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34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 2014-20152014-2015 学年高一学年高一 6 6 月阶段测试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语言基础知识(一、语言基础知识(1818 分)分)1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xn) 夙遭闵(mn)凶 终鲜(xin)兄弟 常在床蓐(r)B.猥(wi)以微贱 臣逋(b)慢 犹蒙矜(jn)育 宠命优渥(w)C.岂敢盘桓(hun) 有所希冀(y) 日薄(b)西山 除臣洗(xin)马D.逮(d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 门衰祚(zu)薄 更(gng)

2、相为命【答案】A【解析】B 项“逋“读 b;C 项“冀“读 j,D 项“逮“读 d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垣 溘死 唯有杜康 怀瑾握瑜B.拾掇 鸷鸟 潸然泪下 纵横捭阖C.涅磐 樊笼 总角之宴 否极泰来D.自缢 伶俜 陨身不恤 踯躅不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 项,诡(垝)垣;C 项,涅磐(槃);D 项,陨(殒)身不恤。3下列画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 B.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橹:盾牌C.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 项,兵

3、:兵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 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2B.今年,随着国庆旅游黄金周的临近,甘肃各旅游景点将迎来旅游的高峰,有关人士说,敦煌旅游景点严阵以待,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C.金岳霖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D.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五彩斑斓的怜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C 项,如履薄冰意思是行事极为谨慎。A 项,朝歌夜弦意思是整天沉

4、迷于歌舞,逸乐无度。B 项,严阵以待是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敌人。D 项,穿云裂石多用来形容声音高亢嘹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凌寒傲霜的梅花简洁得只有精神;桃花却是大俗大雅,它既以艳红的色彩、妩媚的体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以优雅的诗意、淡远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B.汽车长期停驶放置,金属部件会被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以及腐蚀性物质的共同作用造成锈蚀,因此要及时清除汽车上的灰尘和水分。C.“”确认,今年 9 月 3 日,中国将举行阅兵仪式,既为显示中国和世界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更为展示中国军队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形象。D.修补被黑客攻击的电脑漏洞,最困难的不是能否完好修补

5、漏洞,而是破译漏洞的来源和密码编排,因而对技术的要求很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B“被造成”句式杂糅;C 语序不当,关联词“既为”“更为”后的内容对调。D 应删除“能否”。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_,_,_,_,_,_。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它处

6、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清代之前,扬州靠着大运河,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都3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而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根据语境即上下文的提示语答题,首先快速阅读语段了解其大意,然后依据横线前后的提示性的词语,联系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排序。由时间顺序,说古代、说现在;转折,紧承的“不属江南”;从地理方位给“扬州”正名。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相传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这就是说夏文化不及商,商文化不及周。周文化高于商文化的

7、原因,在于周经济制度不同于商,周统治阶级对民的看法改变了,因其政治与文化都比商朝有进步性。商时民完全为国王所有,是国王直接所有的一种财产。所以民的生命为国王所给予,国王有权任意殄灭民命。西周却有显著的不同。尚书里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治民。其中无逸篇说治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立政篇说“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重农与慎狱尤为封建政治的重要纲领。西周时期的诗篇,也有很多篇说到民事。照书诗所说,烝民是天生下来的,皇天上帝是烝民的宗主。天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做天的元子,付给他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元子如果不能称职,皇天上帝就会改选别人。文王受天命

8、称王,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周初统治阶级鉴于夏商二朝的灭亡,知道“惟命不于常”(尚书康诰),要永命必须保民。武王在泰誓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坏的镜子,也是天子坠厥命或受厥命的权衡。这种天子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出封建主对农奴不完全的所有制,与商朝比较,西周显然是封建制度正起着进步作用的时期。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七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些陕西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所称颂的周公制礼作乐。周本小国,重农节俭,行施裕民政治,变成强盛的大国。克商以后,周国

9、旧制多被保存,例如商朝大祭祀用牲多至数百头,甚至杀人充祭品,西周大祭祀用牲不过一牛一羊一豕或二牛,奢俭相差极远。又如商朝杀人殉葬,周国世代重农,需要人力,贵族或国君死后,不用人殉而用草人、土车殉葬,后来也就成为周朝的殉葬制度。祭礼葬礼是大礼,商周有显著不同,足见周初礼制主要出于周国旧制,经周公沿用,因而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商周在戎事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商时战争频繁,周禁止诸侯间争夺。成王临终,嘱咐康王,要他和远又能和近,劝大小众4诸侯相安,不要争夺(尚书顾命篇“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据经史所记,成康时候战争确是少见。从西周传下来的文篇里

10、看来,封建领主阶级在开始时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它的剥削欲的专利思想也逐步增强了。不过在西周,它到底还是进步的阶级。它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最初基石。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应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选自中国通史)【注】这里的“命”和“厥命”都是指天命。7下列有关“敬天保民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朝统治者对庶民的看法发生变化,源于周朝的政治、文化都比商朝有进步性。B.按照书诗的观点,上天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赋予了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C.尚书里有了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书,常说到民事,几乎都谈论到如何治理人民。D.周初统治者吸取夏商

11、两朝代灭亡的教训,实行裕民政治,因此得到上天的眷顾。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周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出统治者对农奴不完全的所有制,虽有一定的缺陷性,但与商朝相比,显示出进步性。B.商朝人民没有地位,他们是国王的财产,他们的生命是国王给予的;而西周改变了殄灭民命的局面,人民至上。C.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七年,参考商朝礼制,并对其进行增删,沿用周国原有制度,因此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D.周朝与商朝不仅在祭礼葬礼方面明显不同,在戎事上也有显著差异,周朝禁止诸侯之间争夺,重视发展远近和睦相处的关系。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周把重农和慎狱作为重要纲领,体现了

12、以民为本的思想,民心不仅可权衡政治的优与劣,也可以权衡天子天命的得与失。B.周国本来有重农节俭、保民爱民的习俗,日渐强大后,保留旧有制度,改变了商朝穷奢极欲、滥杀人民的局面。C.根据西周流传的文献,封建统治者在开始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虽后来剥削欲望渐增,但不可忽视其里程碑的意义。D.商朝杀人殉葬,惨不忍睹,而周朝人死后采用草人、土车殉葬的形式,主要是因为周朝需要大量人力去发展农业生产。【答案】7C8B59D【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 项,“尚书里有了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书,常说到民事,几乎都”说法错误,原文第 1 段中表述为“尚书里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

13、如何治民”,属于范围缩小。并且提到“民事”的是“西周时期的诗篇”,不是尚书。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西周时人民至上”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中是西周时“反映出封建主对农奴不完全的所有制”。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周朝人死后采用草人、土车殉葬的形式”说法错误,原文中是“贵族和国君死后,不用人殉而用草人”,属于偷换概念。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23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

14、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

15、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节选自庄子让王)10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暇治天下也 暇:空闲B.而不以易生 易:交换C.秋收敛 敛:敛藏D.子皆勉居矣 勉:勉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我为天子 物以群分6B.我适有幽忧之病 始臣之解牛之时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锲而不舍D.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州支父不接受天下,体现他们对生命的看重。庄子借推倒天下的价值来确立生命的价值。B.子州支伯托病辞绝天下,说明拥有天下和珍视生命二者不可得兼。C.善卷追求自给自足、逍遥自得的生活,乐享适意人生,天下对他来说反而没有什么价值。D.因亶父珍视百姓的生命,所以称其“可谓能尊生“,说明庄子提倡的尊生包含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两方面内容。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