染数学模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13-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1.环境背景的调查与评价 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1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2.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2.3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2、3.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评价因子 2.评价指数 单因子评价指数 综合指数 总指数 (三)环境质量分级分区 评价类型评价参数备注大气质量评 价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飘尘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 有害元素 镉、铅、汞、氟等 有机物 苯并a芘、碳氢化合物一般多 选二氧 化硫、 氮氧化 物、飘 尘水体质量评 价感官性状因子 味、嗅 、颜色、pH、透明度、浑浊度、悬 浮物等氧平衡因子 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 量(COD)、总有机碳(TOC)营养盐类因子 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毒物因子 酚、氰化物、砷、有机氯、镉、铅、汞、

3、铬等微生物因子 大肠杆菌等一般选 用10项 左右土壤质量评 价重金属有其他无机毒物 氰化物、砷、氟、有机氯、镉、铅、汞、铬、 锌铜 有机毒物 滴滴涕、六六六、石油类、酚、苯并芘、多氯联苯等 酸度表13-1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工程分析 1.工艺过程 2.原材料的储运 3.厂地(场地)的开发 4.其他情况 (二)环境影响识别 (三)环境影响预测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2.水环境环境影响预测 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 2.给出结论 3.报告书的编制1.研

4、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 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图 13-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等级 1.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联合评价 3.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4.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列表清单法 2.矩阵法 3.网络法 4.图形叠置法 5.质量指标法(综合指数法) 6.模拟模型

5、法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一)总则 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采用标准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二)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 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 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三)工程分析 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储运和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工艺过程 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颗粒物、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 式、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及排放浓度;噪声、振动的特性等。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四)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五)环境影响预测预测范围 预测时段 预测内容及预测方法 预测结果及其分析说明 (六)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七)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环境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 (八)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九)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