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453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 单选题:共 14 题 每题 6 分 共 84 分1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含 01mol FeCl3的溶液与足量沸水反应制得的 Fe(OH)3胶体中胶粒数为 01NAB01mol Fe 与 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 NAC46g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 N 原子总数为 NAD等物质的量的 NH4+和 OH含电子数均为 10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 Fe(OH)3胶体中胶粒是许多 Fe(OH)3的集合体,因此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错误;BFe是变价金属,01mol Fe 最多失去

2、 03mol 电子,01mol Cl2最多得到 02mol 电子,因此二者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错误。C46g NO2的物质的量是 1mol,含有 1molN 原子;46gN2O4的物质的量是 05mol,含有 N 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1mol,因此混合气体中含 N 原子总数为 NA,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 NH4+和 OH含电子数相等,二者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因此含有的电子数不一定为10NA,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 C25H46O。已知某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2H50O2。则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

3、是AC6H13COOHBC6H5COOHCC7H15COOHDC6H5CH2COO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和水,所以形成的胆固醇酯分子式是 C32H50O2,则羧2酸的分子中 C原子数是 32-25=7,H 原子数是 50+2-46=6,O 原子数是 2+1-1=2,因此分子式是 C7HhO2,符合该题意的是C6H5COOH ,因此选项是 B。考点:考查酯化反应的历程及形成酯的羧酸的推断的知识。3假设图中原电池产生的电压、电流强度均能满足电解、电镀要求,即为理想化。为各装置中的电极编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 K 闭合时,A 装置发生吸氧腐蚀,在电路中做电源B当 K

4、 断开时,B 装置锌片溶解,有氢气产生C当 K 闭合后,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D当 K 闭合后,A、B 装置中 pH 均变大。【答案】A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红外光谱可鉴别乙醇和二甲醚,用 X射线衍射实验可鉴别玻璃与水晶3B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苯、二甲苯等,可通过煤的干馏将它们分离C聚氯乙烯塑料可制作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D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的 H 原子,二甲醚中含有一种 H 原子,用红外光谱可鉴别乙醇和二甲醚,玻璃是混合物,水晶是 SiO2,因此可以用 X射线衍射实验可鉴别玻璃与水晶,

5、正确。B煤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无碳、苯、二甲苯,错误;C聚氯乙烯塑料有毒,因此不可制作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错误。D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成分、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知识。5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 kJ/mol。来源:学科网 ZXXK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NO3(aq)KOH(aq)= H2O(l)KNO3(aq) H573 kJ/molBHNO3(aq)NH3H2O(aq)= H2O(l)NH4NO3(aq) H573 kJ/mol【答案】D【解

6、析】试题分析:A硝酸是强酸,KOH 是强碱,所以 HNO3(aq)KOH(aq)= H2O(l)KNO3(aq)的反应热是H=573 kJ/mol,错误。B 硝酸是强酸,NH3H2O 是弱碱,二者会发生反应:HNO3(aq)NH3H2O(aq)= H2O(l)NH4NO3(aq),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所以 H573 kJ/mol,错误。C醋酸是弱酸,4电离需要吸热,因此 CH3COOH(aq)KOH(aq)= H2O(l)CH3COOK(aq) H573 kJ/mol,错误。D醋酸是弱酸,NH3H2O 是弱碱,二者发生反应 CH3COOH(aq)NH3H2O(aq)= H2O(l

7、)CH3COONH4(aq) ,反应放出热量小于 573 kJ/,所以 H573 kJ/mol,正确。考点:考查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6天然维生素 P(结构如图,结构中 R 为烷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 P 的来源:学科网 ZXXK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 6 mol Br2B1 mol 该物质可与 5 molNaOH 反应C分子内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若能使酸性 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则可证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答案】A来源:学。科。网 Z。X。X。K【解析】试题分析:A1 mol 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酚羟基发生

8、邻对位的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因此 1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 6mol Br2,正确。B酚羟基与 NaOH 会发生反应,由于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 4 个羟基,1 mol 该物质可与 4 molNaOH 反应,错误。C由于苯分子是平面分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这几个平面可能共平面,也可能不处于同一平面,错误;D酚羟基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因此若能使酸性 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不可证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错误。考点:考查天然维生素 P 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5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10 L 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

9、3(g) 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min 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X 曲线表示 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001 molL1min1D1012 min,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来源:学。科。网考点:考查图像法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二 实验题: 共 15 分8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实验原理:CH3CH2Br + NaOHCH2=CH2 + NaBr + H2O实验过程:组装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 1

10、0mL 溴乙烷和 15mL 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 KMnO4溶液颜色褪去。6(1)甲同学认为酸性 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就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为: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资料一:溴乙烷于 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 1。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

11、温度为 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_,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合资料二、三,有同学认为应将实验装置中烧瓶改成三颈烧瓶并增加两种仪器,这两种仪器是 。 。【答案】(1)乙醇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2)在小试管之前增加一个盛有冷水的洗气瓶;(3)反应温度较低;CH3CH2Br + NaOHCH3CH2OH + NaBr。(4)冷凝管;温度计(量程为 200)。7【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是溴乙烷与 NaOH 的乙醇溶液

12、发生的消去反应,由于乙醇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有还原性,也可以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就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由于乙醇与水混溶,所以改进方法为在检验乙烯的小试管之前增加一个盛有冷水的洗气瓶来除去乙醇。(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温度较低,主要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 + NaOHCH3CH2OH + NaBr。(4)结合资料二、三,有同学认为应将实验装置中烧瓶改成三颈烧瓶并增加两种仪器,这两种仪器是冷凝器,防止溴乙烷的挥发。加一个量程为 200的温度

13、计。考点:考查物质制取的化学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方程式的书写及改进方法的知识。三 填空题: 共 13 分9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铂铑合金网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如下:(1)已知反应一经发生,铂铑合金网就会处于红热状态。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常数 K 值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2)氨气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3H22NH3,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容器内 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 132 Bv正(N2)v逆(H2)8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14、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若在恒温条件下,将 N2与 H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 2 L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5 min 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0 mol,n(H2)08 mol,n(NH3)08 mol,则反应速率 v(H2)_,平衡常数_。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 2 倍,平衡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 2 倍。【答案】(1)4NH35O24NO6H2O;增大;(2)C;012 molL1min1;5 ;向左移动;小于。【解析】试题分析:(1)氨气在催化剂存在时,

15、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 NO 和水,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该反应的 是放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低温度,化学平衡会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增大。(2)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 132,此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这与加入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有关,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2):v逆(H2)1:3,所以 v正(N2)v逆(H2)反应未处于平衡状态,错误;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确。D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在任何时刻都存在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故不能判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错误。5 min 后反应达平衡时,n(NH3)08 mol,反应消耗 H2的物质的量是 n(H2)=12mol,则反应速率 v(H2)12mol2L5 min= 012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