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绪论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096304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人际关系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人际关系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人际关系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人际关系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绪论(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际关系学毕 秋 丽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际认知 第三章 人际吸引 第四章 人际交往障碍 第五章 人际交往工具 第六章 人际交往礼仪 第七章 异性间的人际交往 第八章 网络人际交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人际关系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学的产生 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什么是人际关系学 一、人际关系学的定义(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主要指 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即从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个人在生活、工作 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

2、的社会心理、社会 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除了研究个体、群体本身 的特性对其行为及心理的影响,还探讨个 体、群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以了解各种 社会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二)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规律,以 指导人们的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学科。是一 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人际关系学与伦理学、行为学、社会学 、心理学、哲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法 学、人才学以及公共关系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 关于学科与科学人际关系学经济学精神盛洪.doc 经济学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它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不是科学 。 所谓科学,是人类对世界的理性把握;所谓科学主义,则是人 类夸大自己的理性

3、的作用、面对宇宙的一种自信、乃至自负的态度 。它强调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制度习俗、规章典籍,只有经 过理性的检验,其存在才是合理的。而由魁奈和斯密开创的经济学 传统,从一开始就注重对自然秩序的遵从和对人类自身理性有限性 的承认。 科学产生于对物质世界的观察,经济学则起源于对人类社会的 关注。研究对象的区别造成了经济学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盛 洪 尽管经济学一直力图仿效科学,并且在形式化上取 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经济学的真正价值不是那些类似于 经典科学的知识,而是其创始人开创的经济自由主义传 统,这一传统并不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的精确定理,而是 一种原则,一种信仰。本世纪以来计划经济的兴起和衰 落,

4、又一次强有力地证明,经济学的这一传统或许胜过 了其所有定理的总和。所以经济学对人类的主要功用, 恰恰在于纠正由科学所引致的人类对自己理性的过度夸 张和狂妄自大,用哈耶克的一本书名来说,这是导致人 类灭亡的致命的自负。 盛 洪 “铁路的成分95%是人,5%是铁。”A.H.史密斯(美国 某大铁路公司前任总裁)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而85%则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能力。 戴尔.卡耐基 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 2008年,被称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 唐骏,从盛大集团跳槽,新东家是名不见 经传的新华都集团。让很多人垂涎欲滴的 是,这一次他的身价是现金加原始股约合 10亿元人民币

5、!据说目前这笔资产已经转 到了唐骏的个人账户上。 一个不名一文的大学生,靠着聪明与执着 ,获得赴日留学的名额,走出了提升身价 的第一步;卡拉OK计分机的发明,使其 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是三家公司 的小老板,却希望去大公司学习“把事情 做大”的秘密。 (大头贴 男女速配机) 没有音乐的地方是寂寞没有土壤的地方是沙漠没有绿色的家园是枯竭没有交往的人生是毁灭佚名 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 ,公元前106前43年 ) 没有友谊的世界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 “人是合群的动物,他最怕的是孤独 谁都不能安于寂寞,总喜欢和人往来,谈 不关紧要的天。” 周

6、作人 豪猪寓言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豪猪相拥 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 这样,它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 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 豪猪就被这两种痛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 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 所以,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 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 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 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 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谁要是不保持这 一距离,在英国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 your distance!”因为这一距离的缘

7、故,虽然相互取暖 的需要并非完美地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 硬刺的烦扰。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 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既不给别人麻烦,自己也 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韦启昌译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中把这个寓言和孔子的中庸连在 了一起,他说:叔本华在这个寓言里把绅士比作豪猪,使豪猪们“ 得以聚在一处的中庸的距离,就是礼让和上流的风习。有不守 这距离的,在英国就这样叫,Keep your distance!但即使这样 叫,恐怕也只能在豪猪和豪猪之间才有效力罢,因为它们彼此的 守着距离,原因在于痛而不在于叫的。假使豪猪们中夹着一个别 的,并没有刺,则无论

8、怎么叫,它们总还是挤过来。孔子说:礼 不下庶人。照现在的情形看,该是并非庶人不得接近豪猪,却是 豪猪可以任意刺着庶人而取得温暖。受伤是当然要受伤的,但这 也只能怪你自己独独没有刺,不足以让他守定适当的距离。孔子 又说:刑不上大夫。这就有难怪人们的要做绅士”。这里指出了弱者只有用“刺”去抵抗强者的压迫,才能保持人格的 尊严,而孔子的“礼让”则缺乏这一点。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 曲礼上 。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 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 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 特权观

9、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 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 。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 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 ”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 ,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 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 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

10、法刑父的皋陶不但 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 例外。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 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 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 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到豪猪的寓言: 豪猪们经过多次磨合,找到了彼此既不伤 害又能取暖的最为适当的距离;以此说明 孔子“过犹不及”的中庸,体现了“距离和 独立是对人格的一种尊重”的处世之道。 以同样的寓言来通俗地说孔子,鲁迅比之 于丹显然要深刻得多,因为他让人们洞察 了儒学“礼让”中人道与非人道的

11、内在紧张 。这里的本意不是要比较鲁迅与于丹的思 想谁深刻,而是要说明通俗地解读论语 ,并不一定非要以牺牲思想的深刻性为 代价。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际关系,也应该保持一 定的距离,包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 否则摩擦、矛盾、冲突、争斗、痛苦也就 在所难免。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亚里士多德古埃及,法老们创造了“狮身人面”符号和壮丽不朽的金字塔,法老是最早 意识到公共建筑象征强大权力,并以此证明王朝正当性的人。 一个人的外表往往透露他的内涵 连载:仙人指路 作者:徐小平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老头”在新杂志,旧杂志后发表回帖: 这故事编的有点道理。说得人一愣一愣的。 思维方式很功利

12、,只是抓住了某些社会现象的表面 ,却使人远离本质。 不过,有些人只需要这些就够了。 徐小平回应: 这个署名“老头”博友评论的关键,是认为外在的东西不是本质,因此不重要, 而我老人家恰恰认为,外在的东西就是本质,形式就是内容。 君不见鸟巢、巨蛋、央视新大楼、水立方、悉尼歌剧院全是形式展示一个 国家心灵的范例。 这是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差异。文化程度低的人,现代 化程度低的人,以及经济水平低的社会,一定更加注重“内在、本质”的东西,也就 是基础实用的东西,会认为外在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 如同食不果腹的饥寒交迫者,怎么可能谈到食物的色香味?怎么可能讲究服装 的款式和色彩?但哪

13、个民族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不立即开始讲究食物的色香味 和服装的设计和色彩? 正是这种差异,在许多方面暴露了一个人的教养,显示了一个人的素质,在许 多时候导致了有人失败,有人成功。 所以,谢谢这位伟大的博友“老头”,让我老人家有机会重新呼吁大家读一读“新 杂质、旧杂志”一文。 青年人啊,我爱你们,但是要迅速让自己变化为新杂志! 人际关系学新杂志 旧杂志.doc 价值判断 美学 主体间性 物的秩序 逻辑学 科学 汪丁丁 “三维空间”图示: 其一,“物的秩序” 其二,“主体间性质” 其三,“价值判断” 汪丁丁根据康德对一切“规则”的分类,用此“三维空间” 图示来表达对康德思想的理解。在这张图里,任

14、何事物 (超验的和经验的)对人类而言,都将在以上三个不同 的维度上被理解和把握。最早的金字塔,公元前3500年 人际关系学社交测试.doc二、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现象人际经济关系、人际政治关系、人际法律关系 、人际文化关系、人际信仰关系、人际职业关系、人际 亲缘关系、特殊情况下的人际关系等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类型协调型、基本协调型、非协调型、对抗型等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规律 (四)人际关系的社会机制和个体机制国际关系层、社会结构层、区域分属层、群体家 庭层、社会个体层等 (五)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六)人际关系的原则、规范 (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术、艺术和

15、方法。 三、人际关系学的特点(一)社会性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二)历史性(三)客观性(四)情感性(五)复杂性(六)变动性(七)网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工 作、生活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 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工作 、生活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 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 更强化。 “无论我们的思想是公开的还是内 在的,我们的思想都通过语言而得到更 为恰当的规定,而我们却不能自己来造 就这些思想;语言确向我们提示了某种 东西。”让.保罗.萨特 想象心理学 人际关系的客观性:1. 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2.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 观性 3. 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四、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一)理论方面:1.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 系2.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 的联系与区别4.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