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45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汉源县第二中学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题。欣赏的精神自由朱以撒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这除了反映出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反映出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葛洪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 ”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

2、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于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因此对于一幅秦简或汉简,无论是出自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的兵士,还是出自小篆或隶书的名家学者,如能摒弃名流观、职务观,以寻常心态窥之,将有助于欣赏到其中大同的本真韵致,取得独到的审美效果。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酒

3、,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着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朝书风软媚。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如同滚滚江河的上游总有细散的小支,在一泻而下的同时又分成枝杈,这是艺术欣赏的常态,差异也就成了必然。而有人却总喜欢操起斧子,东砍西斫,如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 “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 ,这还有什么欣赏的精神自由可言?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作品的欣赏才能真正变得自由,同样的艺术形象才能于不同的审美意识之中,与每一个头脑产生交融

4、,从而催化出新的形象。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面对王羲之的书法,南朝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 ,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 。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 ,韩愈则2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 ,不同的审美见解,给后人营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而如果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认为“人品高,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 ,既简单又粗暴,更得不到欣赏真谛。生存论的本体把欣赏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而精神的存在又是人的高级生存状态,所以我认为在人的生存状态中,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选自阅读与鉴赏

5、 ,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欣赏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繁多,给后人形成定势。D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2、关于“欣赏的精神自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者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不陈陈相因,不把前人的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析。B欣赏者要有新意,不循旧辙,不循名流效应。C欣赏者显示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一个思考的空间。D欣赏者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欣赏之前要“去蔽”是指在书法艺术的

6、欣赏中要彻底舍弃前人的欣赏定论,确立自己独立的欣赏趣味。B南北朝人对书法欣赏有不同的审美趣味,那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习惯、品位不同所致。C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去欣赏,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D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的诗句,把杨玉环与赵飞燕作对比,生动地说明了欣赏者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这一问题。2、古代诗文阅读(38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7、春风吹又生” ,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3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 ,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郞。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

8、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

9、删节)注 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B.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C.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D.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 ,宴饮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 ,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4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 ;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分)(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庸

11、诗,完成 89 题.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8.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两种手法)(4 分)9.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分析。(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1)蜀道难中写出蜀道开辟艰难的句子是 , 。(2) 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登高中写落叶与长江的句子是 , 。

12、(4) ,塞上风云接地阴。(5)沧海月明珠有泪, 。(6) ,生长明妃尚有村。(7) ,无复鸡人报晓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5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丨) (4)题。(23 分)孕妇和牛铁 凝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 ”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 “黑!”她喝道。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做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儿同

13、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着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

14、,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希望,这希望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

15、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6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