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873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2016 届高三 10 月月考历史试卷第 I 卷(选择题)本卷共 32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宗法制度的血缘性C.社会制度的稳定性 D.西周权力的分散性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据你推测,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当时的A.燕国 B.宋国 C.韩国 D.京畿地区3.秦灭六国后,为改善北方交通、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A.筑长城 B.挖灵渠

2、 C.修驰道 D.修五尺道4.有学者认为:“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整体观念深入到边远地区。 ”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B郡县制促进了中国古代皇权国家形态的形成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D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5.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 BC. D. 6.史学家金耀基

3、认为:中国现代化文明转型有三个主旋律:经济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文化上从经学到科学;政治上从帝制到共和。开启这三个主旋律的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 废科举,设新式学校 辛亥革命B. 鸦片战争 新文化运动 清末新政2C 洋务运动 废科举,设新式学校 戊戌变法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7.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8.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

4、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9. 近日,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船体破坏严重,甲板以上所剩无几,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由此可见,A.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C.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 D.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 10. 2014 年 2

5、 月 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反映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留言 B.日本记者的新闻照片C.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D.中国战地记者的文章11.“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资政新编 , 太平天国) 这是指 A天京事变的教训 B安庆失陷的教训 C孤军北伐的教训 D天京陷落的教训12.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

6、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据此反映了A.孙中山认为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是皇帝势力B.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主动采取了灵活措施3C.孙中山找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D.孙中山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1320 世纪 30 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B中共领导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中华民族同日本的矛盾不断尖锐D国共两党已经放弃前嫌达成

7、一致14.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1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宋庆龄参加会议的地点应该是A延安 B西柏坡 C北平 D北京16电影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8、”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均“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B根据情节判断,这个时期全国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C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说明“依法治国”深入人心 4D这个故事情节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 17.表 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 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18.在特定的历史

9、背景下改编寓意深刻的中国古诗词,常常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 ,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 D香港、澳门回归之后191984 年 5 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句话说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一原则A不结盟 B平等互利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不侵犯 20.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

10、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2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22.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5A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B奴隶参与了立法C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23.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规定:取消了

11、56 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名额,减少小选区选举名额,将空出的 143 个席位分配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议会改革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之初B.通过改革,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C.通过改革,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D.通过改革,推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24.1788 年 7 月 10 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体制 C共和制度 D民主原则25.“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

12、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四月提纲26. 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三月十八日革命” ,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 3 月 18 日,其直接原因是A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C巴黎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D1871 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27.阅读下图(图中文字: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 。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在军事上推行“马歇尔计划”B美国企图借此控制西欧,建立新的国际格局C欧共体、欧盟建立是实现美国意图的重要步骤D20 世纪 60 年代末西

13、欧经济得到恢复,实现“西欧重新强壮”的目标28. 以下农业工具,按农业生产顺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耧车 耕犁 大镰 曲柄锄 耙 6A. B. C. D. 29.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井田制下“十千维耦”的耕作方式 B农业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C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D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较轻30.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31. 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

14、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有一段时期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这段时期应该在A甲午战后 B辛亥革命前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32为了更好掌握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等几个主要史学观点,我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史模式”为题进行了讨论并绘并制了下表, 其中属于从社会史观角度分析的是 模式将中国近代史看作“冲击反应”模式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侵略革命”模式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农耕工业”模式是一部展现中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碰撞交汇”模式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史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