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096332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三十四(上):文言虚词讲稿(一)(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专题三十四:文言虚词讲稿(一)第三模块:文言文阅读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 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君恩深似海臣节坚如山矣 乎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 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 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介词 “替”、“给”动词 “作出”、“制定”总结经史子集何其多,常见虚词二十个。之乎者也乃焉矣,因为所以与然而。若属先得识规则,且于文中辨差别。文言功夫当日进,书海扬帆定自得。例1:2008年高考全国卷 8、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 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C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 再根据上下 文词义和用法推断可知A、B、D三项词的解释, 均为正确的。 C例2:2008年高考全国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不意

3、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解析】答案:A。都作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结构助词 ,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项,第一个“所”是直接 用在动词前,作助词,表示“情况”;第二个“所”与“为”构 成“为所”式,表被动。D项,第一个“何”应该是疑问副词,可 译为“为什么”;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作介词宾语。 所考查的均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之内的。 A例3:2008年高考山东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

4、、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解析】A前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个“焉 ”是代词,代“师”。B中前一个“何”是“什么”,而后一个“何 ”是“为什么”“怎么”。C中的两个“而”表示承接。D中前一 个“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后一个“以”是表示 目的连词。C例4:2008年高考北京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解析】B中的

5、“微”,都是“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的意思 。A中的第一个“所”是语助,第二个“所”与前面的“为”组 合起来表被动。C项中的第一个“相”是“互相”意,第二个“ 相”是偏指一方。D项中的第一个“因”表顺承关系,译为“ 于是”。第二个“因”是“趁着”“趁机”意。 B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 词。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 代上文的“君子”副词 相当于“难道”,加

6、强反诘语气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 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 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 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可以已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投诸渤海之北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而已矣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

7、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使用频率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 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发展变化大。【而而】 【何】【乃】 【其】【且】【若】 【所】【为】【焉】【以】【因】 【于】【与】【则】【之】文言常用虚词虚词词性虚词词性代代 词词副副 词词介介 词词连连 词词助助 词词叹叹 词词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类: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人称代词如“ “吾吾” ”、“ “尔尔” ”

8、、“ “汝(女)汝(女)” ”;指示代词如指示代词如“ “是是” ”、“ “此此” ”、“ “彼彼” ”、“ “兹兹” ”等。等。疑问代词如疑问代词如“ “何何” ”、“ “奚奚” ”、“ “焉焉” ”等。等。 代代 词词例如:例如: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乃出出 。 问今是何世,问今是何世,乃乃不不知知有汉有汉 。 尔尔其其无无忘忘乃父之志。乃父之志。副副 词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 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动 词、形容词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不能修饰名词

9、、代词、数量词 。例如:例如: 公公【为为我我】献献之。之。 天行有常,不天行有常,不【为为尧尧】存存,不,不【为为桀桀】王王 。 请请【以以剑剑】舞舞。 【以以资政殿学士资政殿学士】行行 故燕王欲故燕王欲结结【于于君君】。介介 词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 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方向、对象、处 所、时间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 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 、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原因介词、方式

10、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 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状语 。 (公子)欲以客往复秦军,(公子)欲以客往复秦军,与与赵俱死。赵俱死。夸父夸父与与日同走。日同走。知可以战知可以战与与不可以战者胜。不可以战者胜。 彼彼与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以御,左轮朱御,左轮朱 殷。殷。(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以问(张)巡。问(张)巡。例如:例如: “而而” 河水清河水清且且涟漪。涟漪。 有好事者船载有好事者船载以以入。入。连连 词词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根据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

11、组成分句的词。根据 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 正连词。表正连词。表联合关系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 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偏正 关系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 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以 疾也。疾也。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以记之。记之。 五亩之宅,树之五亩之宅,树之以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于是

12、乃于是乃以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练习练习例:晋侯、秦伯围郑,例:晋侯、秦伯围郑,以以其无礼于晋其无礼于晋” ”“ “以以” ”作作介词介词后面跟后面跟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状语例:以一璧之故例:以一璧之故逆逆强秦之欢强秦之欢以以” ”作作连词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动词例:例:1 1、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 2、有好事者船载、有好事者船载以以入入助助 词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 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

13、用的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 词。它一般分为词。它一般分为 结构助词(结构助词(“ “之之” ”),),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 “焉焉”“”“为为” ”)、)、音节助词(音节助词(“ “其其”“”“之之”“”“而而” ”)两类。)两类。 叹叹 词词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蟹六跪而二螯 假设:如果,假如1.连词并列:又或不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是,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顺承:就,接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并且,而且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因果:因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修饰:地或不译而 2.第二人称代词而翁归,

14、自与汝复算耳3.助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已而:不久与“已”组合,罢了(你,你的 )【而已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 于于“ “罢了罢了” ”。 例: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已。 【而后而后】才,方才。才,方才。 例:例:臣鞠躬尽瘁,死臣鞠躬尽瘁,死而后而后已。已。 【而况而况】即即“ “何况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 的意思。的意思。 例: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而 况况石乎!石乎! 【既而既而】不久,一会儿。不

15、久,一会儿。 例:例:既而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德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弗 得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儿妾食麦而已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 朝夕侍母转折 承接 并列 修饰 语气词代词练一练1 1、明智、明智而而忠信,宽厚忠信,宽厚而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爱人,尊贤而重士。2 2、置之地,拔剑撞、置之地,拔剑撞而而破之。破之。3 3、以其求思之深,、以其求思之深,而而无不在也。无不在也。4 4、有如此之势,、有如此之势,而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 5、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而言之不详。言之不详。6 6、人、人而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信,不知其可也。7 7、余亦悔其随之、余亦悔其随之而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 8、玉在山、玉在山而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9 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而走。走。 1010、三代、三代而而下,有学而不问。下,有学而不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