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528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宁夏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银川一中 2015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 文 试 卷命题教师:邴延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2、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 (个人)和“集体人” (社会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党派、军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

3、,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目的性)的深刻影响。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

4、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个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个人是主动的,他的道德记忆思维能2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记忆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而当集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集体是主动的,它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个人是集体道德记忆的参与者,但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因为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不是在独立自主地展开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是和集体的所有人一起展开道德记忆活动。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对家规、家训和家风的集体性记忆。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反映家庭道德生活的镜子,也是家庭集体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

5、而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该民族的所有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记录该民族的过去,它是该民族建构其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 年 07 月 02 日)1下列关于“道德记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道德记忆是一种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思维能力显示的内容是人类记忆其道德生活的经历。B个人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对道德记忆的体会最深刻、最直接,对道德记忆的价值维度认识最全面、最系统。C由于人类会以“个体人”和“集体人”的两种身份存在,所以道德记忆也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D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

6、的过程中拥有的道德记忆,它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和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2. 下列对“个人道德记忆与集体道德记忆 ”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个人道德记忆发生在个人身上,而集体道德记忆的载体是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B个人的道德记忆发生时,个体是主动的;而集体道德记忆发生时,集体是主动的,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C关于道德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个体道德记忆是选择性的,集体是主动的,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D在不同的道德记忆框架内,个人主导着个人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集体主导着集体道德记忆思维活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A只要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的人,就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并受个体道德记忆思维意向性的影响。B集体道德记忆中的“头脑”是种抽象概念,它是指人类集体的所有人的“头脑”统一整合而成的产物。C家规、家训和家风体现的是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它是家庭成员道德生活的一面镜3子,是这种记忆的主要内容。D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主要记录的是该民族的过去,是该民族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8、。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 ,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

9、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

10、。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4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

11、封事/C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

12、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 分)(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浣 溪 沙苏 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莎,指莎草,

13、多年生草木。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使君,指作者自己。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 , 。5(2)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 , ,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3)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

14、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清刘建超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

15、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里,咱乡6下人住不来。上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