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5211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校长 杨静武)(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特色学校建设天津市南开中学杨静武n一、特色学校、学校特色 、办学特色的概念综述(一)、特色及特色办学n1.何谓特色。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特色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而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 或一个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艺术特 点和作风。与一般相比, 特色具有独特的单一 性; 与共性相比, 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综上所 述,特色的概念更注重现象学的描述。尽管也有 “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学校特色”等许多 关于特色的提法,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还是一 个追求的大体取向。2.何谓办学特色。n所谓办学特色,在科学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逐步 培育、发展形成的

2、,并获得显著办学效益的,学 校特殊办学风格或模式。就是创办有自身特色 的学校,这种学校在各个层面精神、制度 、行为乃至物质设备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区 别于其它学校的特征。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 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 育风貌。然而,教育是育人的,通过培养人来 为社会服务。一种办学特色是否有生命力,从 根本上来说,就是看它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要,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二)、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n1、特色学校n绝大多数研究“特色学校”的理论文章中对“特色 学校”这一概念作过界定或或讨论研究过,不 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提出了 不同的见解,主要有:n特色学校( c

3、haracteristic school)是一种具有独 特办学风格的整体化的成功学校。“特色学校 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 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n特色学校是实现整体化、具有整体风貌、育人 效益显著的学校。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 探讨,中国教育学刊, 1995 年第 5 期。n特色学校( characteristic school)是一种具有独 特办学风格的整体化的成功学校。“特色学校 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 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4、”n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中国教 育学刊, 1995 年第 5 期。n特色学校是实现整体化、具有整体风貌、育人 效益显著的学校。n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教育导 刊, 1997 年第 2 期。n特色学校是在坚持教育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通 过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并结合特定社区的需要而 自然形成的, 其本质特征是学校的个性化, 其终 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n张华:“重点学校”的消亡与“特色学校”的回归 教育参考, 1996 年第 2 期。n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 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 发挥本校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懈努

5、力 ,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独特风格。n王承铎:特色学校管窥,中国教育学刊, 1994年第5期。n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有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教育思想 、鲜明的教学手段。n赵福庆:特色学校建设色议,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 n学校在保证完成义务教育的阶段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另 外增设了新的课程或是加大了某些课程教育内容的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上,提高了某些教育的标准;在某 些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的购置上超过了中小学的一般 要求,使学校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有的优势。n邢真:学校特色不等于特色学校,中小学管理 ,1999年第l期n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6、,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形成其具有特有的教育思想 为核心的办学体系,并被全体成员所内化的具有稳定 个性和风格的学校。马联芳等:特色学校形成与发展 的理论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10期n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 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 的办学成果的学校。n顾领:试论办学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 1996年第2期n特色学校是实现整体化、具有整体风貌、育人效益显著的学校。n梁志大:关于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思考,天津教育, 1996年第5期n特色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的完成学校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 有独

7、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n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n特色学校一般是指那些在全面贯彻教育 方针的过程中,在办学主体刻意的追求 下,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某些方面具有 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之处,形成比较 稳定的鲜明个性风格,成绩卓著,社会 公认的学校。n郑友训:特色学校诊释,中国教 育学刊,2001年第6期n综合研究“特色学校”实际就是一个学校要有区 别于其他学校、超脱于传统的理论,并形成本 校固有的办学模式。其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 实效性,能“以点带面”,调动全局,并影响到 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他不是校长思想 中所固有的、更不是校长的主观臆断,而是在

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和在广大教师的 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形成的,是教育创新的 必然要求和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集中体现n(周国芳)特色学校n1、特色学校文化n2、特色课程建设n3、特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n4、包括校长在内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 两支队伍建设n5、社会公认的显著的办学成果n学校特色之所以被社会认同和肯定, 主 要是源于其办学的过程和结果独特、优 质、先进、有成效, 所以, 学校建设特 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发扬学校的优 势,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n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林冬桂,教育导刊,2010,五月n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

9、相对稳定的学 校文化。它所体现的是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表现为凝聚在学校 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n学校特色建设不仅外显为全体学生综合能力或多数学生某一方面 能力的突出发展上,更表现为学校文化建设内化为人的意识行为 ,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学校特色的确定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发扬本校优良传统,深刻挖掘和利用独特的社区资源,充分考 虑本校教师的专长和愿望,并能体现多门学科、多种能力的融合 ;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是全体师生参与,只有部分学生介入的特色 项目,层次再高,也只能培养部分特长学生,不可能对学校整体 工作形成有力的推动。n我国小学学校特色教育建设模式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 赵志国 2008年5

10、月28日 硕士论文n“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一般来说,“学校特色”在“特色”的广 度和深度上均逊色于“特色学校”,这两者 成阶梯状关系,学校特色处于低一层次 ,它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特色学校 则处于高一层次,它是学校特色的发展 和升华, 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过程 。2、学校特色n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 本校独到的办学理念, 从学校实际出发, 在教育实践 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 面的优势,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 、具有鲜明个性、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 教育教学模式。学校特色是学校独特的办学风貌的综

11、 合体现, 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反映, 而且也是学校 办学方面优于其他学校的、成效突出的、符合社会发 展需求的特质。这些特质具有先进性、优质性、独特 性、整体性和发展性。(三)、概念的辨析n“办学特色”这一概念应取自于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n各中小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 上说“特色学校”这一概念也是由它衍生出 来的,因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必然的 联系,同时它们也有着鲜明的区别。n对于这两个概念的争论,大约可以总结为三种 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n概念没有区别,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它们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方式,因而也 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分。第二种观点认为二 者之间没

12、有本质的区别,但有层次的不同,即 二者是同质不同度的两个概念也可以说办学特 色是特色学校的一个下位概念。第三种观点认 为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概念不可以混用,对它们应作严格的区分。二、张伯苓校长办学案例分析n南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孙中 山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梁 启超说:“假使全国学校系如南开,则诚 中国之大幸。”陶行知说“什么学校最出 色,当推南开为巨擎。”老舍、曹禺曾写 道:“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 ”历史上这诸多名家好评如潮,又有两任 共和国的总理都出身南开中学,百年南 开声名远播海内外。 n联合国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报 告中有这样一

13、句话让我感到触目惊心: 中国有2亿4千万学生亟待改变学习方法 ,中国有1600万教师亟待改变教育观念 。联合国为什么将这一教育信息写入中 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将其作为对中国现 状的评价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办学目的n南开学校系因国难而产生,故其办学目 的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窃以为我 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首曰愚n千余年来,国人深中八股文之余毒,民 性保守,不求进步。又教育不普及,人 民多愚昧无知,缺乏科学知识,充满迷 信观念。次曰弱n重文轻武,鄙弃劳动,鸦片之毒流行, 早婚之害未除,因之民族体魄衰弱,民 族志气消沉。三曰贫n科学不兴,灾荒叠见,生产力弱,生计 艰难。加以政

14、治腐败,贪污流行,民生 经济,濒于破产。四曰散n两千年来,国人蛰伏于专制淫威之下, 不善组织,不能团结。因此个人主义畸 形发展,团体观念,极为薄弱。整个中 华民族有如一盘散沙,而不悟聚者力 强,散者力弱、分则易折,合则难 摧之理。五日私n此为中华民族之最大病根。国人自私心 太重,公德心太弱,所见所谋,短小浅 近。只顾眼前,忽视将来,知有个人, 不知团体。其流弊所及,遂至民族思想 缺乏,国家观念薄弱,良可慨也。n右述五病,实为我民族衰弱招侮之主因 。苓有见及此,深感国家缺乏积极奋发 、振作有为之人才,故追随严范孙先生 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 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其积极目 的,为

15、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 以图自强。一曰:重视体育。n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国民体魄衰弱,精神萎靡。工作 效率低落,服务年龄短促,原因固属多端,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 其主要原因。南开学校自成立以来,即以重视体育,为国人倡, 以期个个学生有坚强之体魄,及健全之精神,故对于体育设备、 运动场地,力求完善;体育组织,运动比赛,力求普遍。学生先 后参加华北、全国、及远东运动会者,均有良好之成绩表现。但 苓提倡运动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不仅在少数选手,而在 全体学生。学生在校,固应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 促进社会运动风气。少数学生之运动技术,固应提高,全体学生 之身体锻炼,尤应注意

16、。最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 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庶不致发生流弊,故体育道德, 及运动精神,尤之致意焉。二曰:提倡科学。n我国科学不发达,物质文明远不如人,故苓当办学之 初,即竭力提倡科学,其目的在开通民智,破除迷信 ,藉以引起国人对于科学研究之兴趣,促进物质文明 之发达。今者科学与国防建设发生密切之关系,无科 学无国防,无国防无国家,愈见提倡科学之重要。惟 是科学精神,不重玄想而重观察。不重讲解而重实验 ,观察与实验,又需有充分之设备。南开学校在成立 之初,苓即从日本购回理化仪器多种,其后历年添置 ,令学生人人亲手从事实验。犹忆民国初年,美国哈 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Dr. Elliot)来校参观,见中 学有如此设施,深为赞许,盖以尔时中学内有实验设 备者,尚不多见也。三曰:团体组织n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 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因此学校对于 学生课外组织、团体活动,无不协力赞 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