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小说鉴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6258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小说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当代小说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当代小说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当代小说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当代小说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当代小说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小说鉴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当代小说鉴赏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 代小说?(阅读教材第39页)(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 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 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 始用“鲁迅”笔名)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 阿Q正传、孔乙己、社 戏等14篇小 说)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 说)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 等10篇小说)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倪焕之(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 的长篇)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 03、茅

2、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蚀三步曲”:幻灭、 动摇、追求(三个连续的中篇)“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残冬(三 个连续的短篇)子夜(长篇, 1932年 )林家铺子(短篇)04、郁达夫:沉沦(长篇) 春风沉 醉的晚上(短篇) 薄奠(短篇 05、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 堂(长篇) 06、柔 石:原名赵平复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 月(长篇) 07、巴 金: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爱情三步曲”:雾、雨 、电 “激流三步曲”:家、春 、秋08、萧 红:原名张乃莹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 受到鲁迅的称赞) 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边城(中篇)10、钱钟书:围城(长篇) 11、丁 玲:原

3、名蒋冰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长篇 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1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篇) 李有才板话(中篇)小二黑结婚(短 篇) 1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 获“ 斯大林文学奖”)14、孙 犁:原名孙树勋风云初记(长篇 ) 铁木前传(中篇) 荷花淀(短篇) 1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火光在前(中篇)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 02、杨 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 03、梁 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 04、曲 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 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06、王愿坚:党费(短篇)七根火柴 (短篇)普通劳动者(短篇)07、峻 青:党员登记表(短篇)

4、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 )09、吴 强:红日(长篇 1955年)10、柳 青:创业史(长篇 1959 年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 的早晨(长篇)12、王 蒙青春万岁 组织部来了年轻人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第一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李自成(二)(姚雪垠)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黄河东流去(李准) 第三届 少年天子(凌力) 平凡的世界(路遥)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

5、刘玉民) 第五届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王旭峰)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 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 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 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 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 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夫 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形象 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化过 程。 2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

6、础上,从矛盾运动的角度 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比如阿Q的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宣布 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 向,读者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 的起伏跌宕。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 形象的生动性。如荷花淀 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 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 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 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 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 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 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 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如 药的结尾描写坟场

7、的自然 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 哀。 感受形象后还必须善于把握相关描写的内在 联系,善于联系环境背景进行思考,善于把相关形 象拿来比较,在比较中去鉴别,去深入理解形象的 本质属性,才能整体把握形象。 阅读能力训练阅读小说树皮,完成文后练习。 树树 皮皮 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浓阴婆娑。我的两个孩子 ,一人一把竹椅,凑着幽幽晃晃的月光,还在嘀嘀咕咕地叨念着什 么,快高考了。 白昼那动荡不安的热流,在这夜与静中,渐渐地凝结成了一 块暗绿而透明的冻糕,凉而微甜。 我躺在藤榻上,那光和影在树叶的琴键上奏鸣着无声的旋律 。我散漫地玩赏着,任其一片朦胧,无需费力聚焦。四肢似乎

8、很重 ,又似乎很轻,仿佛浮在水中。耳边嘤嘤地回绕着孩子们的苦读, 他们将去搏击,而我却已疲惫。 “啪!”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我那个的女儿,起身走 到树根边,弯腰拾起了那片剥落的树皮,捧在手里,呆呆地凝视着 ,果然又想入非非了。 “呵!”她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这衰亡的树皮该有多么崇 高!它们含辛茹苦,忠守职责,兢兢业业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然 而,一旦衰老了,僵化了,它们便又心甘情愿地龟裂剥落,欣然引 退,把空气和阳光无私地让给了那些鲜嫩粉绿的后代!” “不!”我的儿子却还是那样地,“应该说,那新生的树 皮该有多么勇敢!它们埋头生息,潜心发育,默默无声地汲取着一 切营养。然而,一旦成熟了,强

9、壮了,它们便又毫无畏惧地一举胀 裂那些束缚它们施展青春的僵皮死壳,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让翠 绿的生命向着更新的高度,更广的空间挺进!” 寂静。 熠熠闪烁,在深黛的阴暗中,仿佛是两对幼兽的瞳孔。孩子 们盯着我,那是他们渴求真理的目光。 呵,是的,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曾这样地盯着,盯着姥姥那 干瘪的嘴唇,苦苦地探索着隐藏在那些古老的寓言中的神秘。或许 我也唠唠叨叨地问过很多,或许也是问得这样的聪明、古怪、奇特 ? 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无休无止的进化!一个新的循环又在这幽 暗中悄悄地萌发了。我顿时感到了一种异样的庄严我深情地抚摸着那两颗即将在生活的激流中翻滚浮沉、颠扑 撞击的、饱孕着幻想的脑袋,缓缓地

10、倾诉着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 个落伍者的祝愿: “我希望,世上的一切,都像你姐姐所说的那样,那样的崇 高;我更希望,世上的一切,都像你弟弟所说的那样,那样的勇敢 !” 1.第段空格处应分别填入一个表明人物性格的词语,选出 切合的一项。( ) A.多愁善感 犟头倔脑 B.娇气十足 十分自信 C.矜持稳重 头脑简单 D.沉默寡言 纯真无暇 2.选出对第段划横线的句子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 ) A.年轻一代生气勃勃,而老一代则疲惫不堪,反映了自然规律的无 情。 B.新老两代人不同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两代人存在不可避免的“代沟 ”。 C.“他们”暗指“新树皮”,“我”暗指“老树皮”,为下文新老两代人的

11、感情交流作铺垫。 ACD.作者感叹自己落后于时代,不如青年人有朝气、有进取心。 3.第段中,“我顿时感到了一种异样的庄严”,选出理解正确 的一项。( ) A.“我”意识到社会兴衰更迭,人世沧海桑田,世间万物变化莫 测。 B.“我”领悟到一切生物都在新陈代谢中进化,人类社会更是在 革故鼎新中前进。 C.“我”从两个孩子身上找到了过去,看到了未来,燃起了再造 生活辉煌的愿望。 D.“我”意识到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诞生都无法抗拒,这是 人生一曲多么悲壮的歌。 4.第段“寂静”独语成段,选出对“寂静”的意蕴分析正确的一 项。( ) A.呼应开头,表现夏夜的静态美。 B.以静写动,表现人物心理的不平静。 C.短暂停顿,表现人物对话的间歇。BBD.渲染气氛,强调景物与人的和谐。 5.选出对这篇小说评析不当的一项 ( ) A.树皮着意营构了夏夜恬静和谐 的气氛,让一家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氛 围中,共同品味夏夜的温馨。 B.树皮谈论新老树皮更新换代的话 题,实质是在探究人生的哲理,作品以小 见大,咏物说理,意蕴深刻。 C.树皮中人物的语言是性格的 火花。女儿的话是奉献者对人生价值的 深沉思索,儿子的话则是奋斗者心声的 自然流露,而父亲的话则表露老一代企盼新老转换协调统一、相容 和谐的心迹。 D.树皮因情见物,人、物契合,细节生辉,这使小说尽得 形象寓理之趣,毫无抽象说教之嫌。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