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5231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河南省洛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洛阳八中 高三地理 段考试卷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 读图,判断 12 题。1河流 ab 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 E 点海拔可能为 A59 米 B99 米 C199 米 D259 米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乙(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读图 甲(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34 题。 3若图甲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 B C D 4若在图甲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 B C D 右图是不同地点 6 月 22 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

2、答 57 题。 5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 A B C D 6造成地日照时数少于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7如果 6 月 22 日在、两地同时看到日出,那么 9 月 23 日当地日落时,地的地方时为 A15:OO B16:30 C19:30 D21:00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 为某日晨昏线n 与纬线 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 知此时 W(位于 PWQ 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 12 时。据此完成第 8-9 题。28该日,P 的昼长是 A6 小时 B8 小时 C18 小时 D16 小时 9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泰安的昼长正在变长 B天津日

3、出时物影朝西南 C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DP 点正值日出,Q 点正值日落 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回答 10- 11 题。 我国北方某学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单位:米)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10.30m10.34m10.30m10.27m10.24m10.据旗杆的正午影长的变化,判断此时约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前往南极洲观测极光 B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 C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运动 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1214 题。 12关于右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

4、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13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右图位置时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 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14若 M 点位于大陆西岸,下图中表示 M 地气候特征的是读图 7 福建省某地区 2010 年 1 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图 8 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关系图。回答 1517 题。图 7315.据图 7 分析,15 日至 17 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 B C D 16.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气压变化图正确的

5、是17.据图 8,关于 16 日昼夜温差较小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变小 变大 B. 变大 变小 C. 变大 变小 D. 变大 变小图 3 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和沿海城市 M 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1820 题。 18.1 月控制 M 地区的气压带的名称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19.7 月,M 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 西北风20.关于 N 海域 19等温线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 B C D读下图,完成 2122 题。2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图 8图 3N西 东 海平面 深 度 西 东 深 度 东

6、 西 等温线 深 度 东 西 深 度 A B C D 4A在北半球,A 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 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 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 处有寒流经过 22A 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 2324 题。23.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A非洲 B南美洲C北美洲 D澳大利亚24读大陆 F 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A寒暖流交汇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C板块交界处,多温泉D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图 a 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 ,b 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2526 题。25该区域地势

7、起伏大 冰川侵蚀作用强 夏季降水多 河流含沙量大A B C D26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水汽输送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少A B C D 右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 ,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回 答 2728 题。 27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28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

8、林5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 2930 题。29图中 B、D 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30图中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 D重熔再生右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回答 3132 题。31此实验主要是探究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32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没有体现搬运过程A

9、 B C D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 ,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 面 1 月、7 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 3334 题。 33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 1 月输沙量少于 7 月 B水循环 7 月不如 1 月活跃 C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34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D丁C丙 D丁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为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箭头 a,b,c,d 为岩石图与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 35-36 题635. 三类岩石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环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10、A.甲 B.一甲 C.一丙 D.乙36、 a、b、c ,d的含义和下列现象成因有关的是A、a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B. b长白山天池附近多玄武岩C、c一安第斯山脉西侧中段的荒漠D. d云贵髙原多溶洞二、综合题37 (11 分)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1)地位于地的 方向,地距地约 千米。 (2 分)(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地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 (2 分)(3)此时,地的风向为 ;地的天气特点是 。 (2 分)(4)该季节地的气温比地还低,试分析原因。 (3 分)(5)近年来,有关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其主要原因。 (2 分)

11、738(9 分)图 10 为“2 月份某大洋部分海域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 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曲线和箭头组合的形式绘制出该海域的主要洋流(不用标注洋流名称)。(1 分) (2)写出下列字母所在海域的洋流名称: C_;E_。 (2 分) (3)图中 A 南侧海区等温线的空间分布比 B 处海区等温线_(密集稀疏);请简 要分析原因。(2 分) (4) B 北侧的 10等温线向_方向凸出;请简要分析原因。(2 分) (5)B 东侧陆地部分(纬度 40-60之间的部分)的气候类型为_;请简 要分析该海域的洋流对其形成所起的作用。(2 分) 39.(10 分)

12、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 分)(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4 分)8(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2 分)(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 (2 分)9洛阳八中 高三地理 段考试卷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1-10 BDBAA DCBDD 11-20 BDCDD CBBDA21-30 CAADC DACAB 31-36 DCBBDA 二、综合题37、 (1)东南, 3330 千米(2 分

13、) (2)快,极夜(2 分) (3)西北风(1 分) ,寒冷晴朗(1 分) 。 (共 2 分) (4)地位于陆地,位于海洋(1 分)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地冬季降温幅度大(1 分) ;地地势高(1 分) 。 (共 3 分) (5)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对北冰洋的领土竞争可以拓展 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答对两点即可, 2 分)38、 (1)略。 (1 分) (2)C加那利寒流(1 分) ;E拉布拉多寒流(1 分) 。 (评分细则:洋流名称出现错字者 不予给分) (3)密集(1 分) ,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水平梯度大(或答:寒暖流交汇处,南北温差大) (1 分) 。 (4)北(或答“向高纬度” ) (1 分)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海域水温较周围同纬度海 域水温高(1 分) 。 (5)温带海洋气候(1 分) ;增温增湿(1 分) 。39 (10 分)(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分)(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沉积作用明显。 (4 分)(3) (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 分)(4)对气候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