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94660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与管理概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1环境资源问题 全球视野1大气2世界人口趋势3粮食与农业4生物资源 5能源与矿物原料 6水资源7海洋与海岸带资源2我国环境资源基本特点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质量不一、人均 量小、分布不均衡组合结构不佳。 2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3环境资源稀缺日益凸现。 4粮食安全日益受到挑战。 5矿产资源短缺。 6生物多样性减少。 7资源承载力将界极限 8资源开发环境日趋劣化。3二、环境资源问题的原因(一)自然环境及的内在因素:火山、福岛地震、飓风(二)人类行为因素-环境保护的3大视角发展观 伦理道德观 价值观 科学观 消费观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 展环境中心主

2、义污染 天堂生态 天堂宜人 环境4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是一种认为不论使用价值如何,所有生命都有其固有 价值的哲学观,包括一系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不同哲学观点。生 物中心论将生物界(主要是不包含人类的世界)置于价值体系的 中心。其两大分支是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涉及利用。 某物具有工具价值是指它能够被作为工具,用于达到某个有益的 目标。与之相反,内在价值不涉及利用。某物可能毫无用处但依 然有其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论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在自然中心主义者看来,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是导致当今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人类和社会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根源。 5可持续发展布伦特兰委员会:“在不

3、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 代人的需求”。有关可持续性的争论集中于两个方面:(1)人力资 本在多大程度可以替代“自然资本”;(2)当代人对未来世代应尽 的义务是多少。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将可持续性定义为确保未来世代的状况 与当代人一样好,并且一直如此(Solow,1992)。 布朗大学的经济学家Talbot Page将可持续性定义为对损耗、污染 和拥挤的管理(Page,1991)。对于损耗,他认为应当在代际间大致 保持资源总量恒定。 生态学家认为,我们拥有天赐的资源,我们没有权利为了短期目 的而随意挥霍。尤其是,当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行动可能产生怎 样的后果时,不要企图愚弄自然 6

4、人类中心论 该观点认为环境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为人类提供 物质享受。人类中心论有别于功利主义。环境 功利主义者强调人们从环境中获得的享乐,而 不论这种享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工具性 的还是内在的。从严格意义上讲,环境人类中 心论只注重环境的工具价值。从人类中心论的 观点出发,如果某个物种对人类毫无用处的话 ,它就是没有价值的。功利主义则承认各种各 样的具体价值。 7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本质: (1)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 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护将不可能是有效的。 (2)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 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这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 。 (3)与环境保护

5、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投入产出分析等,是环境保护的技术和工程不可缺的 。 因此,经济学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及管制经济活动的正确途径,以此获得在环境目标、 经济目标及其他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环境经济学 所关注的领域8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兴起于20世纪的50-60年代。当时一系 列污染事件的发生使得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成为热门话题 。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进行全球性 反思的开始。而1972年,DH梅多斯等人在其所著的 增长的极限中,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 条件,这引起了人们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关注。 1973年的石油危机更

6、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对节约自然资源 的重视。此后,社会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与各种绿色组织 的出现和发展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不可忽 视的重要政治力量。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则被认为是国际环境保护时代到 来的标志。 9 环境经济学上关于环境的问题则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末到 60年代初的北美,甚至是更早的时期。 早在20世纪20年代,A庇古(Arthur Pigou)就有把污染看 作是外部性的思想。格雷(Gray)和霍特林(Hotelling)分别于 1914和1931年对可耗竭资源,如煤及金属矿藏的折耗程度作 过分析。而在更早的19世纪,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7、)就进行过关于增长极限的分析。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由于新的环境法规的颁布,阿 伦肯尼斯(Allen Kneese)及其未来资源研究所的同事们对 环境项目的经济成本和收益,以及政策进行评价,并把以市 场为依托的刺激手段如排污收费制度同环境法规的作用相比 较。这一阶段的主要进展是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技术,特别 是在水和大气污染方面。 10 作为一个学科,环境经济学在1970年代以后才日渐兴旺起 来。许多学者提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既能满足人类的基本 需要,又不能超出环境负荷。超过了环境负荷,自然资源 的再生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会受到破坏,从而引起严重的 环境间题,社会经济也不能持续发展。只有

8、合理利用资源 ,维护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才能促进 经济的发展。许多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 方面的著作纷纷在这一时期出版,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 到了90年代,人们开始从环境政策的角度理解清偿 (payoff).为了污染控制而实行市场准入广为人知,评估方法 是环境干预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评价被用在那些具有环 境影响的重大公共项目的决策中,环境经济学在当今有关 气候变化的讨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1 在我国,全国性的环境保护工作起于20世纪70年 代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 1978年制定的“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 八年发展规划(1978

9、-1985)”奠定了环境经济学 研究的基础。 1980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的成立 ,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不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理论 还是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的环境问题 依然严峻。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同度不 断提高,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也处于形成 之中。 12环境经济学与环境政策 环境政策分为两个层面: 作为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环境政策通常是社会利益 的方方面面之间权衡的产物。如何通过更健康的发展 获得环境效益,并通过更合理的环境政策优化人们的 经济生活,成为环境政策的重要使命。 在较为狭义的环境政策层面,也就是污染控制层面 ,

10、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恰当的污染量是多少,以及如何使污染者控制其排放 。 13环境经济学与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学科。但从本质上,这是一门经济学 的分支。其基本立场,使用的分析方法,思考问题的逻辑,都应 该是经济学的。 经济学有许多应用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 域。上述应用研究领域均普遍使用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借鉴了其 基本研究领域的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学理论之外理解经 济学作出了贡献。 环境经济学的突出贡献在于非市场领域。也就是,非市场物品需 求曲线的测度方法。环境经济学的另一个重

11、要组成部分是将形成 于经济学其他领域的方法应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包含有许多经 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发展起来的概念(尤其是公共财政和产业组织 理论)。环境经济学的某些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如环境评估), 并有可能为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所应用。 14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对环境价值 判定,而社会决策是在对环境价值判定的基础上做出的。 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某物对于社会的价值源于其对全体社 会成员的个别价值。生态经济学家的价值观则更具生物物 理学特征。 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在较长时间跨度下对环境问题的 思考,如全球变暖或核废料处置。环境经济学家认为经济 学难以进行时间

12、跨度较大的成本收益分析。 生态经济学家 对代际决策问题另有对策,尤其是可持续性概念的提出。 他们认为应当摈弃那些在长期不具有可持续性的行为。以 核废料为例,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是,能够永远以掩 埋的方式处理核废料且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吗?如果回答是 否定的,那么掩埋的行为就是不可持续的。这无关成本与 收益的平衡。 15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更多地关注静态的资源配置问题。时间不是确定一个城 市恰当的空气污染量的问题所在。资源经济学则是关于动态的资源 配置问题。时间引起了人们对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问题的兴趣。 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也许是对自然界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

13、存在交叉。全球变暖就是一个具有长期 性的污染问题。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上二者也存在交叉。这些问题都 包含时间因素,因此可将环境经济学归入资源经济学。另一方面, 对自然环境的损害通常是由目的各异的经济活动造成的。物种消失 通常是人类改变其栖息地的结果。16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 经济学有两种最基本的应用:一种试图解释生活中现象,另一种试图 解释我们希望经济系统如何分配物品和服务。“实证”与“规范”区分了 这两种研究视角。实证经济学更趋价值中立,旨在解释市场及相关制 度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是如何运作的。 而规范经济学则试图利用经济学工具设计政府政策,对市场活动 进行干预。有关“最

14、好”的干预政策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显然, 这要求有一种界定何为最佳的方法,与解释经济系统如何运作相比, 这个过程更具价值偏好。 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不可能仅仅采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环境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市场失灵。对市场失灵的矫正则需要政府干预。 但要的是怎样的政府干预呢?这就是一个规范问题了。这也是环境经 济学家试图协助政府回答的问题。在有关管理的规范理论的发展过程 中,如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或者非市场物品的公共供给等,我们试图清 楚地说明价值判断何时进入政策制定的过程。实证环境经济学家应当 意识到介入规范分析的风险。 17环境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15、)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 环境保护的经济效果与环境污染的经济损 失评估,环境管理方案的经济学优化 (3)经济政策手段原理及在环境管理中运用 (4)主要污染及其经济管理 (5)低炭经济管理18参考教材: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ott J. Calla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6 环境经济学 与环境管理,卡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 环境经济学,查尔斯.D.科尔斯塔德(傅晋华、彭超 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英)Nick.Hanl

16、ey,Jason F.Sshogren and ben whit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ACMILLAN PRESS LTD (曹和平译,环境经济学教程,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 梁本凡,环境经济学高级教程,中国水科学出版社, 2010 Tom Tietenber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5th),ADDISON WESLEY LONGMAN,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0 严旭阳,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