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4634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系列讲稿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模块二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主讲人: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p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30分钟)p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180分钟=40+10+40+40+10+30+10)p活动3: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55分钟)p活动4:分享与修改教学设计方案(25+10分钟)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30分钟)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 (8分钟)什么是教学设计?形象地说,教学设计是为老师们

2、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 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 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 、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可见,要掌握教学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 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 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3、;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 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2.了解教学设计的作用(2分钟)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 科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3. 资料阅读与思考 (20分钟)p资料: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阅读资料教学设计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作用p思考: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何作用?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

4、(40分钟)1. 传统教学设计(面向老师的教) (10分钟)(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2.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主的学)(10分钟)(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

5、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学生的自主建构;(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 建构的目标;建构的目标;(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学生的意义建构;(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与 实践能力。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6、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3.“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 (5分钟)(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4)学习情境设计;(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整。注意: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 略的设计;在环节()和在环节()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 要求。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4. 案例观摩与思考(15+10分钟)

7、先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案例三类不同的教学设计”部分的资料,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三个教学设计案例体现的教育思想有何不同?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分析(40分钟)在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所包含的六个主要环节中,老师们对 媒体选择与形成性评价一般比较熟悉,所以下面我们只着重 对前四个环节进行分析。1.分析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小语:狐假虎威、司马光等例子) (5分钟)2.资料阅读+“教学目标分析优秀案例”观摩+思考(20分钟 + 10分钟)先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案例教学目标分析案例”部分的资料, 然后思考下面的问

8、题:(1)案例中的目标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阐述方法?(3)对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注意哪几点?(4)对教学目标分析案例中的“优秀案例”和“有待改进的案例”作对比分析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表述方法 (3分钟)(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4.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事项: (2分钟)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9、;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40+10分钟)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2分钟)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变量; 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性格 等。2.关于认知结构变量(8分钟)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奥苏贝尔发现在认知结构中有三方面的特性对于有意义学习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和直接的

10、影响,并把这三方面的特性称之为认知结构变量。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即学习者的原有认 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 吸收作用的观念。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 即这个起固定、吸 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 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 即这个起固定、吸收 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愈稳固,也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 发生与保持。所谓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就是要确定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上述三方 面的特性,首

11、先是要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利用性”。,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3.资料阅读+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观摩+思考(30+10分钟)先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案例学习者特征分析案例 ”部分的资料,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学习者特征分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案例中的“优秀案例”和“有待改进的 案例”作对比分析。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策略选择(30分钟)1.教学策略的选择原则(3分钟)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策

12、略多种多样与获得认知学习结果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讲授法、启发式方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 、讨 论法 、操练法 、实验法 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示范- 模仿法、操练-反馈法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直接强化法、 间接强化法与建构主义有关的方法策略有:支架式 、抛锚式 、随机 通达式、 问题解决式、研究式、协作式(协作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讨论 式、辩论式、竞争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种不同的策略) 。每一种方法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适用场合应当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选择。 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

13、般过程教学策略选择2.先行组织者策略(3分钟)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 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 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 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先行组织者”。不难看 出,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 个变量“可利用性” 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可利用 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 念。由于原有观念和新观念(即当前学习内容)之间,可以有“ 类属关系” 、“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等三种不同关系 ,所以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分成

14、三类: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策略选择3.三类先行组织者(4分钟)(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抽象概括程度上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新学习 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抽象概括程度上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组织者类 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 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不是类属或总括关 系

15、而是并列组合关系。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策略选择4.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5分钟)另外,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的要求,往往不是靠单一的方法策略所 能完成,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 ,一节理化课在开始阶段往往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接着运用演示软件突破 重点难点,然后用操练法巩固当前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深 化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通常把“多种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称之为教 学模式,可见,教学模式属于方法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方法策 略;一般的方法策略是指单一的方法、单一的策略,教学模

16、式则是指两种 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关于教学模式有多种说法与定义,老师们不一 定要了解,更不一定要去记忆,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学模式特点,希望老 师们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掌握)。 5.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 阅读资料教学模式与策略 选择”部分的资料。 (15分钟)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系列讲稿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情境设计(10分钟)1.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4分钟)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境,使学生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主题 上来。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播放一段视频录像、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讲 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演示专门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场活泼有趣的角 色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