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301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联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武汉二中、巴东一中、龙泉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 12 月联考语文试题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赜:深奥,玄妙),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

2、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就离不开默思冥

3、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 。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知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2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

4、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是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5、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阁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崇尚观物取象,立象取意。B从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借助卦象具象地直观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推断天地人物之间变化的思想方式。C道家认为,“玄览”、心斋”、“坐忘”都是为引发直觉思维,从而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D“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命题,同样表

6、明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中国思维特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B儒家主张抛弃直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C老庄都主张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涤荡心灵,深入静观,达到物我两忘的思维状态。D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是直心而行,关注内心的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人可替代的过程。3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解读相近的一项是(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C“问渠

7、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 1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 2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

8、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 3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

9、,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4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注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宰执:指严嵩。馘:与敌国交战时取得的敌人首级 1 2阃寄:指边境将领。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锦衣经历上

10、书诋宰执 诋:诋毁 B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薄:减轻C以恣敌之出没 恣:放纵,任凭 D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遗:遗漏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B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C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D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

11、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沈君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接下来不直接写沈君与“宰执”的正面冲突,而是将笔墨转到写塞外,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B文章揭露了当时官员玩忽职守、边塞军备松弛、将士畏敌渎职甚至残害百姓以冒功的种种现象,从而揭示出沈君文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积极意义。C文章全篇行文跌宕,寄慨深沉,重点不在于表现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和重要价值,而是突出沈君的忠烈刚直,洋溢着对沈君人格的高度敬仰之情。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依照着一般序文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乃至艺术特点等评介的模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12、 分)(1)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5 分)5(2)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 题。霜天晓角赤壁辛弃疾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注】 雪堂迁客:即苏轼。8、 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5 分)9、宋词中苏辛并称,你认为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比,有何异同?(

13、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6 分)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 , 。(2)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3) 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6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沼 泽 地(日)芥川龙之

14、介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 ,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我越看越感到

15、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

16、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 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7“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